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當然對他們是萬分呵護,但是家長那方面做的再好,也只是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真正的呵護當然是來自個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掌握許多的法律知識,從而不僅讓家長放了心,而且讓自己的行為有了約束,避免許多不必要的事情發(fā)生。
由于我們這一代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太過薄弱,犯罪的事例頻繁發(fā)生,而這些原因可歸結(jié)為以下幾點: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是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后:六是受社會經(jīng)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從而鏟除校園違法犯罪滋生的土壤。當然,我們在管好自己的同時也要與其他的違法行為作斗爭,讓整個校園里都充滿正氣,充滿陽光,那么違法犯罪的種種事件便會消失。
但要將所說的落到實處,處于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又該如何來實現(xiàn)呢?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告訴我們“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及社會公德規(guī)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批判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這里面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就是應該如何規(guī)范自己。比如說遵守法律、法規(guī)、社會公德,作為我們應該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按照《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增強法律意識,構(gòu)建和諧校園是我們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一種責任。我們是新一代的接班人,身處于這個法治社會中,懂法當然成為了我們首要的一步。從黨的xx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到黨的xx大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直至黨的xx大明確提出 “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的社會氛圍”的要求,都在告訴我們要懂法,守法,做個好學生,做個好公民,讓這個校園,這個社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