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精選20篇)#】中秋,一個充滿傳統(tǒng)韻味的節(jié)日。賞月、吃月餅、玩花燈等風俗習慣,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我們探尋中秋節(jié)的風俗習慣,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一同領略中秋的獨特風情。以下是由©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精選20篇),歡迎大家閱讀。
1.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一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
是所有人團聚的日子,是快樂的節(jié)日。
下午,和媽媽上街買吃的。
我看到那些賣水果的阿姨們正忙的不可開交呢!汗水順著她們甜美的笑臉往下流。
那些買東西的叔叔阿姨們歡天喜地的買了一種又一種,絡繹不絕……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我想今晚肯定是個有意義的中秋之夜。
我和媽媽買了蘋果、燈籠、柿子、石榴、煙花……買完以后,我們盡興而歸。
回到家里,我們匆匆吃完了團圓飯,我好期待賞月那一刻呀!我不停的催著媽媽,終于,媽媽笑著對我說:“寶貝可以開始了!卑凑瘴覀冞@兒的風俗習慣,今晚要用好多好吃的東西敬月光的。
我們準備了菱角蘋果月餅……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那可都是給月亮姐姐吃的哦!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媽媽還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給我聽呢!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
哇!好大好圓的月亮啊!此時此刻,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一首古詩,我不由自主的念了起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眿寢尯芸旖恿讼戮洌骸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惫覀円患液瞄_心啊!接著我們又一起放煙花,五彩繽紛的煙花散放在高空,月亮顯得格外的明亮。
透著光看到爸爸媽媽滿臉的笑容,我心里樂開了花。
今天真是個難忘的中秋節(jié)啊!
中秋節(jié)是這么的快樂,我不會忘記的,讓我們在下一個中秋再見吧!
2.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二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jié)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有人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說起中秋節(jié),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許多說法。在較早的記載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樹和一只兔子,就別無他物了。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3.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三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買來雞鴨魚肉用來祭灶,往上面貼圓形的紅紙,往佛臺前燒紙錢。佛臺前擺著一對蠟燭,插著香,一團火在鐵盆里燃燒著,奶奶則在一旁不斷添紙,直到化為灰燼。屋里煙霧彌漫,可我們還得向佛祖磕頭。
到了晚上,饑腸轆轆的我們迫不及待想吃月餅,由于爸媽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月餅會有種興奮洋溢的感覺。奶奶切開了一個大月餅,首先她把兩份月餅擺在了灶臺上,然后拜了拜,終于開始吃了…...當我們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要出去放紙燈了。
在中秋節(jié)放紙燈,是姐姐想的點子。這個程序,是一件十分爛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幾張五顏六色的'大彩紙,她將厚厚的紙放在手中搓來搓去,讓紙變得柔軟起來,這樣可以折起來方便些。我們在一旁馬上拿出了蠟燭,點上了火,蠟燭便燃燒起來。心靈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紙折成了一只較大的船。我們接過紙船,往它的下面和側面均勻地滴上了蠟燭油,然后將另外小巧玲瓏的小杯子狀的蠟燭放在了紙船的中間。一家人就到河邊放起了紙船,火光照亮了紙船,在水中漸漸漂去,我們都閉上了眼睛,默默許愿。
之后我們聚在陽臺上,望著夜空中的圓月,吃著月餅,說有關于中秋的美麗傳說,猜有關嫦娥的歇后語……。就這樣,我漸漸地睡著了。
每一次的中秋節(jié),都因為這些習俗而特別有意義!
