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一
端午節(jié)到了,這是一個充滿歡樂和傳統(tǒng)氣息的節(jié)日。每年的五月初五,我們都會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公園。公園里到處都是五彩斑斕的龍舟,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臉上洋溢著笑容。我看到了龍舟比賽,選手們精神抖擻,劃著槳,龍舟在水面上飛快地前進,水花四濺,非常壯觀。
回到家,媽媽已經(jīng)準備好了粽子。粽子是用綠色的粽葉包裹著糯米和各種餡料做成的,有甜的也有咸的。我最喜歡的是紅豆餡的粽子,甜甜的,軟軟的,非常好吃。我還學到了粽子的由來,原來是為了紀念古代的詩人屈原。
下午,我和朋友們一起去了河邊。我們戴上五彩線,這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據(jù)說可以避邪保平安。我們還玩起了投壺游戲,大家輪流把箭投進壺里,誰投得最多,誰就能得到小禮物。
晚上,我們?nèi)覈谝黄鸪粤艘活D豐盛的晚餐。飯桌上有魚、肉、蔬菜,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粽子。大家邊吃邊聊,非常開心。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了解了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我希望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能和家人一起度過,享受這個美好的時光。
2.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二
端午節(jié)到了,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nèi)叶己芨吲d。早上,媽媽早早地就起床,開始準備端午節(jié)的美食——粽子。粽子是用綠色的粽葉包裹著糯米和各種餡料,有甜的豆沙餡,也有咸的肉和蛋黃餡。我最喜歡的是豆沙餡的粽子,甜甜的,軟軟的,非常好吃。吃過早飯后,爸爸帶我去了公園。公園里舉行了龍舟比賽,許多隊伍穿著五彩斑斕的衣服,劃著龍舟,場面非常熱鬧。我看到了龍舟上的選手們用力劃槳,龍舟在水面上快速前進,水花四濺,我為他們加油鼓勁。
下午,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在河邊玩耍。我們戴上了五彩線,這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據(jù)說可以帶來好運。我們還玩起了投壺游戲,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晚上,我們?nèi)覈谝黄鸪粤艘活D豐盛的晚餐。飯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佳肴,當然少不了粽子。我們一邊吃一邊聊天,享受著節(jié)日的快樂。
端午節(jié)不僅讓我品嘗到了美味的粽子,還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我希望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能和家人一起度過,享受這個充滿愛和快樂的節(jié)日。
3.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三
我喜歡的節(jié)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jié)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jié)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4.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四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大家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到端午節(jié)都會有一些風俗習慣。比如,包粽子、早晨出去踏青等。每年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和媽媽都會早早起床出去踏青。我們來到公園里,看到許多人都來踏青了。“真是莫到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然后,我和媽媽會一起包粽子。粽子很難包,我先把糯米淘洗干凈,再用開水把干的粽葉泡開,然后,準備干凈的繩子,媽媽再把肉切成丁,再把肉丁泡在醬油里……準備的東西還真多。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才準備好。開始包了,我們要包三角肉粽。包好后,我們就用高壓鍋煮一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咬了一口,好好吃啊。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每一年端午節(jié)都辦得很豐富,大家都過得很開心。我現(xiàn)在多么期待今年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啊!
5.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五
端午節(jié)放假了,我和媽媽一起去鄭州小姨家玩。端午節(jié)那天,小姨帶我們來到碧沙崗公園。公園里有各種各樣好玩的項目,有過山車、太空漫步、旋轉(zhuǎn)木馬、摩天輪……一條小路上有一位老爺爺拿著一支長長的筆在寫字,圍觀的人很多。我走進一看,爺爺是用水筆寫字,一筆一畫寫得那么認真,周圍的人對爺爺贊不絕口。
廣場上聚集很多人,我和弟弟也去看熱鬧。原來是端午節(jié)有一項“免費發(fā)香囊”的活動,但是需要說出端午節(jié)的習俗,或者有關端午節(jié)的古詩。我把小手舉得高高的,一位阿姨說:“小朋友,你知道嗎”?我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帶五色線,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還背了一首《和端午》。阿姨獎勵我兩個香囊和兩根五色線,我和弟弟一人一份。我們歡歡喜喜地回家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呀!
6.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六
眾所周知,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這一天里,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端午節(jié)起源于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就抱起一塊大石頭投江自盡,屈原為人正直,很受百姓愛戴,于是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jié)。說起端午節(jié),最令人神往的就是粽子啊,蒸籠泡好的糯米,在一片片蒼翠欲滴的竹葉包好,加些調(diào)料信心,先得往那顆顆飽滿的糯米粒中添上一顆甜棗,那可真是錦上添花。而包粽子更是要仔細熟練,但這包裹的這層裝飾物常讓外國人摸不著頭腦,記得有一個笑話,一個中國人的外國朋友來中國旅游,恰逢端午節(jié),就送了一罐新鮮的粽子給那位朋友。過后那人隨口問起粽子的味道如何?那外國人答道:粽子味道太好了,就是外面那層白菜煮的太硬了,好不容易才咽下去。包好之后,用紅細線捆好扎好袋,再丟進蒸籠的一蒸,霎時,糯米的香味,蜜棗的甜文香灼液的清香,迸濺到空氣中。
也有別的吃食在端午節(jié)里,汪曾祺先生曾經(jīng)在端午的鴨蛋中寫道,描述咸鴨蛋,用筷子頭一扎只紅油就冒出來了,寫得我垂涎三尺。
7.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七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想起這首歌,我就想起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到端午節(jié)大家就包粽子,賽龍舟,和雄黃酒,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吃粽子和和雄黃酒……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科技在發(fā)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
8.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八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按照習俗,這一天早上人們會把門上、窗上都掛上艾蒿,表示驅(qū)趕蚊蟲等,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人們還要包粽子、吃艾葉蛋。在我國的南方等地區(qū)人們還要賽龍舟,主要是為了展示各種龍舟的風采,賽龍舟的人會非常得多,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齊心協(xié)力地劃一邊喊著響亮的>口號,一邊追趕前面的龍舟,你追我,我追你,非常熱鬧。
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家也會包粽子,我要跟著奶奶學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好,然后再把糯米淘好,都準備好了就開始包。粽子的口味有各種各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還有栗子的,看著奶奶熟練地手法我羨慕極了。我選擇了豆沙餡讓奶奶教我包,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先把粽葉折成三角形然后放上一顆紅棗,再放糯米對折包,包了一半就散了,再包一個又散了。我深深地感到奶奶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其實非常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學會包粽子。
晚上,我們?nèi)胰藭谝黄鸪灾执笥窒阌痔鸬聂兆,愉快的端午?jié)隨著粽子的飄香離我而去。
9.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九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我從來沒做過粽子,于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繈寢屨f: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著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xiàn)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后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diào)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的一個了。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里,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順著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媽媽給我系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jié)后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征著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里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終于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10.三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作文350字左右 篇十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劃龍舟比賽??
關于端午節(jié),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shù)氐陌傩章動嵑螅R上劃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
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里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jù)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于我從小非常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jié)”的印象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