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練# #《墨子》:07章 三辯閱讀#】墨子曾學習儒術(shù),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據(jù)說楚王曾計劃攻宋,墨子前往勸說楚王,并在與公輸盤的模擬攻防中取得勝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與主張見墨家。
清朝學者汪中治墨學,他將墨子與孔子平視,認為“孔子魯之大夫也,而墨子宋之大夫也,其位相埒”。墨子與孔子有相當程度上的差異?鬃又鲝埦脝屎裨,對祭祀非常重視,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本褪轻槍漓氲恼f明。墨子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2],主張“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他的*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
程繁問于子墨于曰:“夫子曰:‘圣王不為樂!糁T侯倦于聽治,息于鐘鼓之樂;士大夫倦于聽治,息于竽瑟之樂;農(nóng)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息于聆缶之樂。今夫子曰:'圣王不為樂。'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稅,弓張而不弛,無乃非有血氣者之所不能至邪!”
子墨子曰:“昔者堯舜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湯放桀于大水,環(huán)天下自立以為王,事成功立,無大后患,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護》,又修《九招》,武王勝殷殺紂,環(huán)天下自立以為王,事成功立,無大后患,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騶虞》。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湯;成湯之治天下也,不若堯舜。故其樂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觀之,樂非所以治天下也!
程繁曰:“子曰:‘圣王無樂!艘鄻芬,若之何其謂圣王無樂也?”子墨子曰:“圣王之命也,多寡之,食之利也。以知饑而食之者,智也,因為無智矣。今圣有樂而少,此亦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