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不僅山水綺麗,風光優(yōu)美,而且神話傳奇、古跡繁多。山上寺觀遍立,鼎盛時有九觀十八寺之多。位于朱明洞景區(qū)內的沖虛古觀為東晉的道教理論家、煉丹家、藥物學家葛洪所創(chuàng)立,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葛洪在此修道煉丹著書立說,留下了《抱樸子》內外篇70卷、《肘候備忘急方》、《神仙傳》、《集異傳》、《金匱藥方》和碑詠詩賦600多篇,這些遺著對研究醫(yī)學、化學、歷史、文藝都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成為祖國寶貴財富。尤其是葛洪在此煉出了含汞元素的“金丹”,“尸解得仙”,從此沖虛古觀成為全國有影響的道教勝地。
羅浮山以其靈秀媚人的自然景觀和奧秘神奇的人文景觀令人神往。歷代詩人陸賈、謝靈運、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蘇軾、楊萬里、湯顯祖、屈大均等仰慕羅浮、贊美羅浮,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羅浮山成為一個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文化山。
羅浮山地處北回歸線,屬亞熱帶氣候,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一年四季均可旅游。它區(qū)位優(yōu)越,處在廣州、深圳、惠州的扇形中心位置上,交通便利,最遠不超過100公里,是嶺南山水型生態(tài)觀光和旅游度假勝地。
羅浮山是集道、佛、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鼎盛時有九觀十八寺之多,較為出名的五觀五寺為:沖虛觀、酥繚觀、白鶴觀、九天觀、黃龍觀、華首寺、寶積寺、延祥寺、明月寺、拔云寺。
由香港青松觀投資興建的黃龍觀更以嶄新的雄姿向游人開放。
羅浮山佛教興盛時期有十八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建華首寺,相傳有500華首真人會集此。華首寺為羅浮山的“第一禪林”。
沖虛觀聞名中外,現(xiàn)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歷代香火鼎盛。每逢旅游季節(jié)或宮觀、寺廟朝拜日,更是游客如云。沖虛觀創(chuàng)建于東晉咸和年間,內有殿、丹房、齋堂、庫房等百余間,正殿為三清寶殿,殿內供奉道教始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等幾位仙人像,大殿內還有葛仙祠、呂祖殿、黃大仙祠。還有葛洪煉丹灶遺址,洗藥池和葛洪衣冠冢,供游人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