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花紋與圖案裝飾向日葵的花盤、莖葉。
2、學會用相似色進行背景色的涂色,鼓勵學生用不同規(guī)律的色塊來涂色。
活動準備:
花紋范例、范圖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復習:有個大畫家叫凡高,他畫了一幅美麗的畫,是什么?
2、請學生描述一下向日葵是什么樣的?
二、欣賞范畫
1、了解不同的作畫方式:凡高的《向日葵》是油畫,這幅《向日葵》是用什么方法畫的呢?(線條裝飾畫)
2、欣賞不同的花紋和圖案:除了這些花紋,你還會其它漂亮的'花紋嗎?(請個別學生畫一畫)
三、提出作畫要求。
1、構圖時要大膽、流暢,向日葵的花盤畫得圓又大。(教師示范,引導學生畫出不同的花瓣)
2、進行裝飾時注意花紋要畫得整齊而密集。
3、背景色選用相似色,運用不同形狀的色塊排列來進行涂色。
四、學生作畫
五、作品展示。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二
教學內(nèi)容:
機器人
教學目標:
1.了解機器人的相關知識,知道機器人與人有著密切的關系。
2.能畫或做一個機器人。
3.啟發(fā)學生對科學技術的關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機器人的種類、特點和功能,利用多種繪畫用具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或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
教學難點:
生動的表現(xiàn)機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方法:
談話法、合作學習法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啟發(fā)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恍┓浅L貏e的`朋友,現(xiàn)在,讓
我們看看——它是誰?它在干什么?
機器人能幫人們做許多事情,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就當“小小科學家”,來設計又本事,又神氣——機器人!(板書《機器人》)
2.讀畫:目前我們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機器人呢?——有。讓我來看一看各國的科學家發(fā)明出了哪些機器人
3.范圖分析:這幅畫畫了些什么呀?——再來看看,這幅畫的構圖飽滿不飽滿呀?——很飽滿!
4.作畫步驟:
那機器人該怎么畫呢?現(xiàn)在老師示范一幅《機器人》
(1)想
(2)畫機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5.欣賞兒童畫: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朋友畫的——“機器人”?吹臅r候可以互相討論:這幅畫里的機器人長什么模樣?它有什么本領?(請兩位小朋友評點喜歡的畫。
6.欣賞了這么多小朋友畫的《機器人》,每幅畫都與眾不同,有自己的想法。
7.學生作畫
三、講評,小結(jié)
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講評,表揚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
板書設計:
機器人
機器人的制作過程:
作品展示:
(1)想
(2)畫機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感受顏色美生疏同一種顏色的特點。
2、用深淺不同的顏色作一幅畫。
二、教學重點。
生疏顏色明度變化。
三、教學難點。
作畫時明度比照的利用。
四、教學預備。
繪畫工具:顏料、毛筆、鉛筆。
五、教學課時。
此課教授2課時:第一課特地練習顏色的調(diào)制;其次課特地練習顏色的`裝飾應用。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日我們一起學習畫單色畫
(二)授。
1、復習學生的顏色學問。
(1)讓學生區(qū)分不同顏色。再出示課內(nèi)容。
(2)出示較一般的藍色、示較淡的藍色、較深的藍色請學生區(qū)分。
2、指導:得出結(jié)論是不同深淺的同種顏色。
3、問學生如何使同種顏色變深或變淺。
(1)加白加黑還可以加水我們管這種現(xiàn)象叫做顏色的明度變化。(解釋顏色明度概念)
(2)問學生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轉(zhuǎn)變顏色的明度。得出結(jié)論,變淡可以涂上原來就淡的顏色。
4、教學生調(diào)色,提出要求。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察指導。
學生大膽練習,先用原色、間色來進展調(diào)配,再嘗試用復色等進展練習。
(四)講評學生作品。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同學仔細觀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線描的形式把自身的感受表示出來。能力: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發(fā)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內(nèi)容分析
1.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和直接以線作畫的能力。
2.難點:植物的`結(jié)構與特征。
教學方法
講解
教學手段
演示、講解
板書設計
植物寫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公園、花壇里、我們的家里,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tài),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
二、新課
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它們叫什么名字?它們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樣的姿態(tài)?你喜歡哪種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2、欣賞美術作品: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小朋友的線描畫 植物寫生畫
3、選擇幾種植物請同學進行分析特征、姿態(tài),培養(yǎng)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征。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jié)的錯誤方法。
4
。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關系如何表示?
