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寫作中凈化自己的心靈,并且希望我的讀者也得到這樣的享受。;霍達如是說。的確,捧著一本《穆斯林的葬禮》,讀得如癡如醉,愛不釋手,如夢如幻;
這是一部關(guān)于穆斯林的圣潔詩篇,充滿悲劇的美感。從不知道,在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有這樣一個回回,他們信仰伊斯蘭,尊崇穆罕默德,戀著他們共同的主;安拉,他們簡樸古素,青燈孤影,不管走到天涯或是海角,他們都會有共同的語言作為紐帶,他們都說著“朵斯提”。
沉重的筆觸描寫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不同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jié)的愛情悲劇。這位穆斯林的女作家霍達,以其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深刻的內(nèi)涵,冷峻的文筆,宏觀的展現(xiàn)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糅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
韓子奇,這位為玉而生為玉而死,曾經(jīng)叱咤國內(nèi)外的“玉王”,他說,“玉,是我的命啊!這輩子我不能沒有它啊……”是啊,一個流浪兒,他曾經(jīng)以為徒步去麥加朝圣是他的夢想,直到他看見了師傅梁亦清的玉碗,那一刻,他沉浸在玉的海洋中無法自拔,終于,他好像找到了一生的歸宿,“我愿意把我的生命都獻給玉!”正是這句莊嚴(yán)的宣誓,他忍辱負(fù)重,精益求精,絲毫不敢有一絲的松懈。他終于撐起了“玉器梁”—“奇珍齋”的一片天。這個對玉了如指掌的人,卻不懂愛情。他的一生,給了梁家,為了擔(dān)負(fù)起師傅留下的重?fù)?dān),他放棄了冰玉對他純真的愛情。直到死他都在感嘆“路遠(yuǎn)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傷”!他只能“側(cè)身西望涕沾裳”了……這樣一個在亂世中展露,在和平中隕落的人,這一生的苦難,他到死還在繼續(xù)……
一頁頁讀下來,我心力交瘁,仿佛進入了一個莊嚴(yán)而偉大的世界。全文以“玉”和“月”為題命名,讀到《玉殤》梁亦清在最后的緊要關(guān)頭猝然而死,這是大刀鏗鏘的雕塑,悲壯淋漓,讓我震撼;讀到《玉王》韓子奇直步青云,躊躇滿志,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讀得心神蕩漾。讀到《月戀》楚雁潮對新月感人肺腑的真情吐露,他說:“人和人是平等的,在愛神面前,只有兩顆串連在一起的心,沒有什么學(xué)生和老師!……自從見到你的第一天,我就在悄悄地在愛著你!”新月就這樣被感動了,她一直憧憬的愛情就這樣在十八歲冒然地降臨了……這里不是花前月下,河岸堤柳,沒有熱烈的擁抱,沒有甜蜜的親吻……只有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兩顆心緊緊地貼在一起,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他們最深沉的感情!讀到《月落》那個天真爛漫,笑靨如花,明眸皓齒,輕盈曼妙的女子就那樣逝去的時候,我的眼淚就這樣落了下來,在寂靜的深夜,我強忍著奔涌而出的熱淚,怕驚擾了室友的睡眠,只能悄悄地抽噎……
那么優(yōu)秀,那么美麗,那么善良的女子怎么就去了呢?可憐的楚雁潮怎么辦?這個從小被政治打壓,辛苦活著的青年,他是那樣深深的愛著新月,現(xiàn)在新月走了,他說:“我的靈魂和愛情都隨著新月埋進了黃土!边@個癡情的男子此生將在痛苦中掙扎……我的心被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