4.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四
八月十五正是那中秋節(jié),正是那一年最快樂,也是涼爽的一天了,一年辛苦勞動結出的果實,最后終于可以品嘗果實的甜美,歡度佳節(jié)。從而形成我國豐富多彩的中秋飲食風俗。
吃月餅
“中秋佳節(jié)吃月餅,”這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tǒng),每當風清月朗,桂花鉆入人心之際,家家吃月餅,賞月亮,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別有一番滋味。我記得蘇東坡的詩句中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jié)的美味糕點。有的地方過中秋節(jié),比如江南過中秋就有點與眾不同,比如有錢人家吃月餅,貧苦人家吃南瓜的風俗。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黃花,黃花美麗,善良,聰明。由于那年大旱,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經常躺在床上,后來,黃花在南山的草叢里發(fā)現(xiàn)了兩個扁圓的野瓜,于是就把他帶回家,煮給父母吃,沒想到這瓜香噴噴,甜津津的,兩位老人吃了后食欲大增,慢慢的病就好了。黃花把瓜種子種在地里,后來長出許多瓜來,因為他是從南山采來的,所以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就流傳著吃南瓜的習俗。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看著月中桂花,聞著一陣陣的桂香,喝上一杯桂花酒,全家人坐在一起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歡聚一堂,以成為節(jié)日的一種享受。
5.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五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图胰朔Q八月節(jié)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tǒng),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tǒng)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tǒng)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跋衿疏肿咏小畾㈣帧瑤в序屝暗囊馑荚诶锩。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愿望!
客家地區(qū)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tǒng)飲食文化又在發(fā)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6.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六
就在前些天,老師讓我們查找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歷、傳說和習俗;丶曳慈諝v,我才知道今年的中秋節(jié)過些天就要到了。
記得去年中秋節(jié)的時候,媽媽曾告訴我,中秋節(jié)可以賞月、吃月餅、聽傳說、慶團圓。這讓我想起了一首的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雖然,今年的'中秋節(jié)馬上到了,這幾天卻一直陰雨蒙蒙,不過蒙蒙細雨卻給中秋傳說增加了許多神秘的色彩。嫦娥奔月讓我想起了美麗善良的嫦娥仙子;玉兔搗藥讓我想起了那可愛無比的小玉兔;吳剛伐桂讓我想起了那廣寒宮前的桂花樹,不知道桂花樹是否還那么枝繁葉茂,吳剛是否還在砍伐桂樹,一直做著那種徒無功的苦差事。
老師曾講,關于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全國各地各有各的習俗,地方特色也非常突出,聽起來還挺好玩的呢,有趣極了。比如說,在福建浦城,女孩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要掛燈向月宮求吉兆;而在我們當?shù)匾灿谐栽嘛、賞月等習俗……
這幾天,連綿的細雨一直下個不停。看來,中秋之夜,想看到“白玉盤”好像是不可能了。不過那些美麗的傳說我卻一直念念不忘,因為我喜歡那些美麗的傳說,更喜歡這個家家團圓的日子。我在想,大人們的想法應該和我是一樣的吧,要不,您瞧,他們每個人的臉上掛著幸福而甜蜜的微笑。
7.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七
燈籠高高掛,兒童吃月餅。我們又來到了一年一度最熱鬧的時候——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有各種各樣的習俗,有賞月、吃月餅、聽傳說等等,而我們最熱鬧的是賞月。
在中秋節(jié)的時候,家人們坐在一起,一起吃著月餅,一起看著月亮。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月亮是最圓的。爸爸媽媽給小孩子們講著有關中秋節(jié)的傳說。傳說在古時候,嫦娥和后羿結為夫妻,而嫦娥和后羿得到了神藥,可是嫦娥不小心吃了,飛上了天,到了月亮上面。你看月亮上面還不是有嫦娥的影子嗎?
天上皎潔的月亮,像是在眨眼睛,時而高,時而低,一會兒,月亮被雪白的.云蓋住,只留下銀色的光圈。
月亮真美,一眼望去,家里的水缸中也有皎潔的月亮倒映在水中,一個蜻蜓飛過點了水,水里的月亮蕩漾著?
月亮在屋頂上,屋頂上像是披上了一層銀紗,月亮也是時隱時現(xiàn),被遮了一半的臉,像是在對我微笑。
大人們一邊說一邊吃著圓圓的月餅,月餅和天上的月亮相對,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小孩子們吃著甜蜜的月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讓人看了,也會感到十分的溫馨;還有大孩子們,他們圍著地上的火堆背著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層”“月出驚明月,時鳴春澗中”等等。孩子們說著、笑著,這個中秋節(jié)過得十分熱鬧。
中秋節(jié)真熱鬧!
