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試題分析: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體現(xiàn)了新課標精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緊扣課本、內(nèi)容全面、重點突出
從內(nèi)容上看,所檢測的都是課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學生掌握的沒有一項內(nèi)容偏離課本,從形式上來看,每個大項的試題都是課本中出現(xiàn)過的,都是學生熟悉的。整個卷面,有基本的基礎題,也有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及綜合能力的應用題,所考內(nèi)容基本上覆蓋了所教內(nèi)容。
(2)貼近生活實際,體現(xiàn)應用價值。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本次試題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
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shù)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1、填空題:本題面廣量大,分數(shù)占全卷的1/5。本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不能根據(jù)書本上知識靈活處理問題。錯的較多的題是第3、4、5、6、7小題。這幾個題都于年月日一章有關,更多的是于平年、閏年二月有關,學生不會靈活運用。
2、判斷題:本題共5小題,五個知識點。其中4、5小題出錯多.對于每個月有幾個星期、幾個星期日很多同學沒有認真思考,平年和閏年的天數(shù)在教學中只讓學生計算了全年的天數(shù),而沒有計算下半年的天數(shù),學生的類推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太差,因此很多學生做錯。
3、選擇題: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關鍵是學生不太愛動腦子、不認真讀題,導致一些簡單的題也能出錯,也有一部分同學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不太明白,還需教師的講解,如對24時計時法的理解。
4、口算、列式計算題:口算9個小題,估算4個小題,兩個超出學生的學習范圍,還有兩個是混合運算,學生只是了解了運算順序,而沒有真正去學習,因此失分比較嚴重。同時我也明白了估算是學生的薄弱點,教師還得多加講解。用豎式計算,此題正確率在70%以上。學生計算方法學的較好,出錯的原因主要有:(1)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用十位相乘時不會對位;(2)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不知道在個位補0,.漏寫余數(shù)。
5、“我是小小統(tǒng)計員”這一題是全班學生錯誤的共性問題。當我拿到試卷時,我就猜想到學生做全對的人數(shù)是寥寥無幾,結果證實我的猜想是正確的。分析其原因:一是在平時教學中注重了學生求平均數(shù)的練習,學生沒認真讀題就求出了身高的平均數(shù),還有一部分學生做題走了彎路,二是此題的第2小題讀起來有些饒口,很多學生不理解此題的意思,沒有認真思考,結果做錯了。
6、解決問題。共4題,其中第3、4兩題錯誤率達60%以上,第3題一步就能解決,很多學生不理解題意用兩步解答;而第四題需要同學們解決租車問題。有的同學雖然解決出來了,但是忽略了租車時人數(shù)不夠一輛車也得算是一輛車,看來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從這幾方面加以改進
1、學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強,提高準確度.
2、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在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針對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要在今后的應用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中。教育他們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
【篇二】
在本次考試中,緊扣新課程理念,從概念、計算、應用三方面考查學生的雙基、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可以說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考查學生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及對數(shù)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試題不偏、不難、不怪,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增加靈活性,考出了學生的真實成績和水平,增強了他們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存在問題如下:
一,填空題。
1,填合適的單位。數(shù)學書厚7()。學生填厘米做單位
長江長6200()。學生填米做單位
2,1米—2分米=()分米。
二,選擇題。
1,下面說法正確的事()
。ǎ保┍粶p數(shù)應該比減數(shù)大
。ǎ玻┢叫兴倪呅尾蝗菀鬃冃
。3)余數(shù)〈除數(shù)
三,判斷。
1,我有一支長約2分米的鉛筆。()
2,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形狀,大小都一樣。()
四,計算。
1,口算。0×13
2,豎式計算。有人橫式上得數(shù)商與除數(shù)混淆。有人驗算重算。有個別同學沒有驗算。
六,解決問題。
1,至少租幾條船?有些同學忘了加上1條船。忘了還有3個同學還需要一條船。
今后措施:
1、發(fā)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而發(fā)揮教師群體力量進行備課,可以彌補教師個體鉆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討教材,準確把握教材。
2、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shù)學知識。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的產(chǎn)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水平。
4、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素質(zhì)。課堂教學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除了備好課還必須具有多種課堂教學的藝術。包括組織教學的藝術、啟發(fā)引導的藝術、合作交流的藝術、表揚激勵的藝術、語言藝術、板書藝術、練習設計藝術和動態(tài)調(diào)控的藝術等等。