5、同學作畫、教師輔導作業(yè)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征、姿態(tài),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交叉等變化。
6、小結(jié)
展示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并簡評。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認識對稱與均衡的現(xiàn)象,并能說出生活中存在的對稱與均衡
2、用剪紙繪畫等形式表現(xiàn)對稱與均衡的作品
3、說說對稱與均衡現(xiàn)象給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對稱與均衡的含義,并對生活中及美術作品中對稱與均衡的現(xiàn)象作出準確判斷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靈活利用材料表現(xiàn)作品
課前準備:
師準備表現(xiàn)對稱與均衡現(xiàn)象的活動教具(貼圖),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對稱與均衡形式的范畫;生準備制作材料,百寶箱
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
1、師出示對稱形式的范作,復習對稱知識:左右兩邊的圖形色彩相同就稱為對稱請生說說生活中常見的對稱現(xiàn)象
2、介紹新知:看書中的'知識窗,認識多種形式的對稱:中心線對稱中心點對稱
3、賞析書中的對稱范例,再請學生找找對稱的例子
二、發(fā)展階段:
1、師出示活動貼圖,在中心線或點的一邊擺放一個造型,請生選擇合適的造型放在另一邊,形成對稱形式
2、師將其中一邊另換一造型,引導學生認識均衡
3、賞析書中或師收集的均衡形式圖例,師再以紋樣骨格的方法演示對稱與均衡
4、生說說生活中的均衡現(xiàn)象
5、小結(jié)對稱與均衡的特點:給人整齊平穩(wěn)的感覺
三、學生創(chuàng)作:
1、用剪紙拼貼繪畫等方式,小組合作或獨立完成一幅對稱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2、教師輔導:強調(diào)對稱是兩邊或四周一樣,而均衡是視覺上感受平衡,造型和色彩不必相同
3、展示作品,師生評價
四、拓展:
回家用立體材料進行對稱或均衡的創(chuàng)作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熟悉工具和材料,進行感官體驗。采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浮雕造型創(chuàng)作。
2、通過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設計和表現(xiàn),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
3、培養(yǎng)學們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xiàn)太陽的臉和光芒。
教學難點:
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造型及富于個性的色彩。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問答法等。
教學準備:
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想想它是什么東西,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對,這就是我們經(jīng)?吹降奶。
你們知道嗎?太陽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時侯看看大地的景色,聽著小朋友的歌,日子過得舒服極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覺得有些煩惱,因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麗的色彩,小朋友們都穿著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卻沒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么辦呢?小朋友想不想幫助太陽,為它設計一件漂亮的花衣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畫的內(nèi)容:太陽。
二、欣賞感悟暢想
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太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中間的圓球和外面的光芒)它本身是由哪些顏色組成?(紅色和橙色)剛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們要給太陽添上花衣裳,我們是不是只能用這兩種顏色呢?好!下面看看老師是怎樣給太陽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畫出一個圓作為太陽的基本形狀,(課件)
2、接下來該干什么?(給太陽身上添上花紋)(課件)大家看,這些花紋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點、線、面)下面我們來看看什么是點、線、面,它們是怎樣組成各種花紋的。
3、大家后還要添上什么?(漂亮的顏色)(課件)大家仔細看,畫面中的顏色是不是每個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么這些顏色的組成都有什么特點?(以相近的顏色為主,間插其它的顏色,但是挨著的顏色都不是一樣的)
我們還可以看看在同樣的花紋下,添上不同顏色的效果。小朋友,你們說,太陽穿上花衣裳好看嗎?現(xiàn)在,該你們動手了,別忘了,太陽還正等著呢。小朋友們,開始吧!
