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一
甲班有42名學生,乙班有48名學生。已知在某次數(shù)學考試中按百分制評卷,評卷結(jié)果各班的數(shù)學總成績相同,各班的平均成績都是整數(shù),并且平均成績都高于80分。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績比乙班高多少分?答案與解析:
方法一:因為每班的平均成績都是整數(shù),且兩班的總成績相等,所以總成績既是42的倍數(shù),又是48的倍數(shù),所以為[42,48]=336的倍數(shù)。
因為乙班的平均成績高于80分,所以總成績應(yīng)高于48×80=3840分。
又因為是按百分制評卷,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績不會超過100分,那么總成績應(yīng)不高于42×100=4200分。
在3840~4200之間且是336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只有4032。所以兩個班的總分均為4032分。
那么甲班的平均分為4032÷42=96分,乙班的平均分為4032÷48=84分。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96-84=12分。
方法二:甲班平均分×42=乙班平均分×48,即甲班平均分×7=乙班平均分×8,因為7、8互質(zhì),所以甲班的平均分為某數(shù)的8倍,乙班的平均分為某數(shù)的7倍,又因為兩個班的平均分均超過80分,不高于100分,所以這個數(shù)只能為12。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12×(8-7)=12分。
2.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二
把5、6、7、14、15這五個數(shù)分成兩組,使每組數(shù)的乘積相等。解:∵5=5,7=7,6=2×3,14=2×7,15=3×5,這些數(shù)中質(zhì)因數(shù)2、3、5、7各共有2個,所以如把14
(=2×7)放在第一組,那么7和6(=2×3)只能放在第二組,繼而15(=3×5)只能放在第一組,則5必須放在第二組。
這樣14×15=210=5×6×7。
3.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三
找規(guī)律填空(1)47,43,39,35,(),(),()
。2)1,4,16,64,(),()
。3)60,50,(),(),20,()
。4)4,8,10,10,16,12,(),(),()
【答案解析】
(1)等差數(shù)列,公差為4,填31,27,23
(2)前一項乘以4得后一項,是等比數(shù)列,填256,1024
(3)等差數(shù)列,公差為10,填40,30,10
。4)雙重數(shù)列,填22,14,28
4.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四
6年前,母親的年齡是兒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齡和是78歲。問:母親今年多少歲?解題思路:6年后母子年齡和是78歲,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齡和是78-6×2=66(歲)。6年前母子年齡和是66-6×2=54(歲)。又根據(jù)6年前母子年齡和與母親年齡是兒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親年齡,再求出母親今年的年齡。
解母子今年年齡和:78-6×2=66(歲)
母子6年前年齡和:66-6×2=54(歲)
母親6年前的年齡:54÷(5+1)×5=45(歲)
母親今年的年齡:45+6=51(歲)
答:母親今年是51歲。
5.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五
甲、乙、丙三人用擂臺賽形式進行乒乓球訓練,每局2人進行比賽,另1人當裁判。每一局的輸方去當下一局的裁判,而由原來的裁判向勝者挑戰(zhàn)。半天訓練結(jié)束時,發(fā)現(xiàn)甲共打了15局,乙共打了21局,而丙共當裁判5局。那么整個訓練中的第3局當裁判的是_______。答案:
本題是一道邏輯推理要求較高的試題。首先應(yīng)該確定比賽是在甲乙、乙丙、甲丙之間進行的。那么可以根據(jù)題目中三人打的總局數(shù)求出甲乙、乙丙、甲丙之間的比賽進行的局數(shù)。
。1)丙當了5局裁判,則甲乙進行了5局;
(2)甲一共打了15局,則甲丙之間進行了15-5=10局;
。3)乙一共打了21局,則乙丙之間進行了21-5=16局;
所以一共打的比賽是5+10+6=31局。
6.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六
一間屋子里有1小學數(shù)學思維訓練題00盞燈排成一行,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編上號1、2、3、4、5……99、100,每盞燈都有一個開關(guān),開始全都關(guān)著,把100個學生排在后面,第1個學生把1的倍數(shù)的燈全都拉一下,第2個同學把2的倍數(shù)的燈全都拉一下……第100個學生把100的倍數(shù)的燈都拉一下,這時有多少盞燈是開著的? 分析與解答:一盞燈被拉的次數(shù)是奇數(shù),則燈是開著的,被拉的次數(shù)是偶數(shù)次,則燈是關(guān)著的,在1至100中,只有10個完全平方數(shù)的約數(shù)的個數(shù)是奇數(shù)個,其余的約數(shù)都是偶數(shù)個,所以有10盞燈是開著的,即12、22、32、42、52、62、72、82、92、102
7.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七
有人沿公路前進,對面來了一輛汽車,他問司機:“后面有自行車嗎?”司機答道:“10分鐘前我超過一輛自行車”,這人繼續(xù)走10分鐘,遇到自行車,已知自行車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汽車速度是步行速度的( )倍
