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的中考,這幾年的時間都定在6月27、28、29日。全省一共有兩套試卷,省教育學院負責命制一套,供除長春市以外的縣市使用;長春市教研室負責命制一套,供長春市(包括“外五縣”)使用。中考結束之后,中考閱卷工作也隨之展開。長春市的閱卷教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長春市的高三教師,他們負責長春市區(qū)(包括雙陽區(qū))的閱卷工作;另一部分是長春市的初三教師,他們負責榆樹、農安、德惠、九臺等地區(qū)的閱卷工作。這樣安排的好處是,既能讓即將下高一的高中老師了解他們將迎來什么樣的學生,也能讓剛剛結束初三教學工作的教師通過閱卷反思自己的備考教學。當然,更關鍵的是,這樣安排也能避免早些年初三教師批長春市區(qū)試卷,讓自己學生做記號等不公正事情的發(fā)生。
今年長春市共選派了195名教師(高中教師100名,初中教師95名)參加中考閱卷。我被安排批閱作文。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題形式與往年相同,還是有兩個題目,一個是命題作文,一個材料作文,學生任選其一。今年具體的作文題目如下:
命題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選擇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一天,一個學生向季羨林借一本語言學方面的書籍。季老一下子犯了難,學生要借的書是珍貴的孤本書籍。面對渴求的目光,他又不忍拒絕,便說:“你過一個禮拜來取,行嗎?”一個禮拜后,學生接過季老遞過來的“書”時,非常震驚,這是一疊厚達幾百頁,上面寫滿了蠅頭小楷的信紙。
季老歉疚地笑道:“對不起,沒能將原書借給你,因為它珍貴了。我打算以后將它捐給國家。萬一破損,以后對國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
季老在學術上堪稱一代大師,做人也是令人敬仰的楷模。出于對文物的保護,季老既不能將孤本書籍外借,又不能復印,只能親筆抄錄。這是對學生的尊重,是對知識追求者的呵護,體現了他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以及高度的責任感;還表明付出愛心也要講方法。
閱卷過程中,我粗略地統(tǒng)計了一下,結果是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選擇了命題作文,只有不到一成的學生選擇了材料作文,——所以當時我開玩笑說:批卷現場滿是“真情”“流淌”呀!
學生選擇命題作文,當然還是基于“真情在生活中流淌”這個題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并且這樣的記人記事的記敘文寫作也正是初中平時重點學習和訓練的,學生寫起來可謂駕輕就熟。相對而言,材料作文寫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了,雖然命題者在材料里煞費苦心的給出了很多提示,但是文章基本上要寫成議論文,而寫出一篇“有理有據”的議論文,對初中生無疑還是有難度的。
當然,命題作文“好寫”,不代表就能“寫好”。我5天里,共批試卷2264份,給出的48、49高分是很有數的,而滿分50分,我只給了一個?偨Y這些試卷的不足,大致有以下四點。
一、“真情”不“真”。
在閱卷評分細則中,有幾點可以給高分的標準,但是我覺得其中關鍵的一點應該是“感情真摯”,如果作文中的感情不真,語言再好,結構再好,我認為都不應該給高分。
“真情”要想打動人,首先體現在個體的“真體驗“上,如果是簡單的敘述電視、報紙上的“好人好事”,就打動不了人。其次體現在“細節(jié)”處,如果是泛泛的“談情說愛”,也打動不了人。我到現在還記得兩篇基于“真體驗”、“細節(jié)之處顯真情”的作文,一篇是寫父親的,文章有三個小標題:我的私家司機、我的御用廚師、我的家庭教師。在“我的私家司機”這部分,小作者寫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一個冬天的早上,爸爸不舒服,讓我先下樓發(fā)動車,當我打開車門,坐下來發(fā)動車的時候,寒氣逼得我一下子想到了每天一進車的暖意,自己心頭不覺一熱。在“我的御用廚師”中,小作者又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在外吃飯回到家看到的是,爸爸媽媽捧著飯碗吃咸菜的場景,一直都以為自己家每餐都很豐盛的他很不解,而爸爸悠悠的說:你不在家,我做飯沒動力!另一篇是寫母親的,小作者先后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了自己和母親兩人對醉酒回來的父親的態(tài)度,表現了母親對父親的理解和愛;描寫了母親逛商場給自己買衣服和給奶奶買衣服的不同表現,突出了母親對奶奶的愛。這兩篇文章都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矯揉造作,有的只是默默深情,而這確實是好文章。
二、“真情”沒有“流淌”。
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首先要審好題!罢媲樵谏钪辛魈省,這個題目,指出了寫作對象:真情;提出了限定范圍:生活中;暗示了作文的素材要多:流淌。也就是說,這篇作文寫成“一人多事”的可以,寫成“多人多事”的可以。但是寫成“一人一事”的,我認為不可以。而有人確實把作文寫成了“一人一事”的,全文從頭到尾都是講一件事,比如一個學生寫父親公文包丟了,父親很上火,想到面臨很大損失,全家人也吃不下飯了,而就在這時候,好心人把包送回來了,全家高興。到這文章也結束了。我覺得這樣的文章還是有些“不切”“流淌”二字!
