(一)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
3、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4、吾師道也。(學習)
(二)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傳授)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3、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解釋*的著作)
(三)窮
1、窮回溪。(走到盡頭)
2、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3、而不知其所窮。(盡頭)
(四)絕
1、而絕江河。(橫渡)
2、不絕如縷。(斷)
(五)夢
1、臥而夢。(做夢)
2、夢亦同趣。(名詞)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經(jīng))
2、始指異之。(才)
3、游于是乎始。(開始)
(七)則
1、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卻)
2、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就)
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復(fù)
1、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恢復(fù))
2、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再)
(十一)如
1、縱一葦之所如。(往)2、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
(十二)東
1、東望武昌。(向東)2、順流而東也。(東下,東進)
(十三)然
1、凌萬頃之茫然。(……的樣子)2、何為其然也?(這樣)
(十四)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用來……的)2、圣人之所以為圣。(……的原因)
(十五)異
1、始指異之。(以……為異)
2、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tài)者。(獨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別)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
(十七)為
1、余自為僇人。(成為)
2、故為之文以志。(介詞,表目的)
3、輮以為輪。(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語氣助詞)2、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那)
(十九)道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傳統(tǒng))
一,常見文章體裁
議論文
1,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
2,論據(jù)的種類:事實論據(jù),道理論證
3,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4,論證方法:立論,駁論
5,基本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引論)(本論)(結(jié)論)
議論文論證法:
例證法,對比法,比喻法,引證法,用典法,歸納法,演繹法,引申法,假設(shè)法,類比法
記敘文
口訣:把題目演繹為一個故事(情節(jié))
把故事表達成一個思想(情感)
將這種思想蘊涵于描寫之中(情境)
謂前狀,謂后補,定語必居主賓前
描寫: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
借景抒情:前是景物,后是抒情
寓情于景:都是景物
情景交融:景物都用修飾
語言藝術(shù):化用成語
用諧音
運用修辭,夸張,對比
概括特點,標新立異
以情動人
三,古詩古文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從西周初年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首,漢以前稱為《詩》或《詩三百》。是我國古典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
內(nèi)容:風(民間歌謠)雅(正統(tǒng)音樂)頌(宗廟祭祀音樂)
手法:賦(陳述鋪敘的意愿)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興(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nèi)容鋪墊,《孔雀東南飛》開頭)
形式:四言為主,重章反復(fù)
詩經(jīng)(四言敘事),漢樂府(五言敘事)民間文學,漢末魏晉,中國詩歌承前啟后
離騷(雜言抒情),漢賦(四六文抒情)文人創(chuàng)作
ps:四六文,駢文的通行別稱。駢文全篇以雙句為主,注重對偶聲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間成句,故又稱四六文
意象=物象+情意
是詩歌藝術(shù)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
對偶分工對,寬對
工對:詩詞一字一對
寬對:寬放對偶
頂真
前后緊湊,氣勢順暢,前后事理有機聯(lián)系,充分闡明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
我國古代鄉(xiāng)情詩歌中的明月短笛
月亮有母性情結(jié),寄托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
笛聲在詩歌中的作用:襯悲情,引鄉(xiāng)情
鄉(xiāng)情詩歌常用意象:晨霜,明月,笛聲,淚,山,水,風,雪,樹,寒江,玉,碧色,落日,暮色,黃昏,酒
思鄉(xiāng)懷舊是散文常見的主題,人們常借別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特點:形散神聚
一,積累典型意象
恬淡清靜月松泉竹蓮五柳鶴(懷人念遠)
戍邊之情青海雪山孤城玉門關(guān)黃沙金甲樓蘭羌笛狼煙
憂愁苦悶猿啼落木酒杯杜鵑
送別難舍柳長亭驛站酒
堅韌高潔梅蘭竹菊松柏蓮
二,辨析意象的修飾語
三,解讀不同的意象組合
四,驗證意象的作用
盛唐山水詩
政治清明,人們安居樂業(yè),詩人可以縱情山水,張揚個性,文化繁榮,兼容并包
《從軍行》表現(xiàn)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
王昌齡:國力昌盛,民族富強,開拓疆土,國家對軍功德獎勵
盛唐詩歌的主旨:表現(xiàn)出熱愛生活,寄情山水的情趣,放映出邊塞生活,宣揚建功立業(yè)的情趣
代表詩人:王維,孟浩然,李白,岑參,高適,王昌齡
風格:清新明麗,積極昂揚
中唐山水詩
《登高》蕭瑟悲涼
安史之亂,朝政敗壞,藩鎮(zhèn)割據(jù),民生疾苦,社會各階級矛盾尖銳,士人功名難獲,仕途坎坷
主旨:諷喻朝政敗壞,反映民生疾苦,寄托憂國憂民之情,反映壯志難酬,仕途坎坷
代表詩人:杜甫,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韓愈,韋應(yīng)物,張籍,盧綸
風格:憂憤深廣,愁苦落寞
晚唐山水詩
李商隱:仕途曲折,在黨派斗爭的夾縫中生存,民不聊生,士人命運坎坷
主旨:控訴社會黑暗,反映民生疾苦,對國運沒落感到絕望,寄托對自身命運坎坷的無奈
代表人物:杜牧,李商隱,溫庭筠
風格:沉郁絕望,暗淡感傷
懷古詩:
1,感慨盛衰無常
2,感慨壯志難酬
3,感慨國運衰微
4,抒發(fā)愛國情懷
5,揭露統(tǒng)治者昏庸腐朽,奢侈*逸
主題
1,抒發(fā)感慨,感傷興衰
2,懷古詠史,別有寓意
3,感慨身世,關(guān)照自我
格律詩:講究平仄,格律,音韻,對仗工整,字數(shù)工整的詩歌
詩體裁:
五律:八句或以上,一句五字
五絕:四句,一句五字
七律:八句或以上,一句7字
七絕:四句,一句7字
題材:寫景抒情:
(山水田園,羈旅懷鄉(xiāng),送別離情,征戰(zhàn)邊塞,懷古詠史)
即事感懷,托物言志
高中必記定語后置句:
有不見者,三十六年《阿房宮賦》
凌萬頃之茫然。客有吹洞簫者!冻啾谫x》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秳駥W》
鑄以為金人十二。《過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