8.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八
秋天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季節(jié),有很多節(jié)日在秋天綻放。在秋天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中秋節(jié)”。因為在中秋節(jié)那天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月餅,家人又可以一起吃團圓飯了,就因為這原因所以我喜歡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的月餅有兩種味道,一種是幸福的味道,另一種是月餅原本的味道。可我就喜歡吃那種幸福的月餅。
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就在賞月。夜,是悄悄的,我在陽臺上等待著月亮升起的時刻。
看吶。那帶這一圈金環(huán)似的月亮終于升起來了!月亮先是金色的,逐漸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微云,向上,向左,再向上升著。突然,月光的顏色光澤變淡了,它高高的掛在那里。那圓圓的臉頰,掛著溫柔的笑容,靜靜的望著大地。幾多銀灰色的薄薄的云圍繞在它的身邊宛如仙女的絲綢翩翩起舞。當時是我就想起了幾句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宮闕,今昔是何年……我陷入了夢境中,哦!是誰把我的夢境打破了,原來是媽媽叫我去吃我最愛的椰奶月餅了。我想我的最愛跑去,眼看我都要拿到了居然被哥哥拿去吃了,當時我就嚎啕大哭,后來還是我吃到了因為哥哥他以大欺小唄!我大口大口的吃我的最愛,而哥哥卻只能看著我吃,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此時此刻我是多么想請求懇求月亮再圓一些,讓還沒回家的游子也讓若隱若現(xiàn)地想猜家里人現(xiàn)在的情景,哪怕是一分鐘,兩分鐘……
9.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九
我的家鄉(xiāng)在鹽城市大豐區(qū),那兒美景如畫,農業(yè)發(fā)達,雖然不屬江南,但也十分富饒。
這次我又回到了家,此時正是中秋節(jié),同時也是國慶節(jié)。重返家鄉(xiāng)我感到非常親切。這里的人依舊那么善良;月依舊那么澄澈;河依那么讓人感到充滿活力。所有的事物都讓我倍感美好,我又見到了他們,又和他們團圓。這便是中秋節(jié)令我感觸最深的--團圓中秋。難道不是這樣嗎?和自己最熟悉、親近的人和物團聚在一起,難道不會令你感到格外溫馨嗎?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自古月亮都象征著美好和團圓。古人對天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仿佛就連天上的一朵云、一顆星在他們的心中都被想象的非常神圣。月亮當然也少不了,它自然成了古人表達情感、給予寓意的重點對象。如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如蘇軾借月表達自己闊達的心胸。如王建賞著月,思著親人和家鄉(xiāng)。這些都是古人的幻想和情感,再加上秋天的.豐收,讓人們又覺得秋天的豐收,成果與月亮息息相關,便有了祭月。
家鄉(xiāng)的祭月用家鄉(xiāng)話叫"敬月光",我猜想了一下,大概是家鄉(xiāng)人以為是月光照耀著五谷,換來了豐收吧。不管我猜想的是否正確,反正都是對"月神"的尊敬。敬月光與家人團圓賞月亮、吃月餅同時進行,準備一個小桌,擺上秋天成熟的一些水果:如橘子、蘋果、柿子等,還有月餅和月光餅等,點上一炷香,再放鞭炮,便好了。
準備好敬月光后,家人們便開始聊天、品茶、吃月餅、賞月,一直到深夜有很人家還亮著燈火,整個夜晚都沉浸在水果香、香火香伴著的秋風中度過。
我覺得,中秋這個節(jié)日,無論是從團圓、神話、詩情和祭月任何一個角度來講,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人們會用很多的方式、習俗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熱愛。
10.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
一年中有好多好多的節(jié)日。有那熱鬧的春節(jié),有那肅穆的清明節(jié),有那感慨萬分的端午節(jié),有那歡快的兒童節(jié),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jié)……而我最愛那象征全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那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日的這一天。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獲了,中秋節(jié)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jié)日。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因為現(xiàn)在我已將二年級的知識收獲,開始收獲三年級的知識。
每逢節(jié)日這一天,親人們團聚圍坐品嘗著節(jié)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你看,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tǒng)的蔬菜等食品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月餅有杏仁、有豆沙、有雞蛋、還有芝麻……,月餅琳瑯滿目看的我眼花繚亂,哥哥姐姐和我都想先嘗嘗鮮,看看哪一種口味的月餅好吃,最吸引我的是冰激凌月餅,外面脆中間甜里面又冷又硬吃在嘴里樂在心里,還有杏仁月餅,外面軟里面脆香可口想起這些就叫我直流口水。