三、體驗創(chuàng)新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四、作品展評:
1、學生互評
2、學生自評,教師總評。
五、小結(jié):
小朋友們今天畫得真好,太陽看了別提有多高興了。你們看,這是它給小朋友的一封信:小朋友,謝謝你們了,你們給我畫的花衣裳真漂亮,歡迎你們到我這兒作客……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七
課題:
學構圖
課時:
2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構圖的一般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組織畫面、安排畫面的能力。
3、進一步加強學生鍛煉、概括的造型能力。
教學重難點:
構圖的組織與安排。
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構圖又叫布局或經(jīng)營位置。一幅畫如何安排好所表現(xiàn)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種物象的組合關系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2、教師演示說明
師:任何一幅畫面的構圖都存在著這13種基本變化,只有大小適當,位置適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較完美的構圖。
3、靜物構圖與風景構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它們都有一個表現(xiàn)主題,而且都要把主題物象安排在畫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確、大小、位置、比例適度。
不同點:
1)靜物是人為的在一定環(huán)境下擺放的.物象組合,空間是有限的。風景屬大自然的造化,無邊無際,空間是無限的。
2)靜物構圖所考慮的是如何將有限空間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畫面中,而風景則要在自然中選取所要表現(xiàn)對象,即取景。
3)靜物的大小、位置、聚散關系比較容易判斷,因為它相對集中、獨立,而風景是連綿不斷的無限空間形態(tài),且形態(tài)變化萬千,層層疊疊,透*變化也比較大。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靜物寫生
四、小結(jié):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用夸張的方法制作面具,學習制作方法。(了解、練習)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練習)
教學重點:
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根據(jù)自己的情趣、愛好,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立體面具。
教學難點:
五官的粘貼。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不同形象的面積眼范作若干。
學生:對開的報紙或其他紙一張(開張不可太小,否則作出的面具無法戴),16開紙一張(白芷或彩色紙均可,作五官裝飾用),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ㄒ唬┥险n,師生問好,展示面具,表演面具,揭示課題——《面具》,教師作啟發(fā)性談話:
教師根據(jù)準備好的面具編一個小故事;或準備好一段音樂,挑選幾個學生戴上面具,在音樂的伴奏下,邊沿活報劇或舞蹈,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如果簡單些,可讓學生戴好面具依次走進教師,以其新奇、好玩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制作欲。
。ǘ┙榻B制作步驟
1、制作面具底坯。
用途對開大小的報紙或掛歷紙,按下圖所示步驟折出面具的底坯。
2、想好做成什么樣的面具。
3、通過剪、折、卷等方法,做成五官及其他部件備用。
4、粘貼。粘貼時要注意:一是五官的位置,特別是眼睛?删戴在頭上做個眼睛部位的記號,然后再剪個圓洞洞,這樣就不會妨礙視線;二是先后順序,應先主后次。如人物面具,應先貼眼、眉、嘴,再貼胡子、裝飾、花紋等。
。ㄈ┙處熓痉蹲鲆粋面具,同時學生也跟著教師一步一步地做。 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求勝意識,制作出自己喜歡又與眾不同的面具來。
。ㄋ模┱故静糠謱W生作品,教師或?qū)W生進行講評。
1、讓一半學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另一半人觀摩評判,然后呼喚位置評判。
2、請制作有特色的小朋友到上面來,給大家講講他制作的面具叫什么?怎么繪想到制作這種面具的。
3、請幾個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來,戴上面具,即興表演一番或說上幾句話。
。ㄎ澹┫抡n,清潔教室。
。┱n后小結(jié)。
札記:用廢舊購物紙袋做面具容易找到材料,也容易在上面作剪、貼、切、鏤空、拼接。由于材料本身顏色多樣,制作出的效果也是較為豐富的。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九
課題:
媽媽的節(jié)日
課時:
2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感受母愛的崇高和偉大。
2、引導學生運用簡單的創(chuàng)意、描繪、制作,在媽媽的節(jié)日中為媽媽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繪畫表達了自己的愿望。
2、為媽媽做一件禮物。
教具學具:
繪畫與手工用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日子嗎?(婦女節(jié))在媽媽的節(jié)日里,你為媽媽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2、新授:
師:看來,我們每個小朋友都非常愛自己的媽媽,現(xiàn)在我要請小朋友來講講你自己的媽媽,也可以把自己媽媽的照片拿上來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媽媽每天除了上班,還要照顧我和爸爸,做家務,打掃衛(wèi)生。媽媽對我們的愛是無私和偉大的。你懂事了媽媽會開心,你遇到煩惱時,媽媽會理解你,幫助你。媽媽永遠是你心靈的庇護所。
3、作品賞析
討論: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jié)日?在節(jié)日的時候,自己可以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來表現(xiàn)的:書中圖例
4、發(fā)展階段:媽媽的生日不一定都有蛋糕,但一定少不了我的祝愿。請你動手為媽媽制作一件禮物吧!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動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你想做一個什么禮物送給媽媽?
我們可以用哪些材料來制作禮物呢?
