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有人覺得寧波警方此舉有違法制,因為各地的駕照是互相承認的,在法律承認的前提下,寧波一地的單獨否認,顯然是打破了一個互認“協(xié)議”,就比如出于種種原因,寧波市不承認浙江大學的畢業(yè)證一樣荒誕。而寧波警方對異地駕照的有罪推定,可能確實出于無奈。一個證據(jù)是,杭州曾對48名想轉回杭州駕照的持證人進行測試,結果只有11人通過理論考,兩人通過夜考。
從這個角度說,我舉雙手贊成警方的做法,雖然這個規(guī)定并不合法,卻很合理。因為除了他們所說的原因,據(jù)我所知,在海南省,買駕照的情況相當普遍,只要交了錢,連理論考試都不用,就能拿到真的證件。當時我就在想,全國的駕照是通用的,而只要有一個地方撕了道口子,全國的駕照中就有一批是不合格的。而且根本不易被發(fā)現(xiàn),除非出了事故?墒羌词钩隽耸鹿,也不見得就能證明這駕照是買來的。2003年的海南《商旅報》就公開報道過當?shù)鼐劫u駕照的情況,但未獲警方任何回應。
因此,寧波警方對異地駕照的不信任,也許與此有關。
但據(jù)此將異地駕照列入監(jiān)控范圍,恐怕并不好掌握。比如不在本省常住的人就不列入監(jiān)控范圍,而在現(xiàn)在人口流動這么頻繁的情況下,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在外省常住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在外省常住過,也不見得他的照駕就是考出來的。起碼這個問題警方現(xiàn)有的辦法是無法解決的。
其次,寧波警方此舉是否有保護本地駕校利益之嫌。大量學員之所以不畏長途跋涉去外省考照,無非是出于學費的考慮。兩相對比,省外優(yōu)勢明顯。舉個例子,浙江省內的學費普遍在3000元以上,而在鄰省江西的一些二線城市,學費只有1000出頭。在統(tǒng)一的市場環(huán)境下,由于各地的駕照具有相同的含金量,人們當然寧可多跑一點路,也愿意以低價買進同樣的服務。可以說,異地考駕照的大量出現(xiàn),是市場規(guī)律的結果。
而寧波打破互認“協(xié)議”的做法,會否引發(fā)異地的反彈,對持浙江籍駕照的人員采取同樣的報復措施,也值得擔心。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受害的將是各個駕照學員。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就是這個意思。
但這種事情其實在國內普遍存在,為何只有寧波提出來?恐怕也和寧波作為國內比較發(fā)達的城市所具有的先進心態(tài)有關。這種心態(tài)的表現(xiàn)就是對外地中國人的防范,比防范洋人更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現(xiàn)在的整個社會已經(jīng)嚴重崇洋媚外了,這是人家的各項實力都強,不得不做出的面對的事實的舉動。就比如東北農(nóng)村的女孩背負家仇國恨,還得嫁給娶不起本國老婆的日本農(nóng)民一樣,現(xiàn)實的利益就是如此。所以,當一個洋人在中國做了案的時候,我們就得自動發(fā)出驚呼:洋妞偷了珠寶行!驚呼的心理動因不外乎是:洋人竟然也會偷東西?怎么跟那些外地人一樣啊。
寧波不可避免地具有這樣的想法。但問題在于,異地買賣駕照的問題,其實出在系統(tǒng)內部。寧波這種做法,是舍異地賣駕照賺錢者,而拿買駕照的學員出氣。相當于警察抓了一對賣*嫖娼的,卻只處罰嫖客而不處罰小姐。而小姐不絕,嫖客能自動消失?
警方為什么不追查“小姐”的責任,恐怕與投鼠忌器有關。由于駕校多少都與當?shù)亟痪悬c關系,打駕校相當于打了當?shù)鼐,天下警察是一家,這是很忌諱的事。
所以,寧波警方的做法雖然情非得已,但藥卻下得有點歪,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全世界的駕照都是互認的,通用的,何況是國內的駕照。我想警方所能做的,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建立駕照的倒查制度,不管何地的駕照,只要出了事故,如果證實與教學有關,就得不遠萬里去追查。這樣,各地的駕校和警方總該收斂一下賣照風潮,至少在考試的時候認真一點,在賣照的同時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作者:朱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