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總量指標
一、總量指標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反映客觀現象總體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總規(guī)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
2、作用:是人們認識現象總體數量特征的起點;是國家實現宏觀經濟調控和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基本指標;是計算其他統(tǒng)計指標的基礎
二、種類
1、按反映總體內容不同,分為總體單位總量(總體單位數多少)和總體標志總量(總體單位某一數量標志總和)
2、按所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⑴時期指標的特點:不同時期的指標數值可以直接相加;時期指標數值的大小與時期的長短成正比;時期數值是連續(xù)登記累計的結果
⑵時點指標的特點:不同時點的指標數值相加沒有實際意義;時點指標數值的大小與時點間隔長短沒有直接關系;時點數值只需間斷計數
三、總量指標的計量單位
1、實物單位:根據事物的自然屬性和特點采用的實物計量單位
2、價值單位:以貨幣單位為尺度對社會物質財富或勞動成果進行計量的單位
3、勞動時間單位:以勞動時間為度量勞動消耗總量的計量單位
四、總量指標的計算
1、計算方法:一是根據統(tǒng)計調查登記的資料進行匯總;一是根據現象之間的各種關系進行推算
2、計算原則:必須科學地確定總量指標的含義和計算范圍;要注意計算口徑、計算方法和計算單位的統(tǒng)一;應注意區(qū)分是時期數還是時點數
一、總量指標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反映客觀現象總體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總規(guī)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
2、作用:是人們認識現象總體數量特征的起點;是國家實現宏觀經濟調控和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基本指標;是計算其他統(tǒng)計指標的基礎
二、種類
1、按反映總體內容不同,分為總體單位總量(總體單位數多少)和總體標志總量(總體單位某一數量標志總和)
2、按所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⑴時期指標的特點:不同時期的指標數值可以直接相加;時期指標數值的大小與時期的長短成正比;時期數值是連續(xù)登記累計的結果
⑵時點指標的特點:不同時點的指標數值相加沒有實際意義;時點指標數值的大小與時點間隔長短沒有直接關系;時點數值只需間斷計數
三、總量指標的計量單位
1、實物單位:根據事物的自然屬性和特點采用的實物計量單位
2、價值單位:以貨幣單位為尺度對社會物質財富或勞動成果進行計量的單位
3、勞動時間單位:以勞動時間為度量勞動消耗總量的計量單位
四、總量指標的計算
1、計算方法:一是根據統(tǒng)計調查登記的資料進行匯總;一是根據現象之間的各種關系進行推算
2、計算原則:必須科學地確定總量指標的含義和計算范圍;要注意計算口徑、計算方法和計算單位的統(tǒng)一;應注意區(qū)分是時期數還是時點數
第二節(jié) 相對指標
一、相對指標的概念和表現形式
1、概念:是由兩個有聯系的指標對比計算的,用以反映客觀現象之間數量聯系程度的綜合指標
2、表現形式:無名數和有名數。前者以分子分母的雙重單位計量;后者以抽象化的形式表現,如系數、倍數、成數、百分數或千分數
⑴百分數:將對比的基數抽象化為100而計算出的相對數
⑵千分數:將對比的基數抽象化為1000而計算出的相對數
⑶系數或倍數:將對比的基數抽象化為1而計算出的相對數
⑷成數:將對比的基數抽象化為10而計算的相對數
二、相對指標的作用
1、能夠反映現象的發(fā)展程度、比例關系、內部結構以及普遍程度等
2、可以使一些不能直接對比的現象找到共同比較的基礎
3、可以反映總體現象的質量
三、相對指標的計算與種類
1、結構相對指標:將同一總體內的部分數值與全部數值對比求得比重,用以反映總體內部的構成情況
2、比例相對指標:將同一總體內不同部分的數值對比,可以表明總體內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
3、比較相對指標:將同一時期的兩個性質相同的指標數值對比,說明同類現象在不同空間條件下的數量對比關系
4、強度相對指標:將兩個性質不同但有一定聯系的總量指標對比,用以說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5、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將現象在某一時期的實際完成數與同期的計劃任務相比,說明計劃完成的程度
6、動態(tài)相對指標:將同一現象在不同時期的指標數值對比,用以說明現象在不同時間上的發(fā)展方向和變化的速度
四、計算相對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1、要保持對比指標的可比性,即分子、分母指標的內容要一致、范圍要一致
2、要正確選擇對比基數
3、要把相對指標與總量指標結合運用
4、要注意多種相對指標結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