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目標
1、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yǎng)閱讀報告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yǎng)篩選信息的能力。
2、了解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互相勾結,殘酷壓榨我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ǘ┻^程和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三方面的內容,并學會據(jù)此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2、養(yǎng)閱讀比較復雜的記敘文的能力,學習以問題為中心,以一天活動為線索,選取典型生活圖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的寫法。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yǎng)學生的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及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激發(fā)學生對包身工的同情,對剝削壓迫者的仇恨。
【教學重點】
1、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理清兩條線索、區(qū)分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
2、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1、講讀法。
2、討論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請同學們欣賞三胡獨奏曲《漢宮秋月》的錄音。
明確:它表現(xiàn)的是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然后啟發(fā)“類似聯(lián)想”,讓大家想象皇帝身邊的宮女尚有不幸的身世、苦悶的閨怨,在人間地獄里生活的一群女孩子的悲憤該有多么強烈。
師:同學們,你們對打工仔、打工妹這些名詞有所了解吧?甚至有些同學還打過暑假工呢!時下的打工生活自由自在,工資待遇也普遍高了?墒钦l能想到在本世紀初的中國,生活著這樣的一個特殊的工人階層,他們住的是十七八個人擠在一起的鴿籠,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湯和爛菜葉,他們的年齡與我們相仿,甚至更小,但他們干的卻是每天十二三小時繁重的紗廠勞動。他們沒有陽光,沒有歡笑,甚至他們也不能擁有他們自己──這就是包身工,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一個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向人們含淚訴說著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二、瀏覽全文,了解文體特點以及寫作背景:
《包身工》屬于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文體。中國早的報告文學的代表作說它是“報告”,是就題材來說的,它必須選擇真人真事的新聞題材,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說它是“文學”,是就表達來說的,它必須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生動地再觀生活,如注重選材的生動、形象,布局的精巧。筆調的富有特色等。報告文學被譽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包身工》發(fā)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創(chuàng)刊號。
走近作者:
夏衍(1900~1995),現(xiàn)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運動的組織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軒,浙江杭州人。1932年進入*界;創(chuàng)作了《狂流》、《自由神》、《賽金花》等多部*劇本。解放后,曾任全國文聯(lián)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文聯(lián)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話劇劇本,還有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改編的*劇本。作品收入《夏衍選集》。
為了創(chuàng)作這篇報告文學,夏衍親自深入東洋沙廠采訪調查。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幫助,混進包身工中兩三次,但是這經(jīng)后,他就被工頭盯住了從三月初到五月,夏衍為了看到包身工們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兩個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寫成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包身工》。
三、閱讀全文,明確整體感知要求:
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疟疚氖且允裁淳索組織材料的?
、普n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事實,一類是背景材料。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在課文中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⑶從課文中,我們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會背景,工作情況,待遇等等。
、劝砉そo資本家?guī)淼暮锰幨鞘裁矗?/p>
、勺髡邔Α鞍砉ぁ边@一現(xiàn)象的評價是什么?
。ㄒ髮W生從課文提取信息,朗讀相關語段。)
朗讀、討論、明確:
⑴課文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中間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議論。作者把散亂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一樣,高度集中地組織在包身工從清晨到黃昏放工一天的時間里。首先是四點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們住宿條件之差,以及在種種折磨下精神狀態(tài)的麻木,之后補敘了包身工的來歷,使帶工的謊言與現(xiàn)實條件的糟糕形成對比。然后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場景,接著進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廠家之所以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后是五點鐘之后,包身工們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時所遭受的種種威脅和*。緊接著插敘指出日本紗廠吸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龐大的事實,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掠奪。如此安排,敘議結合,層次清楚。
⑵文章在敘述了一些新聞事實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fā)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做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巧鐣尘埃杭彝ド罾щy,*賣身給帶工老板,帶到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作!耙欢恕睉(zhàn)爭以后,日本在中國的紗廠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工,于是“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勞動者”。
工作性質:
“清晨四點一刻,天還沒有亮,睡在擁擠的工房里的人們已經(jīng)被人吆喝著起身了!
