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對日常生活現象和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使學生理解理解物質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標:能夠區(qū)分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哪些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注意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們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學重點: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的區(qū)別
教學方法:探究—歸納總結法
教學準備:[實驗1-1]-[實驗1-5]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學 設 計二次備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有許多同學提問:為什么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鋼鐵制品會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這又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介紹]觀察實驗方法:看、聞、觸摸。
觀察實驗的步驟:1、實驗前,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
2、實驗過程中,發(fā)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淀等現象;
3、實驗后,物質的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
思考:物質變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
[實驗1-1]水的沸騰
[實驗1-2]膽礬的粉碎
[實驗1-3]膽礬溶于水后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填表:
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
1-1液態(tài)的水有水蒸氣產生;又變成冷凝的水液態(tài)的水無
1-2藍色塊狀膽礬塊狀變成粉末狀藍色粉末狀膽礬無
1-3藍色硫酸銅溶液變成藍色渾濁物藍色氫氧化銅沉淀有
1-4塊狀石灰石有氣泡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有
【討論、歸納】1-1、1-2中水和膽礬發(fā)生了狀態(tài)和形態(tài)的變化,但無新物質生成,1-3、1-4中有顏色的變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氣體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質。
結論:1、2是物理變化,3、4是化學變化
得到:1、定義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
4、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
[課堂練習]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
2、物理性質:包括: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
(1)熔點和沸點
熔化: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
熔點:熔化的溫度
沸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
(2)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3)顏色、狀態(tài)、氣味
[實驗1-5]聞氣味的方法
[課堂練習]
【課堂小結】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課題1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1、定義: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質生成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顏色改變、的放出氣體的、生成沉淀、吸熱和放熱、發(fā)光等。
4、聯系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能力目標:能夠區(qū)分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哪些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注意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們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學重點: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的區(qū)別
教學方法:探究—歸納總結法
教學準備:[實驗1-1]-[實驗1-5]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學 設 計二次備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有許多同學提問:為什么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鋼鐵制品會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這又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介紹]觀察實驗方法:看、聞、觸摸。
觀察實驗的步驟:1、實驗前,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
2、實驗過程中,發(fā)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淀等現象;
3、實驗后,物質的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
思考:物質變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
[實驗1-1]水的沸騰
[實驗1-2]膽礬的粉碎
[實驗1-3]膽礬溶于水后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填表:
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
1-1液態(tài)的水有水蒸氣產生;又變成冷凝的水液態(tài)的水無
1-2藍色塊狀膽礬塊狀變成粉末狀藍色粉末狀膽礬無
1-3藍色硫酸銅溶液變成藍色渾濁物藍色氫氧化銅沉淀有
1-4塊狀石灰石有氣泡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有
【討論、歸納】1-1、1-2中水和膽礬發(fā)生了狀態(tài)和形態(tài)的變化,但無新物質生成,1-3、1-4中有顏色的變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氣體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質。
結論:1、2是物理變化,3、4是化學變化
得到:1、定義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
4、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
[課堂練習]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
2、物理性質:包括: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
(1)熔點和沸點
熔化: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
熔點:熔化的溫度
沸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
(2)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3)顏色、狀態(tài)、氣味
[實驗1-5]聞氣味的方法
[課堂練習]
【課堂小結】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課題1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1、定義: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質生成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顏色改變、的放出氣體的、生成沉淀、吸熱和放熱、發(fā)光等。
4、聯系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