彩紙、布、皺紋紙、干花,線……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可以拼貼,也可以做成立體的,顏色搭配和諧,造型新穎。
四、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小學美術課件和說課稿和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欣賞并了解各種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風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過觀察討論,學生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與組成部分,學會用各種材料,使用各種方法,設計制作一雙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嘗試各種不同材料的運用。
教學重點:學會用各種材料,使用各種方法,設計并制作一雙鞋子。
教學難點:制作一雙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教學準備:
教師:
1.提前一周準備好有關鞋子的問卷。(附2)
2.了解有關鞋子的知識,搜集鞋子圖片。
3.手工制作兩只鞋子。
4.課件(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鞋子圖片)
5.準備彩色卡紙、各色即時貼、蠟光紙、瓦楞紙等各種可用于制作鞋子的材料供學生選用。
學生:
1.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通過上網(wǎng)或查書,了解有關鞋子的知識。
2.材料準備:課前收集一些廣告紙、包裝紙,彩色卡紙、厚卡紙、零碎的布、毛錢、紐扣、小飾物等可用于制作或美化鞋子的材料。
3.工具準備:剪刀、膠水或雙面膠、油畫棒或水彩筆。
教學理念:將美術課程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diào)知識和技能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傳閱《有趣的鞋》課前實踐作業(yè)。
老師板書課題“有趣的鞋”
導入:“前幾天,同學們完成了老師布置的《有趣的鞋》課前實踐作業(yè),老師看了大家的這份作業(yè),感到滿意,特別是XX(點名表揚3—5名學生)同學的作業(yè),完成得很認真,很有自己的想法!老師看了他們所回答的問題和搜集到的資料圖片,從中又學到了許多有關鞋子的知識。老師知道大家的收獲肯定很多,現(xiàn)在,老師想請同學們說說,通過這份作業(yè),你了解到鞋子的哪些知識?”
學生談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自己的收獲,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鞋子圖片或文字資料。老師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肯定和表揚。
師歸納:“同學們說得很好!鞋子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現(xiàn)了。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鞋子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現(xiàn)在,鞋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比如,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鞋子,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風格的鞋子,不同場合要穿不同的鞋子。鞋子也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溜冰鞋、舞蹈鞋等?傊,我們的生活中少不了鞋子。老師在課前也從網(wǎng)上搜集到了一些鞋子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欣賞各式各樣的鞋,觀察鞋子的造型,感受鞋子的美。
A.師點擊課件,依次展示草鞋、繡花布鞋、清代女鞋、三寸金蓮、藏靴、蒙古童靴、虎頭鞋、繡花船形皮靴、柯爾克孜族童靴、幼兒布棉鞋、牛頭布棉鞋、布拖鞋、休閑運動鞋、高根鞋、女式皮鞋、各式拖鞋、草鞋、伸縮鞋等圖片,簡要介紹以上鞋子的制作工藝、民族特色、造型特點等。 師:“這些鞋子好看嗎?好看在哪里?” (課件后一頁顯示所有鞋子圖片,學生邊看邊說。)
B.學生發(fā)言:(教師從鞋子的款式、鞋面裝飾、制作材料、民族特色等方面,引導學生說說鞋子特點,感受鞋子的造型和裝飾美。)老師歸納:“鞋子的造型真有趣,不僅實用而且美觀漂亮!