5、堅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數(shù)學教師要經(jīng)常對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進行自我反思,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求改進的措施和對策,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撰寫教學案例和經(jīng)驗論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課堂教學的素質(zhì)和水平,早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
【篇三】
一、總體情況
本次試卷覆蓋面全,能從多方面考查學生所學知識和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傮w來看,這張試卷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為主,題量適中,基本上沒有偏、難的題型,試題類型比較靈活,并且比較貼近學生生活。但是學生做的并不是很好,優(yōu)秀率僅為20%,及格率是81%。
二、試卷分析
本次命題共分七大題,下面就對本次測試中存在的問題逐題作一分析:
第一題:填一填。(共18分)50%的學生出錯在5分以內(nèi)。出錯率高的是第8題,“4個邊長5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周長是(),面積是()”學生不少求的一個小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還有一些錯的更離譜,錯誤率達到了97.5%。其次是第4題,“一根36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做錯的答案各不一樣,大概有90%的學生做錯,原因是沒有掌握方法,沒有理解36厘米就是正方形的周長,根據(jù)周長求出邊長再求面積。再次是第2題單位換算,六個空,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質(zhì)量單位,多數(shù)要有一個錯,多是面積單位換算錯的,主要是這塊進率不同,易混,導致做錯。再次是第5題填合適的單位名稱,四個空一般錯一個。還有第7題,“估一估,速度快的在()畫‘○’,慢的在()畫‘△’”,錯的主要原因是沒認真閱讀題目要求。
第二題:判一判。(共5分)有25%同學全對,出錯多的是第2和3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擴大到原來的3倍,那么它的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3倍。不少同學沒有仔細思考就打了對,學生不能運用面積公式進行分析,對舉例的方法運用的也不好。第3題一個三位數(shù)除以一個非零的一位數(shù),商可能是兩位數(shù)。一是學生讀題不細心,再就是沒有認真思考這里的“可能是”與“是”的區(qū)別。
第三題:選一選(5分)有10%的同學全對。出錯多的是第5題錯誤率高達75%:一個長15cm,寬8cm的長方形,剪下一個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是()錯的都是直接算的長方形的面積。其次是第1題邊長()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公頃。沒想到竟然有50%的同學都選的1000,對這部分基礎知識掌握較差。
第四題:算一算(共32分)1、直接寫得數(shù):75%學生得滿分,其他學生多是做錯一道題,極個別錯兩道。
2、豎式計算50%的同學得滿分。出錯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計算結果有余數(shù)的,在橫式上寫答案時不寫余數(shù),計算完沒有寫結果,寫結果時抄錯數(shù),還有要驗算的結果寫的被除數(shù)。在計算750÷3時,有的等于25,說明學生對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法沒有掌握。
3、脫式計算39%的同學的滿分,出錯的同學中有1/3出錯多于兩個。主要是計算不細心。
第五題:畫出圖形的對稱軸(共4分)93%的同學得滿分。出錯的主要原因是沒畫,一個畫對一條另外一條錯了。
第六題:移一移,填一填(6分)27%的同學的滿分,主要在平移時數(shù)格子數(shù)不好。
第七題:解決問題(共30分)第1、2、4題正確率較高,個別做錯的原因是粗心。第3題,學生做錯的主要原因是每平方米種3棵月季花應用面積乘3,而不是用除法。第5題出錯的也較多,主要是不會聯(lián)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第6題出的多,主要是題中的信息很多,要解決的問題也多,學生不能較好的進行信息的選擇。
三、通過這次測試,反映出的問題:
(一)、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欠缺,對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簡單的加、減、乘、除也很容易出錯。
(二)、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還不夠,非常粗心。題目會抄錯;簡單口算也會計算錯;算完結果會抄錯;余數(shù)會漏掉;等等。
(三)、學生對于數(shù)學概念掌握不扎實,比如:不知道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是應該扎扎實實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背、記一記這些概念性的東西。
(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很好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對給出的信息不能較好的選擇利用,進而解決問題。
(五)、通過這次測試,還反映出學生中一個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審題能力和檢查驗算的習慣比較差。
四、今后教學措施注意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做到拿到題目先瀏覽,清楚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然后再進習分析、解答。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二)、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三)、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特別是一些題目比較長、字數(shù)比較多的問題,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四)、在計算方面還應加強,通過實際情境,先理解計算法則,采用形式多樣進行計算專項練習。要做到20個字:加強口算、教學得法、緊扣法則、訓練到位、養(yǎng)成習慣。.
(五)、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
(六)、進一步做好防差轉(zhuǎn)差工作,防止兩極分化低齡化的現(xiàn)象。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要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這確實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愛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