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使用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工具,使學生學會運用中國傳統(tǒng)的筆、墨、紙、硯,初步掌握花鳥畫的技法。
2.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方法的講解和練習,動物的臉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教學重點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動物的臉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xiàn)。
教學難點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xiàn)。
教學準備
筆(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紙(或高麗紙)、報紙(做墊紙用)一張、國畫顏料、墨、調(diào)色碟、水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范畫,讓學生觀察、分析、并思考問題:(幻燈)
2、學習幾種主要的運筆方法
勾染法(大象)、中鋒破筆法(獅子)、破筆點染法(猴子)、勾線點染法(狒狒)、絲毛法(貓)
3、分析國畫《貓頭鷹》的表現(xiàn)技法。
、儇堫^鷹基本造型
②貓頭鷹形體結構:身子、翅膀、尾巴、爪子。結合幻燈教學,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把貓頭鷹的畫法編成通俗易懂的小詩歌來進行教學,教師在畫鳥的羽毛時要突出重點,盡量講得詳細一些。說明:先用墨赭畫頭頂,接著畫身體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潤筆、枯筆相結合。
四、學生練習
1、畫一只貓頭鷹,教師巡回輔導。
2、學生臨摹不同姿態(tài)的貓頭鷹(運用幻燈片)
五、作業(yè)布置
老師提出作業(yè)要求:按作畫步驟,用宣紙或毛邊紙,動物的臉臨摹或創(chuàng)作一幅貓頭鷹圖。
教學目標
1、通過書法的鑒賞,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有趣的漢字了解我國書法的起源和類別,使他們受到書法、美的陶冶,增強民族自豪感。
2、通過書法的講解和示范,有趣的漢字,使學生初步懂得寫書法的基本技法與步驟。有趣的漢字
教學重點
字的結構的掌握。
教學難點
字的結構。
課前準備
課件、毛筆、宣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具、引導學生認真聽課。
二、講授新課
1、文字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2、書法的分類:綜合歷代各種文字大致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大類。
3、討論:在本課的圖片中,漢字有許多不同的形態(tài)。你認識其中的哪些字?你認為字和繪畫怎樣才能結合得更好。
三、作業(yè)
1、你打算用什么字體寫什么字?搭配什么色彩?
2、學生開始作業(yè),教師巡堂指導。
四、小結
作業(yè)評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