分析與解答:把步行者速度看作1,自行車速度看作3,汽車和自行車同時在A點,人在B點10分鐘后,人、汽車相遇在C點,則自行車在10分鐘前到達D點,再過10分鐘后,人自行車相遇CD的長為(1+3)×10=40,AD的長為3×10=30,AC是汽車10分鐘走的路程,AC=AD+CD=40+30=70。
汽車速度為70÷10=7
汽車速度是步行速度的7倍
8.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八
把0、1、2、3、4、5、6、7、8、9這十個數(shù)字填入下面的小方格中,使三個等式都成立。□+□=□
□-□=□
□×□=□□
分析:在0~9這十個數(shù)中,因為A+0=A,A-0=A,A×0=0,所以,0不能填在加法和減法算式里,也不能填在乘法中作因數(shù),0只能填在積的個位。因此,第三個等式一定是5×2=10、5×4=20、5×6=30、5×8=40中的一個。如果是5×2=10,剩下的3、4、6、7、8、9經(jīng)計算不能使上面兩個等式成立。同樣道理,5×6=30和5×8=40這兩個算式也應(yīng)被排除,正確的填法是3+6=9,8-1=7,5×4=20。
9.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九
養(yǎng)雞場的母雞只數(shù)是公雞的6倍,后來公雞和母雞各增加60只,結(jié)果母雞只數(shù)就是公雞的4倍。原來養(yǎng)雞場一共養(yǎng)了多少只雞?分析:
養(yǎng)雞場原來母雞的只數(shù)是公雞的6倍,如果公雞增加60只,母雞增加60×6=360只,那么,后來的母雞只數(shù)還是公雞的6倍。可實際母雞只增加了60只,比360只少300只。因此,現(xiàn)在母雞只數(shù)只有公雞的4倍,少了2倍。所以,現(xiàn)在公雞的只數(shù)是300÷2=150只,原來有公雞150-60=90只,一共養(yǎng)了90×(1+6)=630只雞。
10.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
(1)4×4×4×…×4[50個4]積的個位數(shù)是幾?(2)9×9×9×…×9[51個9]積的個位數(shù)是幾?
【思路導航】(1)我們先列舉前幾個4的積,看看個位數(shù)在怎樣變化,1個4個位就是4;4×4的個位是6;4×4×4的個位是4;4×4×4×4的個位是6……由此可見,積的尾數(shù)以“4,6”兩個數(shù)字在不斷重復出現(xiàn)。50÷2=25沒有余數(shù),說明50個4相乘,積的個位是6。
。2)用上面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51個9相乘時,積的個位是以“9,1”兩個數(shù)字不斷重復,51÷2=25……1.余數(shù)是1.說明51個9本乘積的個位是9。
11.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一
甲、乙兩人在鐵路旁邊以同樣的速度沿鐵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車開來,整個火車經(jīng)過甲身邊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從乙身邊開過。問:。1)火車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幾倍?
(2)火車經(jīng)過乙身邊后,甲、乙二人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相遇?
解:(1)設(shè)火車速度為a米/秒,行人速度為b米/秒,則由火車的是行人速度的11倍;
。2)從車尾經(jīng)過甲到車尾經(jīng)過乙,火車走了135秒,此段路程一人走需1350×11=1485(秒),因為甲已經(jīng)走了135秒,所以剩下的路程兩人走還需(1485-135)÷2=675(秒)。
12.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二
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簡真分數(shù)有____個?答案與解析:
分類討論:
(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簡真分數(shù)有59個:
(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數(shù)有58-58÷2=29(個)。
(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數(shù)有57-57÷3-38(個)。
。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數(shù)有56-56÷2-28c個)。
(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數(shù)有55-55÷5-44(個)。
這樣,分子小于6,分母不大于60的最簡真分數(shù)一共有59+29+38+28+44=198(個)。
13.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三
1、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行駛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時行駛4.5千米,乙行了5小時。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離=(4.5×5)/(5/11)=49.5千米
2、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14.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四
有8個球編號是(1)——(8),其中有6個球一樣重,另外兩個球都輕1克。為了找出這兩個輕球,用天平稱了3次,結(jié)果如下:第一次:(1)+(2)比(3)+(4)重;
第二次:(5)+(6)比(7)+(8)輕;
第三次:(1)+(3)+(5)與(2)+(4)+(8)一樣重。
那么,兩個輕球分別是幾號?