“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勞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包身契上寫明三年期間,能夠做滿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壓迫著做工。
“紗廠工人的三大威脅就是音響,塵埃和濕氣。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勞動條件,這大概是自然現(xiàn)象吧,人在這三種威脅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勞!
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低:“初工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幾個星期之后就調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劝砉そo資本家?guī)淼暮锰幨鞘裁矗?/p>
“在一種特殊的低優(yōu)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jīng)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勺髡邔Α鞍砉ぁ边@一現(xiàn)象的評價是什么?
“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
四、根據(jù)課文內容,理解包身工的含義并為包身工下定義。
。ㄗx出語言信息,進行整體歸納。)
示例: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時間),在上海東洋紗廠里(地點),為外國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質)。因為這些女工在進廠時已經(jīng)簽訂了賣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權,所以被稱為“包身工”。
啟發(fā)引導:
、侔砉な桥f社會一種變相的販賣奴隸的形式,被販賣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廠做工,沒有人身自由,工錢全歸承包人所有;
、谡n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已經(jīng)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鞍钡臉酥臼鞘孪攘⒘恕鞍砥酢。“奇妙”之處不僅在于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騙,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資本家(工頭是拿摩溫);另一主是中國二老板,帶工的。日本資本家稱她們?yōu)椤霸囼灩ぁ薄梆B(yǎng)成工”;中國帶工者稱她們?yōu)椤鞍砉ぁ保?/p>
③作品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包身工這一罪惡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對《包身工》一文從整體上進行認識和感知,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及二三十年代出現(xiàn)的包身工現(xiàn)象的社會根源,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及其給包身工帶來的巨大傷害,下節(jié)課,我們將著重對文本內容進行較全面的分析與探究。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與練習三”
七、板書設計
包身工
夏衍
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社會背景:家庭生活困難,*賣身。
工作情況:
。、清晨四點一刻包身工*起身。
。病⑺狞c半,包身吃粥的凄慘景象。
3、五點鐘,包身工被趕進廠的情況(至六點鐘)
。、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
三大威脅:音響、塵埃和濕氣
工作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包身工》被稱為我國報告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包身工”、“蘆柴棒”已經(jīng)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給每一位認真讀過本文的人以心靈的震撼!栋砉ぁ返恼鸷沉卧冢勘竟(jié)課我們將從寫法、語言、內涵這三個方面入手,做深入的探究。
二、寫法探究
。ū咎谜n主要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使師生、生生互動。)
。、引疑:
作者報告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工作情況,為什么還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等內容?
學生議疑:略。
教師釋疑:
這一篇報告文學,是作者經(jīng)過幾年的材料積累和幾個月的實地考察之后寫出來的,材料極為豐富,并沒有一個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卻能把它組織得井井有條,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結構時能把握讀者的心理規(guī)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體地再現(xiàn)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況,又根據(jù)本文主題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慘命運的復雜背景,一條主線與一條副線交互發(fā)展,有機地結合,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既有觸目驚心的直觀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歷史認識,達到了虛實相生的表達效果,深化了主題。
2、引疑:
作者介紹包身工用了什么寫法?有何作用?
議疑、點撥、釋疑:
本文寫作上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點面結合。
本文既有對包身工悲慘遭遇的概括介紹,對包身工群體形象的簡略描寫,如作者在記敘中集中寫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個場面,這面上的記敘與描寫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勞動狀況,又有對“蘆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動描寫,作者以“蘆柴棒”為例,通過“發(fā)燒”“生病”被“抄身”等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包身工奴隸般地“被榨完殘留在皮骨里的后一滴血汗為止”的悲慘命運!靶「W印痹獾健澳媚亍焙汀皷|洋婆”毒打懲罰的描寫,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3、探討一下,本文采用了哪些寫作方法?
