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一
伯樂善于辨認千里馬,他想把自己的兒子也培養(yǎng)成相馬的能手。于是他給了兒子一本《馬經(jīng)》,要兒子按照《馬經(jīng)》上畫的圖樣去尋找千里馬。兒子找啊,找啊,他每遇到一匹馬,都拿《馬經(jīng)》上的圖樣來仔細核對,看看與書上畫的特征是否相符?墒敲看慰傆行┘毠(jié)對不上號。就這樣找了一年,還是沒找到一匹和書上畫的一模一樣的馬。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告訴父親。伯樂勸他不要灰心,叫他出去接著找。
無奈,兒子又踏上了尋找千里馬的征程。上哪兒去找呢?他撫摸著《馬經(jīng)》,嘆了口氣,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兒子漫無目的地走啊走啊,心里不停地問:“千里馬啊,你到底在哪里呢?”
正在發(fā)愁間,一只大蛤/蟆一邊“咕咕”地叫著,一邊一蹦一跳地過來了。兒子看了半天,心下忽然“咯噔”一下:“咦,這不就是……”他大喜過望,掉頭就往家跑。
還沒邁進家門,兒子便大嚷起來:“我找到千里馬了!我找到千里馬了!”伯樂聽了,忙奔出來問:“快說說,你找到什么樣的千里馬了?”兒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我見過許許多多的馬,只有這一匹和書上畫的最像了。它也是頭顱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縮著。只是有一樣它的蹄子卻不像!甭犕炅藘鹤拥脑挘畼沸睦锩靼琢舜蟀,他只得苦笑著說:“孩子啊,這匹‘馬’雖好,可是它蹦蹦跳跳的,人騎上去怎么受得了呢?”話音剛落,兒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
伯樂的兒子錯就錯在把書本作為一成不變的教條,而不善于從實際出發(fā)來分析問題,這樣怎么能找得到千里馬呢?
2.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二
楚文王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打獵。他一直希望能夠擁有一只超凡脫俗、勇猛無比的獵鷹跟隨左右,在打獵時助自己一臂之力。于是他命人在全國各地張貼告示,懸賞重獎獻上優(yōu)秀獵鷹的人。果然有一天,一個人風塵仆仆地來拜見他,獻給他一只獵鷹。這只獵鷹體態(tài)矯健,渾身的羽毛光滑油亮,像一匹褐色的緞子,沒有一絲雜色,腳爪鋒利得閃出道道寒光,樣子威武神駿,果然不同于一般的獵鷹。楚文王很是高興,想早些看到新得的獵鷹一試身手,于是就帶著它到云夢澤去打獵。
楚文王叫人挖下了許多陷阱,里面埋上尖刺,又布下了大量用來捕捉動物的夾子和羅網(wǎng),然后下令放火燒荒。一時間,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大小飛禽走獸爭相奔逃。這樣沒頭沒腦的一陣亂穿,被火燒傷的、被煙熏倒的、掉進陷阱的、被夾子夾住的、被網(wǎng)罩住的動物不計其數(shù)。趁著這有利的時機,獵鷹們紛紛豎起了頸上的羽毛,拍打著雙翅,競相沖出去捕捉獵物,到主人面前邀功請賞。但不知為什么,這只剛被獻上的獵鷹卻伸著脖子,瞪著眼睛呆滯而漠然地瞧著眼前這一切,一點也沒有準備去搏擊的意思。
楚文王非常失望,將獻鷹的人叫到跟前說:“我的那些鷹已經(jīng)為我捕獲到了很多獵物了,只有你獻的這只鷹連動也沒動過,寸功未立。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拿這種下等的蠢物來欺騙我,真是太不像話了!”
獻鷹的人辯解說:“我獻的這只鷹如果也只和普通獵鷹一樣,只有捕捉野兔山雞之類獵物的能耐,那我怎么敢把它獻給大王呢?請您耐心地等待顯示它才能的機會吧!
