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 #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17首)#】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據(jù)《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jié)”。此外端午節(jié)還稱“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等。端午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備的《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17首)》,供您借鑒。
1.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一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宋代:蘇軾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2.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二
《同州端午》
唐代:殷堯藩
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xiāng)。
3.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三
《競渡歌(節(jié)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悖y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4.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四
《端午日》
唐代: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5.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五
《已酉端午》
明·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fā)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6.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六
《端陽采擷》
宋·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7.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七
《節(jié)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zhí),卻疑賬主怕靈符。
8.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八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9.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九
《端午三首》
宋代:趙蕃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jié)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10.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
《楚城》
(宋)陸游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11.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一
《臺灣竹枝詞·競渡》
明·錢琦
競渡齊登杉板船,布標懸處捷爭先。
歸來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葉鮮。
12.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二
《謝人送粽》
唐·楊巨源
來時三月春猶在,到日端陽節(jié)又臨。
珍重主人意勤腆,滿槃角黍細包金。
13.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三
《端午感興》
宋代:文天祥
千金鑄鏡百神愁,功與當年禹服侔。
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馀揚子水東流。
14.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四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15.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五
《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16.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六
《端午詞·御閣》
宋代:晏殊
雕盤角黍競時宜,組繡風華奉紫闈!
海日乍升丹禁曉,艾人晴影照金扉!
17.1~3年級端午節(jié)古詩 篇十七
《端午詞·內(nèi)廷》
宋代:晏殊
百草斗馀欣令月,五絲縈后祝遐年。
洞房風暖垂靈艾,神沼波深競彩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