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上小學或快上小學了」
這里又分為兩個維度。
第一,上海大部分中心城區(qū)是按照學籍對口或戶籍+學籍的情況,純戶籍的很少(有中環(huán)以內(nèi)面積的區(qū)大概就是浦東和閔行以戶籍為主了)。所以,請你在非浦東閔行的也別考慮了,千萬不要到時候兩頭落空,你戶籍在A地塊,學籍在B地塊,結果A地塊對口說你學籍不在這里,需要就近安(tong)排(chou);B地塊亦然,只是理由相反。這時候你是否會傻了?
大家的孩子到了五年級的時候,學校會發(fā)一張表格讓你選擇在戶籍和學籍或居住地升學的(居住地也就是人戶分離,大家懂的),實際上這張表格比大家想象的還要復雜一點,比如學籍和戶籍不在一起的,有的區(qū)還會進一步細分,如戶籍在本區(qū),學籍在本區(qū)對口、學籍在本區(qū)不對口(如民辦)、學籍在外區(qū)等三種情況。這個表格我不多說了。
第二個維度就是假設你滿足了相關條件,真的要換個房子上初中。我真心勸大家,不必換了。因為這次教改的效果之一就是要大幅縮短各校升學率的差別,實現(xiàn)所有學校都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只要你的對口學風不錯,就足夠了(這里簡單換算一下,差不多45%的名額是分配到校的,這一點大家根據(jù)在校人數(shù)拼相對比例和手氣都差不多的;15%預錄取的名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張寶華蘭、市北延安等學校錄取萬之后的情況;而剩下的分配到區(qū)的名額同樣可以想象2、3線民辦以及張寶華蘭預錄取只走了一點點的剩下的大部隊的戰(zhàn)斗力)。
那么大家如何知道自己對對口是否滿意呢,我建議你們自己動手,看看初中畢業(yè)生下課后都干些什么(初中不同小學,尤其高年級的學生,都是自己回家的,不需要大人接了),比如是直接回家還是找個地方打游戲?亦或者不少直奔補習機構?再聽聽大家談些什么(孩子嘴里的措辭,是否有臟字,這些都是學風、校風的重要體現(xiàn))。我們網(wǎng)站有人的統(tǒng)計就特別仔細,甚至看到了女孩子的裙子的長度(非校服穿著日)、男女學生走在一起干什么、男學生是否有抽煙等明顯違規(guī)情況。
「孩子特別小的」
也就是連小學學區(qū)房都還沒開始準備的。
后談一談重要的話題,但是我用字可能還少。那就是小學要擇校嗎?需要買房子嗎?買什么樣層次小學的對口房子?民辦小學是否需要考?這里我真的不想多說什么,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里的小升初,你們知道什么重要嗎?小學畢業(yè)學校(也就是所謂的出身)!至于明年和以后,小學畢業(yè)的學校是更重要還是更次要了,你猜?
這里小學學區(qū)房的問題請注意以下幾點:
年限、年限還是年限!大家注意到今年浦東某校的錄取情況了嗎?注意到楊浦的細分情況了嗎?
小學好對口差和小學差對口好究竟選哪個你們現(xiàn)在清楚了嗎?如果還不清楚,真的是上面的文章白讀了。
上海是否實行北京類似政策?導致學區(qū)房血本無歸?回答當然是不知道。但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太大,因為上海的集團化辦學相對更殺跟。當然,我們也做好準備,萬一實行了你怎么辦?這里就推薦那種學區(qū)房溢價更低那些(主要集中在市中心)房子。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周圍的學校你都覺得還可以的,那種更好。這個需要大家自己去搜地圖和親自到房價查詢網(wǎng)站去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