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1930年3月15日出生于維也納,美國和奧地利雙重國籍,是一位在奧地利出生的美國理論化學家,*裔。主要研究是在核磁共振譜學、化學動態(tài)學、量子化學和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方面。提出了有關耦合常數(shù)和二面角之間關系的卡普拉斯方程(Karplus equation)。2013年10月9日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
人物經(jīng)歷
卡普拉斯1950年取得哈佛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1953年獲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師從萊納斯·卡爾·鮑林。1953年至1955年,在牛津大學查爾斯·庫爾森(Charles Coulson)教授的指導下進行博士后研究。1979年起,擔任哈佛大學的西奧多·威廉·理查茲(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化學教授。
著作
M. Karplus and R. N. Porter, Atoms & Molecules: An Introduction for Students of Physical Chemistry (Benjamin, 1970).
C. L. Brooks III, M. Karplus, and B. M. Pettitt, Protein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Dynamics, Structure, & Thermodynamics, Adv. Chem. Phys. LXXI (John Wiley & Sons, 1988).
O. M. Becker and M. Karplus, A Guide to Biomolecular Simulations (Springer, 2006).
早年
1950年取得哈佛大學的學士學位,1953年獲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師從萊納斯·鮑林。1953年至1955年,在牛津大學查爾斯·庫爾森(Charles Coulson)教授的指導下進行博士后研究。
成就
主要研究領域是核磁共振譜學、化學動態(tài)學、量子化學和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提出了有關耦合常數(shù)和二面角之間關系的卡普拉斯方程(Karplus eq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