二、發(fā)展階段
觀察學生帶來的鞋子。
師:“今天同學們也帶了好幾只有特色的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闭垖W生展示自己帶來的鞋子,說說自己的鞋子有什么獨特之處,了解鞋子的組成部分!靶哟篌w可以分為哪些部分?”欣賞老師制作的大鞋子,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還帶了兩只特別的鞋子,想看看嗎?”請兩位學生分別到講臺下,拿出一只老師制作的鞋子!斑@兩只鞋子有趣嗎?為什么?”“這是老師制作的新鞋子,還沒取名呢!大家給它取個名字吧。▽W生給鞋取名)老師給它取名叫‘超級幸運鞋’和‘蜘蛛俠鞋’,相信這只鞋會給大家?guī)砗眠\氣!我還沒試穿呢!同學們想穿嗎?呵呵,現(xiàn)在不行!這可是有條件的。什么條件呢?這節(jié)課,我們要自己動手制作鞋子,做得好的同學就可以試穿這兩只幸運鞋啦!有信心嗎?有興趣嗎?”“現(xiàn)在不急于制作,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兩只鞋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分析鞋子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這兩只鞋子分別采用了什么材料制作?(彩色卡紙、瓦楞紙、即時貼、吹塑紙等)這兩只鞋子的鞋面和鞋底采用了什么方法裝飾?(剪貼圖形、畫圖案) 欣賞課本范作,進一步了解制作鞋子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 分析搜集到的材料,小組討論:
師:“今天同學們帶了一些自己收集的材料,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即時貼、瓦楞紙、蠟光紙、彩色卡紙,現(xiàn)在請各小組同學根據(jù)這些材料的質(zhì)地和顏色,研究一下這些材料可以怎么運用,想想這些材料適合用在制作鞋底還是鞋面上!毙〗M討論交流,每個小組請一位學生說說材料運用和制作鞋子的想法。
三、實踐階段
1.鞋子的制作過程:(以制作小拖鞋為例,通過實物投影儀簡要示范制作步驟)
A.制作鞋底:選稍厚的卡紙,用剪刀剪出鞋底的外形。(可自由創(chuàng)意鞋底形狀)
B.制作鞋面:剪一條長條形卡紙當鞋面,用雙面膠把鞋面、鞋底粘貼連接起來。
C.裝飾鞋面和鞋底:采用剪貼圖形、粘貼小飾物、運用油畫棒或水彩筆畫自己喜歡的圖形或花紋等方法來裝飾。
2.小組交流討論:打算怎樣設計制作有趣的鞋。
3.學生動手實踐:(作業(yè))運用各種材料和方法,制作一只造型獨特、有趣的鞋。
4.學生制作,老師巡視指導:指導學生合理運用各種材料和方法精心裝飾鞋子。
四、作業(yè)展評:
A.讓學生陸續(xù)把自己制作好的鞋子擺放到講臺前桌面上,學生觀摩評價。
B.師生評價作品,選出有特色、有趣的鞋子。
評價方法:造型是否有創(chuàng)意?裝飾美不美?顏色是否合適。
獎勵方法:評出優(yōu)秀作品,獎勵作者試穿老師制作的“超級幸運鞋”或“蜘蛛俠鞋”;老師送給學生小小的祝愿,如“祝你好運”、“步步高”、“學習進步”等祝語。
C.老師總結(jié):“有趣的鞋”制作方法各種各樣、材料也各種各樣,只要多動腦,就會想出很多好方法,創(chuàng)造出各式各樣有特色的鞋。(鼓勵未未完成鞋子制作的同學在課后繼續(xù)制作完成)
五、課后拓展: 用橡皮泥做只造型獨特的鞋或嘗試用繪畫的方法設計幾只有趣的鞋。
六、收拾整理:各小組長組織整理制作用具和剩余的材料,清理桌面和地面垃圾。
七、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以“看”、“想”、“說”為教學主線,通過大量直觀的鞋子圖片和作品實物,引導學生了解鞋子的特點,使學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裝飾美,從而把視覺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實踐經(jīng)驗,并通過動手“做”,創(chuàng)造出了各式各樣有趣的鞋,達到了教學目標。課前讓學生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上網(wǎng)搜集有關鞋子的知識,使學生對鞋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本課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很高,制作鞋子時小組之間合作得很好,許多學生在裝飾鞋面時采取了很多種方式,如粘貼、繪畫、染色、印小印章、貼小飾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獨特,色彩和裝飾美感很強,學生學得開心,做得更開心!
附1:部分本節(jié)課學生作品 《有趣的鞋》課前實踐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方式: 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上網(wǎng)查找有關鞋子的資料。 查找網(wǎng)址(選擇“網(wǎng)頁”或“圖片”選項,分別輸入“鞋子”、“民族鞋子”、“鞋子介紹”、“拖鞋”、“兒童鞋”等詞搜索)找到感興趣的鞋子資料后,以打印或摘抄的方法收集資料。
2.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你在網(wǎng)上查看到了哪些民族的鞋子? 答:(略)
古代的鞋子和現(xiàn)在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樣?(如外形、裝飾、彩色等)答:
鞋子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答:
你喜歡怎樣的鞋子?答:
3.如果讓你設計一只樣式獨特的鞋子,打算怎樣設計?請你畫在下面的方框內(nèi)。
4.搜集一些可用于手工制作鞋子的材料,如漂亮的包裝紙、廣告紙、厚卡紙、零碎的布、各種小飾物等等。
5.你家里有沒有很可愛、有特色的鞋子呢?若有,能不能帶來給全班同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