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一
免疫的分類:
、、非特異性免疫特點:
、、長期進化形成,是免疫的基礎。
、凇⒕哂邢忍煨,生來就有。
、邸⒉痪邔R恍,不具特殊針對性。
④、出現(xiàn)快,作用范圍廣,強度較弱。
、啤⑻禺愋悦庖咛攸c:
、、以非特異性免疫為基礎。
②、具后天性,出生后形成。
、邸⒕邔R恍,具特殊針對性。
、、出現(xiàn)慢,針對性強,強度較強。
2.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二
無機鹽的生理作用:
、拧+:在血液、組織液、細胞內液中含量相對穩(wěn)定,血鉀(血清中的K+)含量可以作為臨床診斷指標。
、、K+:在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具有決定性作用;維持心肌舒張,保持心肌興奮性;維持正常心率。
(血鉀過低,心肌自動節(jié)律性異常,心率失常。)
、恰a+:維持細胞外滲透壓及正常血壓、心率。
大量缺Na+時,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四肢發(fā)冷。
免疫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皮膚、黏膜。
第二道:體液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吞噬細胞。
第三道:淋巴細胞——特異性免疫。
抗原:指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如病毒、細菌表面的蛋白質等。
抗體:指漿細胞(效應B細胞)分泌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
3.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三
生物學中常見化學元素及作用:
1、Ca:人體缺之會患骨軟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會引起抽搐,過高則會引起肌無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檸檬酸鈉或草酸鈉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會發(fā)生凝固。屬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
2、Fe: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缺乏會患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中的Fe是二價鐵,三價鐵是不能利用的。屬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
3、Mg:葉綠體的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劑。植物缺鎂時老葉易出現(xiàn)葉脈失綠。
4、B:促進花粉的萌發(fā)和花粉管的伸長,缺乏植物會出現(xiàn)花而不實。
5、I:甲狀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兒會患呆小癥,成人會患地方性甲狀腺腫。
6、K:血鉀含量過低時,會出現(xiàn)心肌的自動節(jié)律異常,并導致心律失常。
7、N:N是構成葉綠素、ATP、蛋白質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體內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穩(wěn)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體內可以自由移動,缺N時,幼葉可向老葉吸收N而導致老葉先黃。N是一種容易造成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富營養(yǎng)化的一種化學元素,在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過多的N與P配合會造成富營養(yǎng)化,在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富營養(yǎng)化稱為“水華”,在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富營養(yǎng)化稱為“赤潮”。動物體內缺N,實際就是缺少氨基酸,就會影響到動物體的生長發(fā)育。
8、P:P是構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體內缺P,會影響到DNA的復制和RNA的轉錄,從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發(fā)育。P還參與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傳遞過程,因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富營養(yǎng)化的一種元素。植物缺P時老葉易出現(xiàn)莖葉暗綠或呈紫紅色,生育期延遲。
9、Zn:是某些酶的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絲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沒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蘋果、桃等植物的小葉癥和叢葉癥,葉子變小,節(jié)間縮短。
4.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四
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高興,并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突起[樹突(短)、軸突(長)]構成。軸突+髓鞘=神經纖維
2、反射: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
3、反射。菏欠瓷浠顒拥慕Y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構成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的過程。
(2)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3)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5.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五
1.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動物和人體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fā)酵,但動植物的無氧呼吸不能稱為發(fā)酵。
2.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進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均有ATP產生;無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產生ATP。其余的能量儲存在分解不徹底的氧化產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過程中H2O既是反應物(第二階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階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來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發(fā)酵。
6.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對動物可用于維持體溫。
7.水稻等植物長期水淹后爛根的原因:無氧呼吸的產物酒精對細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種子爛胚的原因: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對細胞有毒害作用。
6.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六
1、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質體。
2、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3、動植物細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4、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沒有的細胞器是葉綠體、中心體、液泡。
5、生理活動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通過有氧呼吸產生)、線粒體(通過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高爾基體(植物細胞壁的合成)、核糖體(脫水縮合形成肽鏈)。
6、與蛋白質合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7、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核糖體。
8、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
9、合成物質的細胞器有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wǎng)。
10、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
11、原核細胞中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12、真核細胞中細胞器的質量大小順序為: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
13、具膜結構的細胞器:單層膜的細胞器有液泡、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溶酶體;雙層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中心體。
14、膜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直接聯(lián)系;內質網(wǎng)向內與外層核膜相連,向外與細胞膜相連,代謝旺盛時,內質網(wǎng)膜與線粒體外膜相連。間接聯(lián)系:內質網(wǎng)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爾基體融合,高爾基體以同樣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細胞膜融合。
15、與細胞滲透吸水能力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液泡。
16、具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
17、能自我復制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中心體。
18、參與細胞XX的細胞器有核糖體(間期蛋白質的合成)、中心體(中心粒發(fā)出星射線構成紡錘體)、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Xx末期紡錘體的形成有關)、線粒體(為細胞XX提供能量)。
19、含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有色體、液泡。
7.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七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信息傳遞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是進行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聲、熱、電、磁、溫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學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為信息:動物求偶時的舞蹈、運動等
3、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信息還能夠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4、信息傳遞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如短日照處理能使菊花提前開花;
二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如噴灑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類似物干擾害蟲交尾的環(huán)保型防蟲法。
8.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八
一、核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為脫氧核糖、RNA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脫氧核苷酸,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9.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九
一、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約2%--10%)
二、細胞膜的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
10.高一生物科目必修三知識點 篇十
1、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jié)
2、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意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3、內環(huán)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作用: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較少。
5、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滲透壓、酸堿度、溫度。
6、血漿中酸堿度:7.35—7.45
調節(jié)的試劑:緩沖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體細胞外液正常的滲透壓:770kPa
正常的溫度:37度
8、穩(wěn)態(tài):正常機體通過調節(jié)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指的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