分析:從第一次看,(3)、(4)兩球中有一個輕;從第二次看,(5)、(6)兩球中有一個輕;從第三次看,(1)、(3)、(5)中有一個輕,(2)、(4)、(8)中也有一個輕。
綜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出,兩個輕球的編號分別是(4)和(5)。
15.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五
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時,返回原地需10小時;乙船逆水行同樣一段距離需15小時,返回原地需多少時間?解:由題意得甲船速+水速=360÷10=36
甲船速-水速=360÷18=20
可見(36-20)相當于水速的2倍,
所以,水速為每小時(36-20)÷2=8(千米)
又因為,乙船速-水速=360÷15,
所以,乙船速為360÷15+8=32(千米)
乙船順水速為32+8=40(千米)
所以,乙船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
360÷40=9(小時)
答:乙船返回原地需要9小時。
16.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六
一只布袋中裝有大小相同但顏色不同的手套,顏色有黑、紅、藍、黃四種,問少要摸出幾只手套才能保證有3副同色的?解:可以把四種不同的顏色看成是4個抽屜,把手套看成是元素,要保證有一副同色的,就是1個抽屜里至少有2只手套,根據(jù)抽屜原理,少要摸出5只手套。這時拿出1副同色的后4個抽屜中還剩3只手套。再根據(jù)抽屜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證有一副手套是同色的,以此類推。
把四種顏色看做4個抽屜,要保證有3副同色的,先考慮保證有1副就要摸出5只手套。這時拿出1副同色的后,4個抽屜中還剩下3只手套。根據(jù)抽屜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證有1副是同色的。以此類推,要保證有3副同色的,共摸出的手套有:5+2+2=9(只)
答:少要摸出9只手套,才能保證有3副同色的。
17.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七
某工程隊需要在規(guī)定日期內(nèi)完成,若由甲隊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隊去做,要超過規(guī)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隊單獨做,恰好如期完成,問規(guī)定日期為幾天?答案與解析:
由“若乙隊去做,要超過規(guī)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隊單獨做,恰好如期完成,”可知:
乙做3天的工作量=甲2天的工作量
即: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甲、乙分別做全部的的工作時間比是2:3
時間比的差是1份
實際時間的差是3天
所以3÷(3-2)×2=6天,就是甲的時間,也就是規(guī)定日期
方程方法:
[1/x+1/(x+2)]×2+1/(x+2)×(x-2)=1
解得x=6
18.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八
1、765×213÷27+765×327÷27解:原式=765÷27×(213+327)=765÷27×540=765×20=15300
2、(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500個9000)
=4500000
19.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九
一只兩層書架共放書72本,若從上層中拿出9本給下層,上層比下層多4本。上、下層各放書多少本?設(shè)上層書架放書x本,那么下層放書72-x本,依據(jù)(上層書的本書-9)-(下層書的本書+9)=4,列方程解答。
解:設(shè)上層書架放書x本,那么下層放書72-x本,
(x-9)-(72-x+9)=4,
x-9+x-81=4,
2x-90+90=4+90,
2x÷2=94÷2,
x=47;
72-47=25(本);
答:上層放47本,下層放25本。
20.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及答案大全 篇二十
1、有一串彩珠,按“2紅3綠4黃”的順序依次排列。第600顆是()顏色。【解析】周期循環(huán)問題,以2+3+4=9個一循環(huán),600÷9=66……6,余數(shù)為6,所以第600顆是黃顏色。
2、用一根繩子繞樹三圈余30厘米,如果繞樹四圈則差40厘米,樹的周長有()厘米,繩子長()厘米。
【解析】繞樹三圈余30厘米,繞樹四圈則差40厘米,所以樹的周長為30+40=70厘米,繩子長為3×70+30=2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