楚文王的怒氣還未消,突然看見云霧中有一只巨大的飛禽在滑翔,全身潔白。它速度奇快,看不清形狀,閃了幾閃就不見了。這時候,那只獵鷹雙眼光芒四射,展翅如一道閃電般沖向天空,一剎間也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以外。
過了一會兒,天空中下起了大雪。待人們定睛細看,才發(fā)現(xiàn)是一片片潔白的羽毛。然后,一股殷紅的鮮血像雨一般傾注下來,大家都被這奇觀驚呆了。最后,一只碩大無朋的鳥掉落下來,兩翅蓋住了大片土地,粗粗一量,竟然有十幾里寬。
大家一時都不認識它究竟是什么鳥,有一位博學多識的人終于認了出來,就告訴了楚文王說:“這就是大鵬。 背耐醮笙,于是重重賞賜了那個獻鷹的人。
在一般的獵鷹都能做的事情面前,這只不平常的獵鷹卻顯得連平庸的獵鷹也不如,而遇到了大鵬后,它才顯出了本色。人也是一樣,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有在關(guān)鍵時刻才能發(fā)揮出作用,我們要有眼光,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三
從前,每逢新春佳節(jié)到來,人們都要在自家的門兩旁貼上桃符,寫上一些吉祥喜慶的話,為的是祈禱新的一年人丁興旺,五谷豐登,做什么事都有好兆頭。這些桃符一般都要貼到下一個新年才換掉。到了端午節(jié),各家各戶又用艾草扎成一個人的形狀掛在門框上方,利用艾草的氣未驅(qū)除蚊蠅害蟲,消除毒氣瘴氣。
有一天,門邊的桃符一抬頭,看見門框上用艾草扎成的小人掛在那里,便十分生氣,于是對艾草罵道:“你是什么東西,竟敢占居我的上位?”
艾草彎腰看了看已經(jīng)破舊褪色的桃符,不服氣地說:“你都已經(jīng)半截身子埋進土里去了,還有什么臉來跟我爭上位下位,你生來就只配在我的下面!”
桃符見小艾草人這么傲慢,更生氣了,便又說:“我起碼是出自文人之手,和筆墨香味有聯(lián)系,我的出身高雅。而你,來自田邊野地的一把蒿草,用幾截破繩一纏,配掛在我的上邊么?自己也不瞧瞧自己是副什么模樣!”
艾草人一點兒也不示弱,冷笑著說:“管你高雅不高雅,瞧你風燭殘年,主人早將你忘了,眼下/注重的卻是我……”
就這樣,桃符和艾草你一句我一句,彼此爭辯不休,他們吵鬧的聲音越來越大,以至于驚動了門神。門神出來勸解正在爭論的桃符和艾草人,他說:“兩位兄弟,我看還是不要再爭吵了吧。我們這等人,本來就沒什么大本事,現(xiàn)在只不過是依附在人家的門戶上才得以安身混日子,還怎么好意思去爭什么高低上下呢?”
一番話,說得桃符和艾草人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那些本來就沒什么大本事、也沒什么才干的人,往往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卻偏偏還要互相攀比爭待遇,實在是可笑得很。
4.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四
從前,楚靈王喜歡在上朝時看到臣子們有個如楊柳般婀娜多姿的細腰身,他認為只有這樣才叫賞心悅目,能使?jié)M堂生輝。有些生得苗條柔弱的大臣還因此受到了楚靈王的贊美、提拔和重用。這樣一來,滿朝的文武大臣們?yōu)榱粟A得楚靈王的歡心和寵信,便千方百計地實行減肥,拼命使自己的腰圍變小。他們不約而同地注意節(jié)制飲食,強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飯,為此經(jīng)常餓得頭昏眼花也在所不惜;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快速減肥的絕招,那就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時,首先做幾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后將氣憋住,再用寬帶將腰部束緊。經(jīng)過這樣一番折騰之后,許多人便漸漸失去了立支撐身體的能力,往往需要扶住墻壁才能勉強站立起來。
如此這般,經(jīng)過整整一年的折磨以后,楚國的滿朝文武官員們?nèi)甲兂闪嗣纥S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風的廢物,這又怎么能擔當?shù)闷鹬卫韲、保衛(wèi)疆土的重任呢?
