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區(qū)
第一節(jié) 自然特征與農(nóng)業(yè)
P10 1.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P11 2.石家莊比齊齊哈爾冬季氣溫高,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莊比齊齊哈爾緯度低,
距離海洋近。
P11 3.石家莊比延安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莊比延安距離海洋近。
P12 1.華北平原春季氣溫迅速升高,一般在15℃左右,而降水偏少,月平均降水量不足50
毫米。
P12 2.華北平原氣溫高,蒸發(fā)旺盛,降水偏少,容易造成旱災,影響農(nóng)作物的生長。 P12 3.
第二節(jié)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P16 1.漠河:9月7日到第二年的6月14日,雪期約9個月。齊齊哈爾:9月25日到第二
年的5月24日,雪期約8個月。沈陽:10月31日到第二年的4月14日,雪期約為4個半月。由此看出,由北到南,雪期逐漸縮短。
P16 2.積雪厚度;延吉是58厘米,長春是22厘米,漠河是53厘米。延吉距離海洋近,地
勢高,因此積雪厚度比長春厚。漠河緯度比長春高,氣溫低,所以積雪厚度比長春。 P16 3.東北三省緯度高,冬季寒冷,墻體厚,窗戶小有利于保溫;冬季降雪較多,房頂坡
度大不至于被積雪壓壞房頂。
P18 1.[點拔]東北三省的大豆油或者大米。
P18 2.由圖中可知,東北三省的人口較少,但是糧食產(chǎn)量較高,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商
品糧,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的經(jīng)濟建設。
P18 3.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
P21 1.哈爾濱位于濱洲、濱綏、京哈線的交會處,交通便利。長春位于京哈線上。沈陽位
于京哈線和哈大線的交會處,交通便利。大連位于哈大線的終點,瀕臨黃海,海陸交通便利。
P21 2.東北三省主要礦產(chǎn)地都和鐵路相通。甲處有金礦,乙處有煤礦,也靠近邊境,便于
與國外進行經(jīng)貿(mào)聯(lián)系,因此鐵路修到這兩個地區(qū)。
P21 3.大慶以石油工業(yè)為主,原因是大慶有我國的油田。伊春以木材加工和鋼鐵工業(yè)
為主,原因是伊春位于小興安嶺地區(qū),是的林區(qū),附近煤炭資源豐富,便于發(fā)展鋼鐵工業(yè)。鞍山以鋼鐵工業(yè)為主,原因是鞍山有的鐵礦。
第三節(jié) 世界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
P25 (略)
P27 1.第一個證據(jù)說明了黃土是從空中降落到這里的。第二個證據(jù)說明黃土是被風從西北
方吹過來的。第三個證據(jù)說明黃土是來自其他地方的。
P27 2.[點拔]地殼運動形成,流水沖積而成等。
P29 1.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嚴重。
P29 2.沙土的水土流失比粘土嚴重,陡坡的水土流失比緩坡嚴重,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比
小雨嚴重。
P29 3.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土壤和營養(yǎng)物質的流失。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黃河
含沙量劇增,給防洪和河道整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P30—31 1.在溝谷中修筑攔土壩,可以攔截地表流失的水土,在坡度堆積形成新的土地,
然后可以在上面修建梯田或者種草,這樣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林草護坡可以的效減少暴雨和流水對地表的侵蝕,從而減少水土流失。
P31 2.退耕還林,還草要因地制宜,還要解決好還林、還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問題,還
有當?shù)厝嗣竦纳詈桶l(fā)展問題。
第四節(jié) 祖國的首都—北京
P35 1.(1)地處暖溫帶,氣候適宜,農(nóng)業(yè)開發(fā)歷史悠久;地形平坦開闊,周圍三面環(huán)山易
守難攻;有對外聯(lián)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條件;有河流流經(jīng),能夠提供水源、航運和防御之利;周圍地區(qū)能源、糧食等供應充足。
(2)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進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廣大的腹地,資源
豐富,所以地理位置優(yōu)越。
P36 2.(1)自遼代以來,北京城城址向北移動了一些,規(guī)模不斷擴大。
(2)無論北京古城城址怎樣變遷,始終靠近河流和湖泊,而且不斷向大的河流和湖
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進行生活用水的取用、運輸和防御等。
P38 提高門票價格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會很明顯,也加重了游客的負擔;
限制每天的門票銷售數(shù)量可以有效保護故宮;游客文明、環(huán)保的游覽行為是保護名勝古跡的關鍵;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展虛擬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勝古跡,但是不能取代實地的參觀。
P42 1.城市的現(xiàn)代化包括交通便捷、功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信息暢通、服務到位等。 P42 2.對于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要因地制宜進行保護,對于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
同要堅決保護,并且不斷完善生活設施,使其更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需要。對于特色不明顯的四合院和胡同,可以拆除用于地市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自然特征與農(nóng)業(yè)
P10 1.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P11 2.石家莊比齊齊哈爾冬季氣溫高,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莊比齊齊哈爾緯度低,
距離海洋近。
P11 3.石家莊比延安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莊比延安距離海洋近。
P12 1.華北平原春季氣溫迅速升高,一般在15℃左右,而降水偏少,月平均降水量不足50
毫米。
P12 2.華北平原氣溫高,蒸發(fā)旺盛,降水偏少,容易造成旱災,影響農(nóng)作物的生長。 P12 3.
