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巖景區(qū)坐落在福建三明泰寧縣城北郊長興村,上清溪下碼頭側,離城區(qū)11.7公里,景區(qū)面積16平方公里,因宋慶元二年(1196 年)狀元鄒應龍(1173-1245)早年在此讀書而得名。山藏千古丹霞,巖蘊曠世奇杰,一語道出了狀元巖的神韻。這里山澗幽谷,天風松韻,峰架文筆,崖曬經(jīng)文,山盤龍虎,神龍出海,狀元及第,山川與人物互相輝映,自然與文化彼此滲透,被譽為“地靈人杰的丹霞圣地”。吸引著歷代莘莘學子前來憑吊瞻仰,求取聰慧靈氣。
狀元巖大門內,山谷兩側都是近百米的懸崖峭壁,長七百余米,其中前段三百米筆直坦蕩,丹崖高聳,氣象肅穆蕭森。步道兩旁雜花生樹,枝葉繁茂;山澗忽左忽右,一路潺湲四百余米后,谷隨山轉,危峰夾道,形勢更為險迫。狀元谷盡頭為三角井,稍微開闊。狀元巖景區(qū)游程約5公里,共分五個游覽小區(qū),旅游步道全部以石階鋪成。有潛龍峽、換骨嶺、摩天嶺、五虎上山、空山六響、狀元巖、曬經(jīng)崖、錦繡谷等80多個大小景點,是探幽訪古的勝地。整個景區(qū)都隱藏于原始密林間,高大的苦櫧,蒼勁的古松,颯爽的青崗櫟,雜花生樹,枝葉萋迷,藤蔓交織,還有山澗潺潺匯流成溪,山泉淙淙跌落成瀑,環(huán)境清新優(yōu)雅;千奇百怪的赤石群也造就了千變萬化的丹霞奇觀,逼仄狹長的一線天,橫空出世的大赤壁,精巧靈致的小巖洞,寬敞明亮的大巖穴,綿延數(shù)里的山體,互不依傍的懸崖,都巧妙地匯集在一處,令人嘆為觀止;游覽過程既可以穿行谷底,感受鳥語空山、泉流石上的悠然,又可以登峰臨頂,體驗一覽眾山小,指點江山奇的豪邁。
鄒應龍在此苦讀五年詩書,出山后一舉天下成名,高中狀元,狀元巖也因狀元而,數(shù)百年來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前來憑吊瞻仰,讓它的山山水水浸染了深厚的人文烙印記,這里有鄒應龍親手鑿刻的“斗米階”、古棧道,有明朝道仙邢德興修煉的“琵琶巖”等人文景觀;清朝乾隆年間泰寧廩生謝高全登臨到此,奮筆題寫“狀元巖”三個蒼勁有力的摩崖題字,并有感而發(fā),題詩一道:“探幽尋勝到靈巖,路入層霄已隔凡。此處書聲通帝座,當年柳汁染春衫。峰浮遠翠晴云出,石壓空青落日銜。五百年誰嗣響,欲將椒糈問巫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