(分小組交流、探究。)
示例分析:
、啪_的數(shù)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shù)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舉例:
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被罵作“豬玀”的人。(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疤J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三角二分做平均,兩年來帶工老板從她身上實際已經(jīng)收入二百三十塊錢了。ū砻鲃兿鞯捏@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一九○二年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jīng)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shù)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粕鷦拥恼Z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朗讀第1、2自然段。
明確:
、倬珶捄啙崳蜗篚r明:
作品開頭寫到“一個穿著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在吆喝著女工們起床,只用一句話寫他的穿著,抓住了特征,表現(xiàn)了他的身份,也流露出了作者的憎惡感情。經(jīng)過一陣吆喝,女工們忙著起床了,工房就象攪動了的蜂窩一般*動起來,“那男人虎虎地向起身得慢一點的人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這里寫這個打雜快速的連續(xù)動作,寫他踢人時用了“虎虎地”這個狀語,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了這個兇暴的流氓本相,語言十分簡潔,而又形象鮮明。
。痢⑸鷦拥娜宋锩鑼。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子(打雜的)虎虎地向起身慢一點的人的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寫打雜的快速的連續(xù)動作,用“虎虎的”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xiàn)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
B、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tǒng)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C、個性化的語言:
通過對話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是作品的語言特點之一。包身工這些奴隸,雖然是會說話的工具,但也沒有多少說話的權利,作品沒有寫到他們的對話,但寫包身工的壓迫者時,對話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一段對話都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蘆柴棒生病時,打雜的說:“假!老子給你醫(yī)!”打雜的向蘆柴棒頭上潑了盆冷水,寒冬時節(jié),她反射地跳起來了,老板娘就笑著說:“瞧!還不是假病!一盆冷水就醫(yī)好了!
兩個人的話都表現(xiàn)了狠毒的本質。但又不完全一樣,打雜的粗暴,而老板娘則顯得狠毒而又陰險。
、诒扔餍路f貼切:
說“包身工是一種‘罐裝了的勞動力’”,“絕沒有因為和空氣接觸而起變化的危險”,比喻新穎貼切,形象鮮明,表現(xiàn)了包身工們沒有半點自由的受壓狀態(tài)。寫到紗廠車間里音響、塵埃和濕氣三大威脅時,也用了生動的比喻。“沙沙的急雨”和“隆隆的雷聲”這兩個隱喻,寫出了遠處的聽覺感受,接著,用了“馬達的吼叫、皮帶的拍擊、錠子的轉動、齒輪的磨擦”四個排比句子,然后把“一切使人難受的聲音”比喻成“好象被壓縮了的空氣一般緊裝在這紅磚墻的廠房里面”,給人以強烈的感受,就象聽到車間里的巨響一樣。用“愛作弄人的小惡魔”來比喻無孔不入的飛絮,加強了讀者的厭煩感覺。形象的比喻。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jīng)不存在了”。
、劬俚木洌
語言上的另一個特點是警句的運用,象“罐裝了的勞動力”,“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黎明的到來,還是終于無法可以抗拒的”,“我也想警告某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就都是非常精辟的句子。這些警句,是作者運用正確的觀點,深入地觀察現(xiàn)實生活,把從中領會到的思想壓縮在極其簡練的語句里,因而顯得簡潔、生動、含蓄而有力量。
結尾“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fā)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整個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還有很多。
4、寫法啟示:
⑴所選的材料必須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質,如“蘆柴棒”的事例。
、聘鶕(jù)中心思想的需要,進行剪裁,點面結合,互為補充。本文寫包身工的一天活動情況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縮影。
三、作品的內涵探究,情感拓展
引疑:《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經(jīng)7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你認為文章為何具有如此的震撼力,說說你的看法。