第二節(jié)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P16 1.漠河:9月7日到第二年的6月14日,雪期約9個月。齊齊哈爾:9月25日到第二
年的5月24日,雪期約8個月。沈陽:10月31日到第二年的4月14日,雪期約為4個半月。由此看出,由北到南,雪期逐漸縮短。
P16 2.積雪厚度;延吉是58厘米,長春是22厘米,漠河是53厘米。延吉距離海洋近,地
勢高,因此積雪厚度比長春厚。漠河緯度比長春高,氣溫低,所以積雪厚度比長春。 P16 3.東北三省緯度高,冬季寒冷,墻體厚,窗戶小有利于保溫;冬季降雪較多,房頂坡
度大不至于被積雪壓壞房頂。
P18 1.[點拔]東北三省的大豆油或者大米。
P18 2.由圖中可知,東北三省的人口較少,但是糧食產(chǎn)量較高,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商
品糧,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的經(jīng)濟建設。
P18 3.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
P21 1.哈爾濱位于濱洲、濱綏、京哈線的交會處,交通便利。長春位于京哈線上。沈陽位
于京哈線和哈大線的交會處,交通便利。大連位于哈大線的終點,瀕臨黃海,海陸交通便利。
P21 2.東北三省主要礦產(chǎn)地都和鐵路相通。甲處有金礦,乙處有煤礦,也靠近邊境,便于
與國外進行經(jīng)貿(mào)聯(lián)系,因此鐵路修到這兩個地區(qū)。
P21 3.大慶以石油工業(yè)為主,原因是大慶有我國的油田。伊春以木材加工和鋼鐵工業(yè)
為主,原因是伊春位于小興安嶺地區(qū),是的林區(qū),附近煤炭資源豐富,便于發(fā)展鋼鐵工業(yè)。鞍山以鋼鐵工業(yè)為主,原因是鞍山有的鐵礦。
第三節(jié) 世界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
P25 (略)
P27 1.第一個證據(jù)說明了黃土是從空中降落到這里的。第二個證據(jù)說明黃土是被風從西北
方吹過來的。第三個證據(jù)說明黃土是來自其他地方的。
P27 2.[點拔]地殼運動形成,流水沖積而成等。
P29 1.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嚴重。
P29 2.沙土的水土流失比粘土嚴重,陡坡的水土流失比緩坡嚴重,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比
小雨嚴重。
P29 3.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土壤和營養(yǎng)物質的流失。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黃河
含沙量劇增,給防洪和河道整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P30—31 1.在溝谷中修筑攔土壩,可以攔截地表流失的水土,在坡度堆積形成新的土地,
然后可以在上面修建梯田或者種草,這樣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林草護坡可以的效減少暴雨和流水對地表的侵蝕,從而減少水土流失。
P31 2.退耕還林,還草要因地制宜,還要解決好還林、還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問題,還
有當?shù)厝嗣竦纳詈桶l(fā)展問題。
第四節(jié) 祖國的首都—北京
P35 1.(1)地處暖溫帶,氣候適宜,農(nóng)業(yè)開發(fā)歷史悠久;地形平坦開闊,周圍三面環(huán)山易
守難攻;有對外聯(lián)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條件;有河流流經(jīng),能夠提供水源、航運和防御之利;周圍地區(qū)能源、糧食等供應充足。
(2)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進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廣大的腹地,資源
豐富,所以地理位置優(yōu)越。
P36 2.(1)自遼代以來,北京城城址向北移動了一些,規(guī)模不斷擴大。
(2)無論北京古城城址怎樣變遷,始終靠近河流和湖泊,而且不斷向大的河流和湖
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進行生活用水的取用、運輸和防御等。
P38 提高門票價格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會很明顯,也加重了游客的負擔;
限制每天的門票銷售數(shù)量可以有效保護故宮;游客文明、環(huán)保的游覽行為是保護名勝古跡的關鍵;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展虛擬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勝古跡,但是不能取代實地的參觀。
P42 1.城市的現(xiàn)代化包括交通便捷、功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信息暢通、服務到位等。 P42 2.對于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要因地制宜進行保護,對于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
同要堅決保護,并且不斷完善生活設施,使其更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需要。對于特色不明顯的四合院和胡同,可以拆除用于地市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