希望今年中秋節(jié)提前到來,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們愈加健康、我的家鄉(xiāng)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11.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一
在湖南的衡陽有“中秋晚,有送瓜”的習俗。凡娶婦數(shù)年不育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shù)日,于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笔芄险咴O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后,即剖食之。在衡陽,凡是村里結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只要人緣好,村里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
此外,湖南的其他地區(qū)也有以瓜送子的習俗,與衡陽類似,中秋節(jié)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須是已經有兒女的人。他們先選中村里最惡的一戶人家的瓜圓,從園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畫娃娃的面目,再用一節(jié)五寸長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內,順著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滿為止。送子人將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窩中,等主人回房睡覺時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動,水便順著竹管流了出來,就像小孩尿床一樣。而丟瓜的人家一早起來便罵,據說,罵得越兇,將來生的娃娃越健壯。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兒女,其兒女便要拜送子的人為“干爹”、“干媽”。
12.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二
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是合家團圓的好日子。我國不同的地方,中秋節(jié)有很多不同的習俗。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很多地方的人們都有互相饋贈月餅表達良好祝愿的習俗。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從宋代一直延續(xù)至今。
每到中秋節(jié),我們全家吃過團圓飯以后,媽媽就忙著準備拜月光的儀式。我會幫媽媽擺上很多水果和傳統(tǒng)賞月食品:田螺、柚子和芋頭等等,當然少不了我最喜歡吃的月餅。知道我為什么喜歡吃月餅嗎?因為月餅里面的餡兒可好吃了,甜甜的,滑滑的,很細膩。
中秋節(jié)有月餅吃,所以我最喜歡過的節(jié)日就是中秋節(jié)。
13.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講述的就是中秋節(jié)明月當空的景象。
中秋節(jié)有許多習俗、祭月、賞月、團圓吃月餅……其中流傳最廣的想必就是吃月餅了。
月餅可大有故事,明代中秋流行拜月之俗,明朝人取人月雙圓的意義,把月餅叫作是“團圓餅”,月餅成為必備的祭品,人們拜月之后把月餅分而為食之以求團圓。
月餅種類有很多:冰皮月餅,冰冰涼涼的皮裹著冰冰涼涼的餡,皮一破,里面的餡就流了出來。雙黃蓮蓉月餅,軟軟的皮里面有甜甜膩膩的蓮蓉,蓮蓉里又包含了咸香的咸蛋黃,配著茶真是再妙不過了。五仁月餅是老一輩人的最愛,烤得硬硬的,皮下是硬的堅果餡,一口下去,堅果的'香與月餅皮的甜合并起來,直往嘴里沖。
我只吃過一種冰皮月餅,是榴蓮味的,它只有雞蛋那么大,我咬了一小塊它的皮,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嘗,那流沙般的餡已經涌了出來,我只好把餡吃完,再品嘗那軟軟糯糯的皮……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敝星锍栽嘛灥牧曀滓言谖覈鱾髁饲О倌,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習俗繼續(xù)傳承下去。
14.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四
中秋節(jié),每到這個節(jié)日我們就可以與家人共賞那皎潔的月亮,中秋是團圓時節(jié),月色也是十分美的,皎潔的月光散射在地上像一層厚厚的冰霜,月是對親人懷念的寄托,很多古代詩人都用月亮寄托過內心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笔翘K軾用月亮表達內心的情感!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笔抢畎子脕硎惆l(fā)內心的憂愁。
每逢八月十五時,家家戶戶都忙里忙外的,而小朋友都喜氣洋洋的穿上自己的新衣。一般中秋節(jié)的夜晚,大家都會紛紛的將桌子、椅子、月餅、水果等零食放在院子里,一家人都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
一起說笑、一起看那艷麗的月亮、一起分享著零食?芍星飼r,“月餅”是不可少的。月餅分有各種各樣的,有多樣式、有多種味的。月餅有圓形、正方形、花形?谖兜挠兴摹⒍股车、蛋黃的`、香芋的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比如我,我愛豆沙和蛋黃陷的,最愛的是香芋味的啦!