三、“真情”沒“流淌”,字“流淌”了。
初中生經歷有限,所以寫作的內容,都大同小異,描寫對象無礙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感動的事無礙乎是做飯洗衣服、送傘陪看病、補課給鼓勵。在內容都差不多的時候,作文的辭藻和字跡就決定了作文分數的高低,而字跡關鍵——因為你字跡不清,你好的辭藻也看不清呀!其實,有機會的話,老師要把掃描的卷子給學生看看的,讓他們看看一些卷子,那筆畫一條一條的,跟下雨似的,怎么給高分?而初三的老師、高三的老師,也要有一個意識,就是“練文首先要練好字”!
四、“一事”一段。
閱卷老師在有限的閱卷時間內,想在短時間內了解你寫的是什么,所以你要為閱卷老師提供一些方便。而長短適度的段落就是一個方面。閱卷老師一般把電腦都設計到一屏顯現十行上下,所以作文每段長度都應該在十行以內。而批卷過程中,我卻發(fā)現很多“一事”一段的情況,有的文章,就一件事,所以全文就三段,那真是“小腦袋”“小腿”,中間一個“大肚子”,我鼠標拉一下,還是那段,再拉一下,還那段,當時我就想,這考生是想累死我呀!——想累死批卷老師,你能得高分嗎?所以,以后老師教學生寫作文,一定要講究分段的藝術。初中老師教學生寫記敘文,千萬不能“一事”一段。
好寫的,不一定能寫好;不好寫的,當然也不一定寫不好。就我看,寫材料作文的學生,作文還真寫得不錯。所以,選哪個題目,不是絕對,主要還是看學生平時的學習水平。
——講到這,高中老師也要意識到,初中生是重點訓練寫記敘文的,所以到高中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學生寫議論文,老師首先要教授學生寫議論文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方法。
“汗水在批卷現場流淌”,是我仿照中考作文題目擬的。其實,現在批卷的條件都改善了,現場也都有空調了,所以并未流汗。但是批卷的強度還是很大的,批得大家往往是頭昏眼花。沒辦法,我就苦中作樂,邊批作文,邊透過作文總結出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我發(fā)現作文中寫父親的特別多,父親在家是又做飯又收拾屋子,所以我總結出“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基本結束了。比如通過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作文,我感覺現在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多了。比如通過好多孩子一起床就說“好香的蛋炒飯呀”,我總結出中國的孩子基本沒有營養(yǎng)的早餐。還比如通過好多學生寫體育課、運動會上受傷了,總結出現在孩子的體質真的很差勁!——我還看出好多呢!
當然批卷也有樂事,后邊的一個老師批批卷,就在那嘆氣,我就回頭問怎么了。那老師指著屏幕說到:“這個學生在作文后寫‘批卷老師,你給我打多少分,你就能活多少歲,你自己看著辦吧!’——你說滿分才50分,我就是給他滿分,我也才能活到50呀!”——這孩子挺有才呀!哈哈!
今年長春市共選派了195名教師(高中教師100名,初中教師95名)參加中考閱卷。我被安排批閱作文。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題形式與往年相同,還是有兩個題目,一個是命題作文,一個材料作文,學生任選其一。今年具體的作文題目如下:
命題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選擇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一天,一個學生向季羨林借一本語言學方面的書籍。季老一下子犯了難,學生要借的書是珍貴的孤本書籍。面對渴求的目光,他又不忍拒絕,便說:“你過一個禮拜來取,行嗎?”一個禮拜后,學生接過季老遞過來的“書”時,非常震驚,這是一疊厚達幾百頁,上面寫滿了蠅頭小楷的信紙。
季老歉疚地笑道:“對不起,沒能將原書借給你,因為它珍貴了。我打算以后將它捐給國家。萬一破損,以后對國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
季老在學術上堪稱一代大師,做人也是令人敬仰的楷模。出于對文物的保護,季老既不能將孤本書籍外借,又不能復印,只能親筆抄錄。這是對學生的尊重,是對知識追求者的呵護,體現了他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以及高度的責任感;還表明付出愛心也要講方法。
閱卷過程中,我粗略地統(tǒng)計了一下,結果是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選擇了命題作文,只有不到一成的學生選擇了材料作文,——所以當時我開玩笑說:批卷現場滿是“真情”“流淌”呀!