“楚王好細腰”的鬧劇說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靈王以個人的好惡去規(guī)范臣下的行為,并以此決定親疏,這就必然會引起下屬臣僚的刻意逢迎和拼命邀寵。如此上下互動,漸成風氣,勢必會釀出大禍,危害國家,毀掉個人。應(yīng)該說,這個歷史故事,對于今天的人們?nèi)绾伟采砹⒚,也不失為一個深刻的教訓。
5.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五
從前,臨江地方有一個人愛好打獵。有一次,他進山里去打獵,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駝鹿穴,老鹿可能是覓食去了,只剩下一只毛都還沒長齊的小鹿仔。這個人很是憐愛這頭小駝鹿,就將它抱起來,帶回家里去飼養(yǎng)。這人抱著小駝鹿剛一走進家門,家里養(yǎng)的一群狗就一邊搖著尾巴一邊流著涎水跑過來,以為小駝鹿是主人帶給它們的食物,不顧小駝鹿還在主人懷里,躍躍欲試地伸出爪子去碰它。主人很生氣,大聲地呵斥它們:“畜牲,還不快滾開!”又踢了狗幾腳,它們這才悻悻地躲遠了。
這群狗如此對小駝鹿垂涎三尺,主人不禁很擔心小駝鹿會遭它們的毒手,于是就天天抱著小駝鹿到狗跟前去,讓狗慢慢熟悉它、親近它,讓它們之間建立起感情,到后來又把它們放在一塊兒玩耍,教狗要愛護小駝鹿,不準去驚動它、騷擾它。
這群狗明白主人的意思是要保護小駝鹿的安全,也就都按照主人的心意去做,聽從主人的安排,和小駝鹿很是親熱,也不再嚇唬它。小駝鹿慢慢地長大了,因為和狗處得久了,竟然忘記了狗是鹿的敵人,反而確信狗是自己的好朋友,成天和狗一塊兒互相舔舐,翻滾嬉戲,碰撞追逐,玩得十分開心,和狗也一天比一天親熱。而這群狗因為想討好主人,又怕主人的責罰,也就一直遷就小駝鹿,陪著它玩耍,但還是改不了它們的本性,常常暗地里瞧著小駝鹿,垂涎三尺。
過了幾年,小駝鹿長成了大駝鹿。有一次它出門去,碰到別人家的一群狗,可高興了,以為遇到了好朋友,趕快跑過去和它們嬉戲。
這群狗見這只駝鹿竟如此大膽,感到又奇怪又生氣,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沖上來又撕又咬,一會兒工夫就把駝鹿吃了個精光,血淋淋的尸骨就這樣被棄置在道路上。只可惜駝鹿到死也不明白一向和氣的狗為什么要吃它。
自家的狗不敢碰駝鹿,是因為畏懼主人的威懾,并不是因為駝鹿本身有多厲害,而別家的狗沒有了這個威懾,自然就不買駝鹿的帳了。駝鹿不明白這一點,落得個可悲的下場。人如果借助外部力量獲得了地位和利益后,一定要謹慎從事,不要盲目高估了自己。
6.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六
尹綽和赦(she)厥同在趙簡子手下做官,赦厥為人圓滑,會見風使舵,看主人的臉色行事,從來不說讓主子不高興的話。尹綽就不是這樣,他性格率直,對主子忠心耿耿盡職盡責。一次趙簡子帶尹綽、赦厥及其他隨從外出打獵,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竄出來,趙簡子命隨從全部出動,策馬追捕野兔子,誰抓到野兔誰受上獎。眾隨從奮力追捕野兔,結(jié)果踩壞了一大片莊稼。野兔子抓到了,趙簡子十分高興,對抓到野兔的隨從大加獎勵。尹綽表示反對,批評趙簡子的做法不妥。趙簡子不高興地說:“這個隨從聽從命令,動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辦事,我為什么不能獎勵他呢?”尹綽說:“他只知道討好您而不顧老百姓種的莊稼,這種人不值得獎勵。當然,錯誤的根源應(yīng)該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樣的要求,他也不會那樣去做!壁w簡子心里悶悶不樂。
又一次,趙簡子因頭天晚上飲酒過多,醉臥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夢中。這時,楚國一位賢人應(yīng)趙簡子3月前的邀請前來求見,赦厥接待了那位賢人。為了不打擾趙簡子睡覺,赦厥婉言推辭了那位楚國人的求見,結(jié)果使那位賢人掃興而去。趙簡子直睡到黃昏才醒來,赦厥除了關(guān)心趙簡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對來人求見的事只是輕描淡寫地敷衍了幾句。
趙簡子常對手下人說:“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愛護我,從不肯在別人面前批評我的過錯,深怕傷害了我。可是尹綽就不是這樣,他對我的一點缺點都毫不放過,哪怕是當著許多人的面也對我吹毛求疵,一點也不顧及我的面子。”
尹綽聽到這些話后,依然不放過趙簡子。他又跑去找趙簡子,他對趙簡子說:“您的話錯了!作為臣下,就應(yīng)幫助完善您的謀略和您的為人。赦厥從不批評您,他從不留心您的過錯,更不會教您改錯。我呢,總是注意您的處世為人及一舉一動,凡有不檢點或不妥之處,我都要給您指出來,好讓您及時糾正,這樣我才算盡到了臣子的職責。如果我連您的丑惡的一面也加以愛護,那對您有什么益處呢?丑惡有什么可愛的呢?如果您的丑惡越來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嚴呢?”