蛋黃月餅味道很美味,吃起來也挺油膩的,味道特別柔軟的。豆沙月餅好像里面是裝的紅糖,一般人都不愛吃這味,因為太甜了太膩,我比較愛吃甜的。香芋月餅特美味,我從小到大,最愛吃的就是香芋味的零食。
人們都比較愛吃水果陷的月餅,可我最不愛吃那種口味,因為水果陷的月餅吃起來不太松軟,而且也不好吃,吃了也會吐出來。人都有個人的味口!我最期待中秋節(jié)的來臨了,這樣我就可以吃到我的最有的月餅口味陷了,賞月也可以和家人有說有笑了。
這就是——中秋節(jié)的風俗了。
15.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五
今晚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題記
中秋月圓之夜是冷清、寂寥的。但是依我看來,中秋節(jié)卻不似其它秋天的節(jié)目那么無趣,反倒是有一點兒談談的適閑。
通常,一到中秋節(jié),家家都會忙碌起來,擺凳子到院子中,加緊趕做月餅,以便等到月圓之時,家人們能給去院子中賞月,品嘗親手做的月餅,一邊聊家常,希望能夠聚多離少。學校也會連著周末放三天假,往是把中秋節(jié)夾在其中,一般的孩童總會在第一天將校內作業(yè)做完,以便中秋節(jié)可以減少一些負擔。
往往而言,中秋節(jié)是十分忌諱罵人的因為月亮是冰清玉潔的.,人們總是認為上面住著嫦娥與玉兔,月亮將它冰清玉詰的光灑向大地,儼然是不能玷污的,也就是不能罵人,這會玷污那皎詰的月光。
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習俗,那便是被李清照所稱在做梅質定妒,菊應羞的桂花。桂花是淡黃的,花朵并沒有很大跟兩粒米差不多大,但卻香氣十足,每逢中秋節(jié)之日,桂花真可以說是香飄十里,整條大街都彌漫著桂花沁人心脾的香氣。坐在庭中,賞著空中一輪明月,享受著月光,咬下一口月餅,中又踱幾步,一邊品嘗著桂花香,但舒雅,又不失請幽令人回味無窮,便不知覺中,沒那么冷清了。
中秋節(jié),不僅是中國文化舒雅的一種體現(xiàn),更是需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扁舟子們的思托。中秋節(jié),也會成為中國文化上的一筆,也會是人們最清閑,最愜意的節(jié)日了。
16.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六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jié)。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團圓節(jié)。中秋節(jié)是一個歡樂又喜慶的節(jié)日,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jié)日。
中秋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賞月是節(jié)日的重要習俗。每年中秋晚餐后,我們一家人都會帶一些月餅、柿子等食物,到我們房子頂樓去賞月,一家人邊吃邊聊,好不開心!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jié)呢!真好玩!
吃月餅是節(jié)日的另一種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種類很多,有豆沙、蛋黃、五仁、冰糖、芝麻以及火腿月餅等。我最喜歡吃蛋黃月餅,它皮薄餡多、口味香甜、綿軟帶酥,很合我的味口。不過奶奶說月餅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容易積食,所以喜歡吃月餅的小朋友們要注意。
中秋節(jié)有的地區(qū)還有看花燈、猜燈謎的習俗,我們福州也有。今年的中秋節(ji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三坊七巷看花燈,花燈琳瑯滿目、種類繁多,它的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我還跟著爸爸一起去猜燈謎,可別看我小,我居然也猜對了兩個,哈哈,我太開心了!
