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已經過去,在這一年里,我作為八里橋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深入農村基層,協(xié)調村兩委開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習了不少農村基礎知識和基層工作經驗,同時也看到了農村工作中的盲點和自身的不足。在2009年里,我將在以往的工作基礎上,總結經驗,尋找方法,再接再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工作中去,以科學發(fā)展為統(tǒng)領,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為民謀利益為根本,擬好新的一年工作計劃,F(xiàn)整理如下:
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便更好的為村民服務。
1、加強對各種知識的理論學習。積極向鎮(zhèn)、村干部學習農村工作方法,向書本學習農村理論知識,從各方面提升自己。尤其是對 “四權一體”工作機制方法的學習,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2、繼續(xù)開展農村調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的和適合本村發(fā)展的路子。同時帶頭學習,研究市場,盡自己的努力為村民服務。
3、努力參加各種實踐,增強基層工作業(yè)務水平。多角度、多渠道與外界接觸,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增強解決糾紛技巧。
二、具體工作安排:
1、做好我村信訪穩(wěn)定工作。2009年“兩會”期間,我村移民多次到省市有關部門上訪放映我村土地調整有關問題,對此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責成縣農工委認真調查并予以批復。作為信訪重點村我們將下大力度解決移民上訪問題,耐心細致的做好上訪人員的思想疏導化解工作,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限度的確保不再上訪。
2、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和黨的惠民政策,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思想素質和為民服務的能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熱點、難點問題,提高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3、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及時、經常為群眾提供各類致富信息,努力調整我村經濟結構。我村耕地面積 1825畝,人均耕地面積4.5畝,但土地鹽堿化程度較高,多年來一直依靠潘大水庫來水種植水稻為主。下一步準備利用遠程教育加大宣傳調整我村經濟結構,如引進水稻新品種提高傳統(tǒng)種植的抗旱、抗倒、抗病能力,提高畝產。利用農機補助政策,鼓勵群眾購獲農機,推進新耕種方法(“免耕免種”、“秸稈還田”),提高農業(yè)生產力,減少耕、種、收成本,增加群眾收入。繼續(xù)調整養(yǎng)殖結構,鼓勵引導群眾利用小額貸款養(yǎng)殖牛、羊、豬等以及貉子、狐貍、貂珍貴皮毛動物的養(yǎng)殖,形成產業(yè)鏈,提升養(yǎng)殖規(guī)格。
4、村民活動中心建設。今年計劃在原有村址的基礎上向西擴建村民活動中心,購置健身器材,完善透明墻建設,預計今年6月中旬竣工。資金來源:村內自籌一部分,向鎮(zhèn)黨委申請一部分,由幫扶單位縣審計局下?lián)芤徊糠帧?/p>
5、徹底解決村內衛(wèi)環(huán)境問題。為有效整治村內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現(xiàn)象,村內計劃今年為每兩戶修建2米長的水泥注垃圾池,并定期由村內出車派專人負責清理,從而徹底解決我村環(huán)境問題。
6、繼續(xù)加大村內綠化程度。雖然受鹽堿地的影響,但到目前為止我村綠化建設已完成90﹪以上。今年計劃繼續(xù)加大綠化面積,主要以白蠟、榆樹、椿樹和洋槐種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