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一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應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應CH4+Cl2(g)→CH3Cl+HCl
烷烴的通式:CnH2n+2n≤4為氣體、所有1-4個碳內(nèi)的烴為氣體,都難溶于水,比水輕
碳原子數(shù)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zhì)互稱為同系物
同分異構體:具有同分異構現(xiàn)象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
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不同的單質(zhì)
同位素:相同的質(zhì)子數(shù)不同的中子數(shù)的同一類元素的原子
2.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二
常見物質(zhì)的氣味
1、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濃鹽酸、_、濃氨水、氯水、溴水
4、許多有機物都有氣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3.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三
常見物質(zhì)的狀態(tài)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zhì)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zhì)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zhì):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tài)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tài),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zhì):I2、S、P、C、Si、金屬單質(zhì);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4.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四
物質(zhì)的分類
金屬:Na、Mg、Al
單質(zhì)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堿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純鹽氧化物:CO、NO等
凈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HCl
酸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電離出的H+數(shù)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強堿:NaOH、Ba(OH)2
物按強弱分
質(zhì)弱堿:NH3?H2O、Fe(OH)3
堿
一元堿: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shù)分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正鹽:Na2CO3
鹽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物膠體:Fe(OH)3膠體、淀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
5.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五
氧化劑、還原劑之間反應規(guī)律
(1)對于氧化劑來說,同族元素的非金屬原子,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而電子層數(shù)不同時,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就越難得電子。因此,它們單質(zhì)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屬單質(zhì)的還原性強弱一般與金屬活動順序相一致。
(3)元素處于高價的物質(zhì)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還原劑反應,在生成的新物質(zhì)中該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4)元素處于低價的物質(zhì)具有還原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氧化劑反應,在生成的新物質(zhì)中該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5)稀硫酸與活潑金屬單質(zhì)反應時,是氧化劑,起氧化作用的是氧化劑,被還原生成H2,濃硫酸是強氧化劑。
(6)不論濃_還是稀_都是氧化性極強的強氧化劑,幾乎能與所有的金屬或非金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時,主要是得到電子被還原成NO2,NO等。一般來說濃_常被還原為NO2,稀_常被還原為NO。
(7)變價金屬元素,一般處于價時的氧化性,隨著化合價降低,其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氧化劑與還原劑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時,一般是生成相對弱的還原劑和相對弱的氧化劑,即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用氧化性強的物質(zhì)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質(zhì),也可用還原性強的物質(zhì)制取還原性弱的物質(zhì)。
6.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六
1.雜質(zhì)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于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3.沉淀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后,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_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_鈉結晶析出,得到_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_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采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欲除去某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可采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7.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七
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zhì)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N/NA
5.摩爾質(zhì)量(M)
(1)定義: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物質(zhì)所具有的質(zhì)量叫摩爾質(zhì)量
(2)單位:g/mol或g.mol-1
(3)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或相對分子質(zhì)量
6.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的質(zhì)量/摩爾質(zhì)量(n=m/M)
8.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八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瘜W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
、偎械娜紵c緩慢氧化。
、谒釅A中和反應。
、劢饘倥c酸、水反應制氫氣。
、艽蠖鄶(shù)化合反應(特殊:C+CO22CO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
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CO(g)+H2(g)。
、阡@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9.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九
化學反應的速率
、鸥拍睿夯瘜W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計算公式:υ=△C/△t
①單位:mol/(L·s)或mol/(L·min)
、贐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壑匾(guī)律:以mA+nBpC+qD而言,用A、B濃度的減少或C、D濃度的增加所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間必然存在如下關系:
VA:VB:VC:VD=m:n:c:d。
、朴绊懟瘜W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nèi)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的結構和性質(zhì)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有一定影響
、贉囟龋荷邷囟龋龃笏俾;
、诖呋瘎阂话慵涌旆磻俾(正催化劑)。
、蹪舛龋涸黾臃磻锏臐舛,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軌簭姡涸龃髩簭,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萜渌蛩兀喝绻(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tài)(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10.高一化學期末下冊知識點 篇十
1、半徑
、僦芷诒碇性影霃綇淖笙路降接疑戏綔p小(稀有氣體除外)。
、陔x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于金屬離子半徑。
、垭娮訉咏Y構相同的離子,質(zhì)子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僖话憬饘僭責o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②非金屬元素除O、F外均有正價。且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
、圩儍r金屬一般是鐵,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質(zhì)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能根據(jù)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并能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構表示方法
、偈欠袷请娮臃(wěn)定結構,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shù)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叁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電子穩(wěn)定結構。
、谡莆找韵路肿拥目臻g結構: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僬莆栈瘜W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谡莆账姆N晶體與化學鍵、范德華力的關系。
、壅莆辗肿訕O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系。
④兩個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莩R姷姆菢O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shù)非金屬單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