開心的中秋節(jié)就這樣過去了,真希望明年的中秋節(jié)快點到來。
17.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七
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每到中秋節(jié)的晚上,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在陽臺上吃著月餅,欣賞著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別的圓,如一張金黃的煎餅。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過晚飯,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餅,那個月餅的包裝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屬鐵皮做成的一個精致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紙貼著,紅紅的、黃黃的,在燈光下還會不停地閃爍著,特別華麗。我想:里面的月餅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里面是一個個圓圓的月餅,月餅的外面竟然還有一張透明的塑料紙包著,我撕開包裝紙,月餅的香味一下子從中跑出來,跑進了我的鼻子里,“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說:“這月餅真好吃!蔽易尠职帧寢屢矅L嘗。他們嘗后連忙說好吃、好吃。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一盒月餅中有不同的種類,有豆沙、椒鹽、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種月餅。”我們邊吃邊欣賞著窗外的月亮,有說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麗,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月宮中跳起了歡樂的舞蹈?粗粗,我覺得那晚的月亮特別特別的圓,就像祖國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樣子。
中秋節(jié)的月餅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中秋節(jié)的月亮真美。∷赖米屛屹p心悅目。
18.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八
中秋節(jié),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吃月餅,有蛋黃餡的,有豆沙餡的、有綠豆糕餡的、有棗泥餡、水果餡、有香芋餡……每一家都吃得開開心心,每一戶都吃得高高興興,那種感覺無法形容,然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嗎?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吧!現(xiàn)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月餅的由來和在海上世界吃月餅的時候發(fā)生的一些有趣事情吧!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卑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祭月現(xiàn)在催向理性,慢慢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月餅象征著團圓,也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拿著月餅、西瓜、水果,等物品對著月亮: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上一個中秋的時候,我們全家和樓上全家一起去海上世界去度中秋節(jié),我們買那種皮很薄而且會融化的冰皮月餅,還有水果月餅,蛋黃和蓮蓉月餅。隨著現(xiàn)在的技術越來越好,工藝越來越棒,幾乎能做出一個又一個美味香甜的月餅,我們吃著美味的月餅,聽著美妙的音樂,好像自己生活在夢里一樣。
19.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十九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據說唐朝時期已經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但是月餅作為食品名稱并同中秋賞月聯(lián)系在一起,則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節(jié)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蹦纤挝膶W家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的.名稱。傳說元末,人們還利用月餅來傳遞反元信息,說明當時月餅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中秋佳節(jié)的必備食品。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制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清時期,餅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和現(xiàn)在的月餅已頗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更加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還分成平式、蘇式、廣式、臺式等不同風味。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xù)至今。
20.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作文 篇二十
中秋節(jié),爸爸的同事寄來一盒月餅。精致的木盒子中幾塊月餅靜靜地臥在絲絨上,是皇家女兒,金枝玉葉伴著。
母親特意拿出珍藏的水晶盤子,月餅切成細細小塊,擺成菊的模樣。一家人洗凈手笑嘻嘻地放進嘴中品味:燕窩做的餡,味道怪異,家人通常碰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強迫自己吃了兩塊,肚中一陣排山倒海。最后狠狠心,丟進了垃圾桶。
我不禁對母親小時候的中秋節(jié)月餅感了興趣。
聽母親說,她們小的時候物資貧乏,一年只有幾塊月餅,用牛皮紙包著,多是桂花和紅豆餡的。拆開包裝,金黃的餅皮滲出鮮香的`油,令人垂涎三尺。豆沙餡軟,面,入口即化;桂花餡甜,清鮮,拌上蜜糖后鮮美可口。外面更是層層起酥,咬一口滿嘴留香,回味無窮。
孩子們拿到月餅,通常不急著先吃,而是掰成一點點的碎渣,慢慢品味。大人們則是不舍得吃,用幾層紙包著拿回屋中。等孩子們都吃完后又從屋中拿出平分,引得一陣歡呼。有一次,外祖母將月餅放入柜子,便忘了這事,等找到時已經發(fā)霉。全家人因此懊惱了好幾天。
饑餓是食品的調味劑,在物資豐富的今天,我能品嘗到高端、昂貴的月餅,卻再也買不到母親小時候對中秋節(jié)的盼望和對吃到月餅的歡喜了。
少了這些,月餅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