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福建莆田旅游景點(diǎn):三會寺

時間:2009-01-12 22:14: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三會寺在仙游縣城西出十三里的大濟(jì)龍山下。人們傳說古時候有三條巨龍,會戰(zhàn)于此,后人就稱這里為“三會”,意為“三龍際會”,三會寺便因此得名。

  三會寺始建于唐睿宗景云年間(即公元710一711年),至唐武宗(李炎)會昌時(公元841一846年),三會寺遭火劫荒蕪了。唐宣宗大中年間(公元847一859年)三會寺二度重建,恢復(fù)了舊時梵宇瓊宮的堂皇面貌。從此以后,三會寺日趨興盛,至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 年),三會寺成為仙游四大叢林之一,可惜后來又被一場兵禍燒毀。明英宗正統(tǒng)七年(公元1442年),和尚云涯師父四處募捐,在原址上三度重建,但規(guī)模不象過去那么大。明嘉靖中期(公元1542年左右),智輝和尚極力倡建,擴(kuò)大廟宇,重塑佛像,三會寺煥然一新,雖然在清末和民國期間,寺舍有些損壞,但基本上保持那時的規(guī)!,F(xiàn)在三會寺占地335平方米。

  三會寺的主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極為壯觀,面寬七間,深進(jìn)三間,中心高度達(dá)八米多。殿內(nèi)屋頂為歇山式造形,藻井毗連,上面彩繪著姿態(tài)萬千的飛天樂伎女。殿中蓮臺上高坐著新塑的釋迦牟尼和文殊、普賢諸佛像。兩旁的十八羅漢,造型奇特,神態(tài)不一。三會寺中文物甚多,如大殿上的木質(zhì)大鱷魚,合抱難盡其周圍,面上金鱗閃閃,古漆留丹,為清初遺物。食堂前面有唐宣宗李忱(公元847一859年)時開鑿的石質(zhì)水槽,有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的石盆,有元成宗大德年間(公元1297一1307年)由象田院移來的鐘木鼓,還有元成宗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鑄造的銅鐘。寺內(nèi)還存有明代和尚秋此(號超園)著的《影月集》和清代康熙年間詩僧繹斯著的《東林集》等待集。三會寺寺內(nèi)有清康熙十二年(公1673年)翰林學(xué)士黃起有撰書的重建敕大中三會寺碑記,三會寺的沿革可從這碑記中看出。碑記文筆洗煉,書法遒勁,很多人拓為碑帖。

  三會寺不但樓閣輝煌,文物眾多,而且四周景致也十分幽美。寺后九龍山樹木蓁蓁,百鳥爭鳴,蜂蝶紛飛。山北麓三會溪上虹橋飛架,車來人往。橋下一弘碧水,清澈透明。寺前,良疇連毗,每逢金秋季節(jié),稻黃蔗綠,渠白陌紅,寺院里的晨鐘暮鼓,余音裊裊,給這里的山、水、田、寺添上了特有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