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山位于城東北15公里關廟鎮(zhèn)境內,海拔867米,山峰突起,如立錐狀。《興安州志.山川志》載:“東北三十里曰龍王之山,其上有龍湫,大旱不涸,士人寨而居之,以之御亂。”又《古跡志》載:“......其相近有老樹,相傳昔山有豫章樹,因以樹名。北望終南,南望吉陽,諸山簇簇如畫”。
龍王山山頂開闊,古木交蔭,上有一寺一殿,寺為“龍興寺”,與殿相距百米,建于明天順元年(1457),殿為“祖師殿”,明天啟年間創(chuàng)建,寺內有碑尚存。
民間諺語稱:“看了龍王山上云,便知風雨晴!迸f社會,人們認為龍能興云致雨,常在大旱時期沐浴齋戒,集隊徒步,上山祈雨。停立山巔,放眼四顧,江城如畫,悉在眼簾,堪稱金州勝地。當地老人介紹,清康熙年間,白蓮教首領齊王氏(齊林之妻)曾占據此山,傳道練兵,抵御清軍,清軍前去圍剿,毀廟釘人,佳境備受摧殘。
龍王山山頂開闊,古木交蔭,上有一寺一殿,寺為“龍興寺”,與殿相距百米,建于明天順元年(1457),殿為“祖師殿”,明天啟年間創(chuàng)建,寺內有碑尚存。
民間諺語稱:“看了龍王山上云,便知風雨晴!迸f社會,人們認為龍能興云致雨,常在大旱時期沐浴齋戒,集隊徒步,上山祈雨。停立山巔,放眼四顧,江城如畫,悉在眼簾,堪稱金州勝地。當地老人介紹,清康熙年間,白蓮教首領齊王氏(齊林之妻)曾占據此山,傳道練兵,抵御清軍,清軍前去圍剿,毀廟釘人,佳境備受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