趙簡子聽了,似有所悟。
可見,真正的愛護并不是一味討好,而是在發(fā)現(xiàn)對方的缺點錯誤后,能真心指出并幫助其改正,使之不斷完美起來。
7.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七
一天,孔子從一片樹林中經(jīng)過時,見到一位駝背老人拿著一根竹竿正在捕捉樹上的蟬。駝背老人捕起蟬十分熟練,就好像隨手拾物一樣容易?鬃硬唤潎@道:“你捕蟬可有什么訣竅嗎?”捕蟬的駝背老人說:“我有訣竅呀。為了提高捕蟬的技藝,我在竹竿頂端疊上丸子,使丸子不跌落下來。經(jīng)過苦練,直到摞上五個丸子而不掉下來,捕起蟬來,就像現(xiàn)在這樣熟練了。我捕蟬時身體的姿勢,就像樹墩一樣靜止不動,我控制住我的手臂,就像枯干的樹枝一樣。盡管天地這么大,萬物這么多,而我所知道和顧及的,只有蟬的雙翼。我不旁顧他物,不因為其他的東西而轉(zhuǎn)移了對蟬翼的注意力,怎么會捕捉不到蟬呢?”
孔子聽后,對他的弟子說:“用心專一,就可以與神工相比。這就是駝背老人告訴我們的道理呀!
8.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八
古時候有一個叫王戎的人,他小的時候就聰明伶俐、智慧過人,遇事愛開動腦筋,仔細分析,先思考好了再動手做事。有一次,小王戎和一群同村的小孩子們一起出去玩。大家打打鬧鬧的,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村外。
孩子們越跑越遠,一直到了郊外的路邊。一個眼尖的孩子忽然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抬起手臂指著不遠處說道:“喂,你們看哪,那邊好像是一棵李子樹,上面還結(jié)有果實呢?”
大家順著他指的方向跑過去一看,呀,真的是一棵又高又大的李子樹,而且上面結(jié)滿了熟透的李子,壓得樹枝都彎了,一個個李子鮮紅鮮紅的,好像就要滴出汁水一樣,十分誘人。
孩子們見了滿樹的熟李子,想起李子那又甜又酸的味道,饞極了,一個個直往肚里咽口水,巴不得馬上吃到它。
領(lǐng)頭的孩子招呼了一聲:“喂,快上樹去摘李子吃啊,還等什么呀!”
大家歡呼了一聲,挽起袖子和褲腿,往手心里吐了兩口唾沫,爭先恐后地向樹上爬去,摘了好多的李子,用衣襟兜住。
可是王戎卻仍然站在原地沒動,他轉(zhuǎn)動著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小孩子們都覺得很是奇怪,大聲地問他說:“王戎,你還呆在那里干什么,李子這么多,我們根本就摘不完,你快點過來呀!”
王戎開口說道:“你們不覺得有點奇怪嗎?這棵李子樹就長在路邊,果實都熟透了,來來往往過路的人那么多,卻沒有多少人去摘,到現(xiàn)在,果實還掛滿枝頭,所以依我看,這棵李樹上結(jié)的果子一定是苦的!
小孩們將信將疑地拿起剛摘下的李子放到嘴里去嘗了嘗,馬上就都“呸呸”地吐了出來,這李子果真又苦又澀,難吃到了極點。于是,大家都對王戎的善思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見,我們在面對新鮮的誘惑時,千萬不要盲目地相信似乎唾手可得的利益,而應(yīng)該多長幾個心眼,冷靜地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9.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九
戰(zhàn)國時代,當楚國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么。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貍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于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只狐貍吃進肚子里的時候,狡黠的狐貍突然說話了:
‘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jīng)命令我為王中,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匣⒙犃撕偟脑,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貍那副傲慢鎮(zhèn)定的樣子,心里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tài)勢,竟不知何時已經(jīng)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tǒng)治我們的!
這時,狐貍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jīng)有幾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么,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么你現(xiàn)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匣⒂X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
于是,狐貍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fā)現(xiàn)走在狐貍后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貍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zhàn),但他并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貍呢!
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quán)勢呀!”
