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的牛老師招收了三個學生。小雞、小鴨和小鴿。
小雞的成績一直都遙遙,無論小鴨、小鴿怎么努力,怎么補習,都無法超越小雞。連牛老師都感嘆:“小雞是他教過的最聰明、最有能力的學生,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小雞不由得飄飄然起來,覺得沒有自己學不到的知識,更沒有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有一次,小雞無意中聽牛老師說起小鴨學會了游泳,小鴿學會了飛翔。小雞覺得,小鴨和小鴿能學會的,我也一定可以學會,畢竟自己比他們聰明多了。
小雞偷偷跑去練習游泳,但是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浮在水面上。他又跑到山頂上往下跳,想練習飛翔,仍然無法掌握,還差點摔死。
小雞跑去問牛老師,看到傷痕累累的小雞,牛老師心疼地說:“不錯,你是很聰明,也很勤奮,但是知識是無限的,你的資質和條件卻是有限的,你的自身條件決定了你不可能在水中遨游,更不可能在天上飛翔。”
意大利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有兩尊英格蘭黑色大理石雕塑,左邊是一只鷹,右邊是一匹奔馬,勵志《勵志寓言故事》。幾千年來,它們成了都靈大學的標志,甚至連;丈弦彩沁@兩尊雕塑。
那只鷹代表的不是什么鵬程萬里,它其實是一只被餓死的鷹。為了實現(xiàn)飛遍全世界的遠大理想,這只鷹苦練各種飛行本領,卻忘記了學習覓食的技巧,結果在它踏上征途的第五天就餓死了。
那匹奔馬也不是人們認為的千里馬,而是一匹被剝了皮的馬。這匹馬開始的時候嫌它的第一位主人——磨坊主給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換到馬夫家;可馬夫給這匹馬的飼料不好,這匹馬又乞求換主人。于是,上帝把它換到了皮匠家里,皮匠給馬的活不多而且飼料又好,可是沒過幾天,這匹馬就被皮匠剝了皮,做成了皮制品。
都靈大學的創(chuàng)辦者把兩尊雕塑矗立在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旨在提醒都靈大學的學生們:真正能把人們從饑餓、痛苦和貧困中解救出來的是勞動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不切實際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