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歐洲歷史,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和層出不窮的英雄帶給人無數激情和驚喜,在這其間,有一群女人曾經站在歷史舞臺的中心,給歷史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是歐洲歷的女王們。
在今日的歐洲君主制國家的在位國王之中,有三個是女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荷蘭女王貝亞特里克絲、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其中以伊麗莎白女王最為出名。伊麗莎白二世出生在倫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亞歷山德拉王后,祖母則是瑪麗王后。她的父親約克公爵是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他當時并不是王位的繼承人,因此伊麗莎白出生時的頭銜是伊麗莎白公主殿下。
1936年,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堅持同離婚兩次的辛普森夫人結婚而被迫遜位。由她的父親艾伯特繼承王位,稱為喬治六世,伊麗莎白則成為王儲。
1939年,伊麗莎白隨父王視察達爾茅斯皇家海軍學院時,認識了其遠房表兄、希臘和丹麥親王菲利普,并立刻愛上了他。年輕時,菲利普身高超過了1.9米,眼睛是非常罕見的“鋼藍色”。據說,當年他正是憑借這雙迷人的眼睛,征服了伊麗莎白女王的心。1947年7月9日,菲利普親王按照英國《王位繼承法》的規(guī)定,放棄希臘王位繼承權,改東正教信仰為英國圣公會,加入英國國籍并取了個簡短的名字菲利普·蒙巴頓。英王室才同意他們訂婚,同年11月20日結婚。
近60年的婚姻證明,他們夫婦一同做了許多事情,而菲利普也為此而改變了自己的所有。在女王的加冕禮上,菲利普必須向妻子下跪宣誓:“我,菲利普,愛丁堡公爵,愿終生成為你的臣民并且尊敬你;我愿意效忠你……”伊麗莎白被加冕為女王后,菲利普也取得了近似于國王的地位,但他的地位永遠排在妻子后面。他的孩子們都不隨他的姓,伊麗莎白也沒有在婚后隨菲利普的姓變成“蒙巴頓夫人”,而是繼續(xù)保留英王室的姓“溫莎”。在公共場合,菲利普得向妻子彎腰鞠躬并稱她為“陛下”,走路時也只能跟在女王后面。
1952年2月喬治六世病逝。伊麗莎白接替父王正式即位,并于次年6月2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加冕儀式。除了作為英國世襲國家元首,她是:英國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亞女王、新西蘭女王、巴巴多斯女王、巴布亞新幾內亞女王、巴哈馬女王、伯利茲、安提瓜和巴布達女王、格林納達女王、圣基茨和尼維斯女王、圣盧西亞女王、圣文森特女王、格林納丁斯女王、所羅門群島君主、圖瓦盧女王、牙買加女王和英聯(lián)邦(53個成員國)元首。
伊麗莎白在宗教、道德標準和家庭事務上非常保守。她對待宗教責任十分嚴肅,并將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這是為什么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像她的母親一樣,伊麗莎白女王從來沒有原諒愛德華八世選擇退位,因為在她看來他拋棄了自己的職責,并迫使自己的父親負擔其這個責任,而這一責任又被視為是縮短其父親壽命的罪魁禍首。
在今日的歐洲君主制國家的在位國王之中,有三個是女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荷蘭女王貝亞特里克絲、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其中以伊麗莎白女王最為出名。伊麗莎白二世出生在倫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亞歷山德拉王后,祖母則是瑪麗王后。她的父親約克公爵是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他當時并不是王位的繼承人,因此伊麗莎白出生時的頭銜是伊麗莎白公主殿下。
1936年,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堅持同離婚兩次的辛普森夫人結婚而被迫遜位。由她的父親艾伯特繼承王位,稱為喬治六世,伊麗莎白則成為王儲。
1939年,伊麗莎白隨父王視察達爾茅斯皇家海軍學院時,認識了其遠房表兄、希臘和丹麥親王菲利普,并立刻愛上了他。年輕時,菲利普身高超過了1.9米,眼睛是非常罕見的“鋼藍色”。據說,當年他正是憑借這雙迷人的眼睛,征服了伊麗莎白女王的心。1947年7月9日,菲利普親王按照英國《王位繼承法》的規(guī)定,放棄希臘王位繼承權,改東正教信仰為英國圣公會,加入英國國籍并取了個簡短的名字菲利普·蒙巴頓。英王室才同意他們訂婚,同年11月20日結婚。
近60年的婚姻證明,他們夫婦一同做了許多事情,而菲利普也為此而改變了自己的所有。在女王的加冕禮上,菲利普必須向妻子下跪宣誓:“我,菲利普,愛丁堡公爵,愿終生成為你的臣民并且尊敬你;我愿意效忠你……”伊麗莎白被加冕為女王后,菲利普也取得了近似于國王的地位,但他的地位永遠排在妻子后面。他的孩子們都不隨他的姓,伊麗莎白也沒有在婚后隨菲利普的姓變成“蒙巴頓夫人”,而是繼續(xù)保留英王室的姓“溫莎”。在公共場合,菲利普得向妻子彎腰鞠躬并稱她為“陛下”,走路時也只能跟在女王后面。
1952年2月喬治六世病逝。伊麗莎白接替父王正式即位,并于次年6月2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加冕儀式。除了作為英國世襲國家元首,她是:英國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亞女王、新西蘭女王、巴巴多斯女王、巴布亞新幾內亞女王、巴哈馬女王、伯利茲、安提瓜和巴布達女王、格林納達女王、圣基茨和尼維斯女王、圣盧西亞女王、圣文森特女王、格林納丁斯女王、所羅門群島君主、圖瓦盧女王、牙買加女王和英聯(lián)邦(53個成員國)元首。
伊麗莎白在宗教、道德標準和家庭事務上非常保守。她對待宗教責任十分嚴肅,并將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這是為什么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像她的母親一樣,伊麗莎白女王從來沒有原諒愛德華八世選擇退位,因為在她看來他拋棄了自己的職責,并迫使自己的父親負擔其這個責任,而這一責任又被視為是縮短其父親壽命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