學生選擇命題作文,當然還是基于“真情在生活中流淌”這個題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并且這樣的記人記事的記敘文寫作也正是初中平時重點學習和訓練的,學生寫起來可謂駕輕就熟。相對而言,材料作文寫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了,雖然命題者在材料里煞費苦心的給出了很多提示,但是文章基本上要寫成議論文,而寫出一篇“有理有據”的議論文,對初中生無疑還是有難度的。
當然,命題作文“好寫”,不代表就能“寫好”。我5天里,共批試卷2264份,給出的48、49高分是很有數的,而滿分50分,我只給了一個?偨Y這些試卷的不足,大致有以下四點。
一、“真情”不“真”。
在閱卷評分細則中,有幾點可以給高分的標準,但是我覺得其中關鍵的一點應該是“感情真摯”,如果作文中的感情不真,語言再好,結構再好,我認為都不應該給高分。
“真情”要想打動人,首先體現在個體的“真體驗“上,如果是簡單的敘述電視、報紙上的“好人好事”,就打動不了人。其次體現在“細節(jié)”處,如果是泛泛的“談情說愛”,也打動不了人。我到現在還記得兩篇基于“真體驗”、“細節(jié)之處顯真情”的作文,一篇是寫父親的,文章有三個小標題:我的私家司機、我的御用廚師、我的家庭教師。在“我的私家司機”這部分,小作者寫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一個冬天的早上,爸爸不舒服,讓我先下樓發(fā)動車,當我打開車門,坐下來發(fā)動車的時候,寒氣逼得我一下子想到了每天一進車的暖意,自己心頭不覺一熱。在“我的御用廚師”中,小作者又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在外吃飯回到家看到的是,爸爸媽媽捧著飯碗吃咸菜的場景,一直都以為自己家每餐都很豐盛的他很不解,而爸爸悠悠的說:你不在家,我做飯沒動力!另一篇是寫母親的,小作者先后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了自己和母親兩人對醉酒回來的父親的態(tài)度,表現了母親對父親的理解和愛;描寫了母親逛商場給自己買衣服和給奶奶買衣服的不同表現,突出了母親對奶奶的愛。這兩篇文章都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矯揉造作,有的只是默默深情,而這確實是好文章。
二、“真情”沒有“流淌”。
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首先要審好題!罢媲樵谏钪辛魈省,這個題目,指出了寫作對象:真情;提出了限定范圍:生活中;暗示了作文的素材要多:流淌。也就是說,這篇作文寫成“一人多事”的可以,寫成“多人多事”的可以。但是寫成“一人一事”的,我認為不可以。而有人確實把作文寫成了“一人一事”的,全文從頭到尾都是講一件事,比如一個學生寫父親公文包丟了,父親很上火,想到面臨很大損失,全家人也吃不下飯了,而就在這時候,好心人把包送回來了,全家高興。到這文章也結束了。我覺得這樣的文章還是有些“不切”“流淌”二字!
三、“真情”沒“流淌”,字“流淌”了。
初中生經歷有限,所以寫作的內容,都大同小異,描寫對象無礙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感動的事無礙乎是做飯洗衣服、送傘陪看病、補課給鼓勵。在內容都差不多的時候,作文的辭藻和字跡就決定了作文分數的高低,而字跡關鍵——因為你字跡不清,你好的辭藻也看不清呀!其實,有機會的話,老師要把掃描的卷子給學生看看的,讓他們看看一些卷子,那筆畫一條一條的,跟下雨似的,怎么給高分?而初三的老師、高三的老師,也要有一個意識,就是“練文首先要練好字”!
四、“一事”一段。
閱卷老師在有限的閱卷時間內,想在短時間內了解你寫的是什么,所以你要為閱卷老師提供一些方便。而長短適度的段落就是一個方面。閱卷老師一般把電腦都設計到一屏顯現十行上下,所以作文每段長度都應該在十行以內。而批卷過程中,我卻發(fā)現很多“一事”一段的情況,有的文章,就一件事,所以全文就三段,那真是“小腦袋”“小腿”,中間一個“大肚子”,我鼠標拉一下,還是那段,再拉一下,還那段,當時我就想,這考生是想累死我呀!——想累死批卷老師,你能得高分嗎?所以,以后老師教學生寫作文,一定要講究分段的藝術。初中老師教學生寫記敘文,千萬不能“一事”一段。
好寫的,不一定能寫好;不好寫的,當然也不一定寫不好。就我看,寫材料作文的學生,作文還真寫得不錯。所以,選哪個題目,不是絕對,主要還是看學生平時的學習水平。
——講到這,高中老師也要意識到,初中生是重點訓練寫記敘文的,所以到高中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學生寫議論文,老師首先要教授學生寫議論文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方法。
“汗水在批卷現場流淌”,是我仿照中考作文題目擬的。其實,現在批卷的條件都改善了,現場也都有空調了,所以并未流汗。但是批卷的強度還是很大的,批得大家往往是頭昏眼花。沒辦法,我就苦中作樂,邊批作文,邊透過作文總結出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我發(fā)現作文中寫父親的特別多,父親在家是又做飯又收拾屋子,所以我總結出“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基本結束了。比如通過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作文,我感覺現在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多了。比如通過好多孩子一起床就說“好香的蛋炒飯呀”,我總結出中國的孩子基本沒有營養(yǎng)的早餐。還比如通過好多學生寫體育課、運動會上受傷了,總結出現在孩子的體質真的很差勁!——我還看出好多呢!
當然批卷也有樂事,后邊的一個老師批批卷,就在那嘆氣,我就回頭問怎么了。那老師指著屏幕說到:“這個學生在作文后寫‘批卷老師,你給我打多少分,你就能活多少歲,你自己看著辦吧!’——你說滿分才50分,我就是給他滿分,我也才能活到50呀!”——這孩子挺有才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