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誰大?”“ 荷葉上的水珠到底是什么形狀?”高校自主招生面試題常被指怪誕詭譎,讓考生們一頭霧水。今年南大的部分自主招生面試題也同樣讓不少考生“頭腦一片空白”,尤其是那道“蝸牛自殺”題:“蝸牛生病之后會從自己的殼里鉆出來讓鳥吃掉,這是為什么?”
比較了南大近三年來的自主招生面試題,發(fā)現(xiàn)其實每年都有這樣看上去有點無厘頭的題目,比如2011年那道的“火車開車前為什么會先退一步然后再前進?”也沒幾個考生能完全答對。而“一密閉瓶子內(nèi)有一只正在飛舞的蜜蜂,現(xiàn)將瓶子放在一臺精密天平的左側(cè)盤內(nèi),天平平衡后將瓶蓋揭開,此時的天平還平衡嗎?”這道題也被考生奉為“詭譎之首”。
而2012年面試中,不少考生被問到如何用4個0來算24點,還有如何把3個水果分給5個猴子,甚至“雞在下蛋前,公雞和母雞間會怎么樣交流?”不過相對而言,今年的面試題中,生活化色彩更濃。從冰箱能否用來給全室制冷,到微波爐的“網(wǎng)格”作用問題,都考察了“生活科學”。而“時事”也是面試中的關鍵詞之一。從PM2.5超標的原因分析到比較SARS和H7N9很多圍繞時事的內(nèi)容讓考生感覺必須關心“天下事”。而從2011年開始,南大自主招生面試開始打破文理的學科界限,每組4個考官,文理各占兩個,每位老師都會問問題。
一專家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自主招生面試說是考試,其實更像是一種交流,并非每個問題非要有一個標準答案。比如“火車開車前為什么會先退一步然后再前進?”如果不能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你還可以從文學的角度給出解釋?脊俑Mㄟ^交流來考察考生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靈敏度、思維開放程度以及學科發(fā)展?jié)摿Α?脊龠常會根據(jù)考生的一個回答引申出更多為他量身定做的問題。因此,南大一直強調(diào)不用上培訓班來應付面試,上了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