。ū绢}旨在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深刻的人文內涵!栋砉ぁ分跃哂腥绱说恼鸷沉,主要在于作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直面社會黑暗,毫不畏懼的社會良知和社會責任感。)
議疑:
設想一下,今天的“打工仔”與當年的“包身工”相似嗎?(請同學根據(jù)網(wǎng)上搜集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理解進行討論。)
社會是復雜而多面的。一些現(xiàn)代民工與七十年前包身工的悲慘境遇相似,但又不盡相同。
釋疑:書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們不會抗爭也不懂得抗爭。而今天的打工仔從農(nóng)村走進城市,走進外企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們有抱負更有人格尊嚴。(可聯(lián)系具體事例。)
四、結語
本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人的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值得我們一生銘記的。
五、拓展和延伸(作業(yè)布置)
模仿《包身工》的結構框架,充分發(fā)揮和想象,以《包工奶》為題,寫一篇的記敘文。
六、欣賞品味
配以低微的二胡獨奏曲《江河水》背景音樂;教師在講述《野蘭花》的故事梗概。
七、板書設計
包身工
夏衍
主副交互,有機結合。
寫法特點:點面結合。
真實性:精確的數(shù)字。
文學性:生動的語言。
教學設想:《包身工》一課篇幅很長,可學的知識點很多,所反映的事實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遠,針對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習實際,需要抓住一個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所以就抓住“學習敘事寫人的技巧”這個知識點和該冊書的寫作訓練結合起來完成教學過程。
教學目的:1通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三個場景了解包身工的悲慘生活
2學習點面結合的方法敘事寫人
教學重點:1把握課文如何以時間為線索介紹包身工一天的悲慘生活
2探究作者在描寫包身工的群體生活時是如何做到點面結合的。
教學難點:點面結合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的年紀大概也就十五六歲,你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想干什么?(這時學生們議論紛紛,有說想玩的,有說想看*的,也有說想考大學的等等。)你們的這些想法我覺得都會實現(xiàn),即使暫時不能實現(xiàn),條件成熟時也會實現(xiàn),因為你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新時代,你們有父母親人的關愛與呵護。可是,也有一群和你們年齡相當?shù)呐⒆铀齻兊纳罹秤龊湍銈兙谷挥兄烊乐畡e,她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夏衍的《包身工》走近她們了解她們。
二、課時目標
這是一篇什么文章?(報告文學)
該文體有什么特點?(P38)
這是一篇報告文學的代表作,篇幅較長,可學的知識點很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本文敘事寫人的技巧
三、內容概括
我們先來了解這篇課文的大致內容:
請同學們找出時間標志,
概括每個時間段都寫了包身工的什么日常生活。
明確:四點一刻:起床情形
四點半以后:吃早飯
五點:上工勞動情況
全文以時間為線索,以三個生活片段向我們介紹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下面我們具體分析這三個場景。首先看第一個場景
四、具體分析
第一個場景:起床情形
聽錄音,聽之前先布置問題,聽完之后再解決問題。
問題設計(投影展示)
1她們什么時間起床?(四點過一刻,曉星才從慢慢地推移著的淡云里面消去)
2她們起床時都干什么?(抓她們的動作打哈欠嘆氣尋衣服穿錯鞋子胡亂踏叫喊小便)
3這個場面給人一種什么感覺?為什么?(亂哄哄)
4她們的居住環(huán)境如何(七尺闊十二尺深橫七豎八十六七個抓這些數(shù)字空氣充滿汗臭糞臭濕氣居住狹窄空氣污濁環(huán)境惡劣)
。ò鍟鹤毫樱
5她們的精神面貌如何?她們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裝扮?(爭奪馬桶半* 體起來開門精神遲鈍麻木,狼狽不堪為什么?
6課文中她們被稱作什么?(生物豬玀懶蟲這些花季少女,已經(jīng)失去了作為人的起碼稱呼,那些老板們也根本沒有拿她們當人看非人待遇)
(這些豆蔻年華的少女因為長期過著非人的生活疲倦擁擠雜亂失去了靦腆害羞愛漂亮的女孩子的天性)
(板書:非人)
在這里包身工出場了,這里面,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出包身工的群像。展示她們的污濁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反映了她們遲鈍麻木的精神,但是,僅有這些面上的概括的描述,會顯得單薄。所以,作者還寫了群體中的一個個體選取了一個典型人物即“點”,“點”寫的是誰?
蘆柴棒“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外貌描寫,這里,作者雖然只寫的是一個蘆柴棒,但讀者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個蘆柴棒。了解了包身工骨瘦如柴營養(yǎng)不良的慘狀。
既有對包身工這一群體的整體介紹,又有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補充,這種手法我們就稱之為點面結合(板書)。
什么叫點面結合?
