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
【教學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自信心。
3、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初步培養(yǎng)服務于社會的思想。
【重點、難點】重點:
1、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
2、培養(yǎng)自信心。難點:認識和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勢。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反映學生特長的多媒體資料。
2、教師準備一面大鏡子,學生每人自帶一面小鏡子。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教師出示本課課題:天生我材必有用。
師:課題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的這幾位小朋友各有什么特點。
2、學生看課文中的圖片,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各自的優(yōu)勢。
二、鏡子中的我
1、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圖片,說一說鏡子中的這名小朋友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說他像一個小運動員。
2、、小組討論: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了解自己的特點呢?
3、每個學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自己,寫一寫自己的特點。對容貌長得不好看的學生,教師做好積極的引導。
4、學生接納自己的外貌特點,并將填寫的內容大聲地念給小朋友聽。
5、師:鏡子中的你美麗而又可愛,媽媽眼中的你是什么樣的呢?老師、伙伴眼中的你又是什么樣的?這些人也是你的一面面鏡子,在他們眼中也可以反映出你的特點和優(yōu)勢。
6、小組交流:在別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樣的。
三、競選班干部
1、學生回憶選班干部的情景,說一說班里同學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為大家服務的事例。
2、全班討論:班級中有哪些事情需要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3、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選擇班中適合自己的班干部崗位進行競選,并說一說如果自己在這個工作崗位上,打算如何為大家服務。
四、我能行
1、教師講述小故事“你自己偉大”
2、學生交流、領悟:小老鼠是一種卑微的動物,也有它的本領。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充分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才能對自己充滿自信。
3、全班討論:什么時候說“我能行“
4、學生連續(xù)三遍,大聲說出:“相信自己!我能行!蓖瑫r,配上相應的動作,如握拳舉臂、拍手擊掌等。
五、總結
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奇跡,都是自然界偉大的造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我們要善于發(fā)揮這種優(yōu)勢,并且把自己的優(yōu)勢和理想結合起來。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對自己充滿自信,不斷發(fā)揮自身的潛力,才能將我們生存的意義充分體現(xiàn)出來。
【篇二】
我要向你學習
【教學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會有自己的不足。
2、懂得取長補短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3、主動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并學會辨別什么是真正值得學習的。
【重點、難點】重點:
1、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的道理。
2、懂得取長補短的重要意義。難點:真正地學會取長補短。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反映幾種小動物優(yōu)勢和不足的圖片。
2、學生課前觀察自己身邊的小伙伴的長處。
【教學設計】
一、導入教師出示課題,解釋“取長補短”的含義。
二、教學“駱駝和羊”
1、學生講述“駱駝和羊”的故事。
2、師:羊和駱駝誰的本領大?學生討論交流,允許學生脫離圖畫的意思,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知識來回答。
3、教師小結:羊和駱駝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其實其他的動物也是這樣。
4、小組交流:老虎、烏龜和兔子的長處和短處各是什么?
5、全班交流: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動物的長處和短處。
三、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
1、師:人比動物聰明多了,我們可以用梯子上樹,可以用船過河,但是,我們每個人還是有自己的短處,你知道自己的短處嗎?
2、學生思考:填寫“我的長處和短處”
3、全班交流,教師注意評價。
四、向榜樣學習
1、每個人都難免有自己的短處,認識到了自己的短處后應該怎么辦呢?有一個叫項雷的同學,也許會告訴我們答案。
2、學生讀故事,小組討論故事的主題、。
3、教師小結:
4、像項雷一樣,你發(fā)現(xiàn)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嗎?教師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品德、行為方面的短處。學生交流。
5、發(fā)現(xiàn)了問題,我們也要像項雷一樣,勇于改正。那么,項雷是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的?學生討論。
6、用別人的長處和自己作比較,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處,以他人為榜樣,向比自己更好的同學學習,是改正的一個好方法,這就是取長補短。讓我們去尋找身邊同學的長處。
7、學生完成“活動角”的內容。
五、“取長補短”辨析
1、根據(jù)“評議角“的內容進行辨析學習。
2、學生拓展討論哪些行為作為取長補短是可取或不可取的,在取長補短的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教師拓展小結。
【篇三】
競爭與合作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競爭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競爭。
2、培養(yǎng)合作精神,懂得既要競爭,又要相互合作,才能成功。
3、初步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能自覺地遵守競爭規(guī)則。
【重點、難點】重點:
1、知道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鼓勵學生參與競爭。
2、懂得有序競爭可以促進人的發(fā)展。
3、懂得合作的重要性。難點:既參與競爭又積極合作。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競爭與合作促進發(fā)展的實例。
【教學設計】
一、認識參與競爭的必要性和競爭的重要性。
1、學生自學故事:我們能贏
2、全班交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老師引導領悟:參與競爭非常重要,否則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有參與競爭,努力拼搏,我們才能贏。
4、學生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參與競爭?
5、教師播放生活中激烈競爭的課件。
6、教師小結:現(xiàn)代社會競爭真是無處不在。
7、學生討論學習中有哪些競爭。
二、競爭要守規(guī)則
1、如果咱們班要和同年級的另一個班進行拔河比賽,可是規(guī)定他們班可以出10個人,而我們班只能出5個人,你們同意這樣的比賽嗎?為什么?學生討論。
2、競爭要有一定的規(guī)則,做到有序競爭。那課文中告訴我們什么叫有序競爭呢?
3、學生看課本中的圖畫,討論這樣的競爭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
4、聯(lián)系生活。
5、組織學生辯論:如果并非自己的原因,而是在競爭中沒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你該怎么辦?
三、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1、教師播放故事錄音“地獄和天堂”
2、全班討論:為什么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3、在集體生活中,相互合作的伙伴,就如同我們的左手和右手,彼此都為別人著想,才能共同達到目標,才能雙贏。
4、學生討論課文圖畫中的同學在合作中完成哪些工作,這些工作如果由一個佃來完成會怎樣?
5、學生討論:參與哪些方面的合作,可以讓自己在什么方面進步?參與哪些方面的競爭,可以讓自己在什么方面進步?
6、學生自由講述自己有什么愿望需要通過怎樣的競爭與合作才能實現(xiàn),并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7、班級開展“競爭與合作促進發(fā)展”的考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