10.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
唐玄宗李隆基年輕時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來任用李林甫為丞相,政治開始。公元745年,他封楊玉環(huán)為貴妃,縱情聲色,奢侈荒*,政治越來越了。楊貴妃有個堂兄叫楊劊。由于楊貴妃得寵,楊劊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唐玄宗還賜名國忠。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楊國忠做丞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楊國忠處理。一時之間,楊家兄妹權(quán)勢熏天,他們結(jié)黨營私,把整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以致不久以后就爆發(fā)了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可當時,楊家兄妹過著花天酒地、窮奢極欲的生活。
公元753年3月3日,楊貴妃等到曲江江邊游春野宴,轟動一時。詩人社甫對楊家兄妹這種只顧自己享樂,不管人民死活的行為極為憤慨,寫出了的《麗人行》一詩,大膽揭露和深刻諷刺了楊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權(quán)勢的顯赫。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便是詩中的二句。這二句詩的意思是:楊家權(quán)重位高,勢焰的人,沒有人能與之相比;你千萬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發(fā)怒生氣。
11.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一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十分高超。秋有兩個學生,一齊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十分專心集中精力跟教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教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里卻想著:“要是此刻到野外射下一只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币驗樗偸呛紒y想心不在焉,教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jié)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傳授,可是,一個提高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12.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二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心里很著急。這天,他干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節(jié)。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對家里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
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誰如果違背規(guī)律蠻干,就必然受到懲罰。
1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三
從前,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買雙鞋穿。他先把自己腳的長短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尺子?墒桥R走時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他走到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卻發(fā)現(xiàn)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對賣鞋的人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來再買。"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張張地跑到集市。這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jīng)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沒有買到鞋子。
別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這個買鞋的鄭國人卻說:"我寧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腳。"
寓意:不顧客觀實際而墨守成規(guī)的人,常常會做出荒唐可笑的事來。
14.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四
楚國有個人搞祭祀活動。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壺酒來賞給門人們喝。門人們見只有一壺酒,就互相約定說:"這壺酒幾個人一起喝,肯定不夠喝;如果一個人喝,才會有點剩余。我們可以一起在地上畫蛇,誰先把蛇畫好,這壺酒就歸誰喝。"
于是,大家找來樹枝和瓦片,飛快地在地上畫了起來。
有個人先畫好了蛇,端起酒來正準備喝,發(fā)現(xiàn)別人都還沒有畫好,就一手端著酒壺,一手又接著畫,并且一邊畫一邊得意洋洋地說:"我還可以給蛇添幾只腳呢!"
還沒等他把蛇的腳畫好,另一個人已把蛇畫好了,他奪過酒壺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
說罷,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那個給蛇添腳的人楞楞地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失去了一次喝酒的機會。
寓意:把功夫用在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就會失去寶貴的機會。
15.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五
很久以前,吳國的國君孫亮非常聰明,觀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細致,常常能使疑難事物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為一般人所不及。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黃門官去庫房把浸著蜂蜜的蜜汁梅取來。
這個黃門官心術(shù)不正又心胸狹窄,是個喜歡記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庫房的庫吏素有嫌隙,平時兩人見面經(jīng)?诮。他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這次,可讓他逮到機會了。他從庫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幾顆老鼠屎放了進去,然后才拿去給孫亮。
不出他所料,孫亮沒吃幾口就發(fā)現(xiàn)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誰這么大膽,竟敢欺到我的頭上,簡直反了!”
心懷鬼胎的黃門官忙跪下奏道:“庫吏一向不忠于職責,常常游手好閑,四處閑逛,一定是他的瀆職才使老鼠屎掉進了蜂蜜里,既敗壞主公的雅興又有損您的健康,實在是罪不容恕,請您治他的罪,好好兒教訓教訓他!”
孫亮馬上將庫吏召來審問鼠屎的情況,問他道:“剛才黃門官是不是從你那里取的蜜呢?”
庫吏早就嚇得臉色慘白,他磕頭如搗蒜,結(jié)結(jié)巴巴地回答說:“是……是的,但是我給他……的時候,里面……里面肯定沒有鼠屎!
黃門官搶著說:“不對!庫吏是在撒謊,鼠屎早就在蜜中了!”兩人爭執(zhí)不下,都說自己說的是真話。
侍中官刁玄和張邠(bin)出主意說:“既然黃門官和庫吏爭不出個結(jié)果,分不清到底是誰的罪責,不如把他們倆都關(guān)押起來,一起治罪!
孫亮略一沉思,微笑著說:“其實,要弄清楚鼠屎是誰放的這件事很簡單,只要把老鼠屎剖開就可以了!
他叫人當著大家的面把鼠屎切開,大家仔細一看,只見鼠屎外面沾著一層蜂蜜,是濕潤的,里面卻是干燥的。
孫亮笑著解釋說:“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時間長了,一定早濕透了。現(xiàn)在它卻是內(nèi)干外濕,很明顯是黃門官剛放進去的,這樣栽贓,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這時的黃門官早嚇昏了頭,跪在地上如實交待了陷害庫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見,我們對于形式復雜難以判斷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復雜性所嚇倒,這樣就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現(xiàn)象和本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