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
點: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細節(jié)
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個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點”的刻畫則是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過渡)我們了解了包身工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感受到她們的非人待遇,我們再來看一看她們吃的怎樣,閱讀課文P45——P46
第二個場景:吃早飯
生齊讀P45四點半之后——P46“活該”
問題:1她們早飯吃什么?(薄粥,粥菜?不可能有的豬食不如)
2她們怎樣吃早飯?(一窩蜂的搶一般用舌舔碗邊四散蹲伏站立在路上和門口為什么少不夠吃沒有地方吃)
3吃不上早飯的包身工吃什么?(老板娘特意制作的美食)(動作詞語)
在這個場景里面,作者想告訴讀者什么?(飲食條件惡劣包身工受到慘無人道的*非人的待遇)在第一個場景里我們知道了點面結合的手法,在這個場景中的點和面分別是哪?(1、2問題是面3問題是點)
(過渡)吃和住都是如此惡劣,而包身工本身就是替帶工老板們賺錢的機器,她們的工作又是什么樣子呢?下面我們接著看第三個場景
第三個場景:上工勞動
這里作者為了突出包身工的工作環(huán)境,還特別寫到外頭工人,這些內容我們今天先略過,我們具體來看課文直接描寫包身工勞動的段落,看看她們在勞動中面臨什么問題?
默讀跳讀P48第三段——P48倒第三段
她們不僅終日面臨著“三大威脅(音響塵埃濕氣),還要時時刻刻提防三大危險(毆打罰工錢停生意)降臨到自己身上,而帶工老板青睞的處罰就是毆打,我們一塊來看是如何挨打的?一生讀P48“打死不干事——P49這樣她就打不成瞌睡了”
指定一生讀該段
大家思考
1小福子為什么受懲罰?(整好了爛紗沒有裝起)
2小福子受到什么懲罰?“拿摩溫”打她,東洋婆罰她頭頂皮帶盤心子,向著墻壁站立,
3作者為什么寫小福子受罰這件事?
小福子受罰的描寫表現(xiàn)了包身工受罰的隨意性、殘酷性、多樣性等特點,典型地表現(xiàn)了她們勞動環(huán)境的惡劣,受壓迫的慘重,遭受的是非人的待遇,這一典型事件是對前面對包身工非人的勞動環(huán)境的面上的概括介紹的一個有力的點上的補充。
四教師小結
課文內容:住的是格子鋪,吃的是質地稀薄的粥,高強度的工作還要時時刻刻提防隨時受到處罰,豬玀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作踐,悲慘從一天中的睜眼的一剎那就開始了,這就是夏衍筆下的包身工;旧倥,命運如此悲慘,我們在掬一把同情之淚的同時,不得不思索誰是制造包身工不幸命運的兇手呢?
課文主題:課文把勞動強度重、地位低、待遇差、痛苦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于世,憤怒地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齊讀)
寫作手法: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勞動,深刻感受到他們所受到的非人待遇,悲慘處境。從中我們也學到了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
。ㄟ^渡:下面我們就嘗試著把這種手法運用到我們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
五拓展遷移
寫作訓練:以“軍營的早晨”為題,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口頭作文。再現(xiàn)你軍訓時某天早晨緊急集合時起床時的場面。
看到題目,學生們情緒高昂,討論積極,整個課堂氣氛熱烈。兩分鐘之后,學生們舉手發(fā)言非常踴躍,學生口頭作文,學生評價作文是否符合要求,重點看是不是做到點面結合。(這個過程略)
范文:
板書設計:
寫法包身工
住
點面結合吃惡劣非人
做
六教學反思:
《包身工》一課文章很長,可學的知識點很多,所反映的事實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遠,所以需要抓住一個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我就設計了這樣的內容。整個課堂自始至終都圍繞如何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通過三個生活場景再現(xiàn)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對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剝削中國工人進行憤怒的控訴。接著把學到的寫作手法運用到寫作實踐中進行口頭作文訓練。整節(jié)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很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