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時間:2023-12-29 14:17: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高一# #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是©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如果你想學好化學,你必須聽每堂課。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能否掌握課堂所學,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

1.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一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2.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二


  分散系相關概念

  1、分散系:一種物質(zhì)(或幾種物質(zhì))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zhì)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統(tǒng)稱為分散系。

  2、分散質(zhì):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zhì)。

  3、分散劑:分散質(zhì)分散在其中的物質(zhì)。

  4、分散系的分類: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如果按照分散質(zhì)粒子的大小來分類,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而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濁液。

3.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三


  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一個物理量,單位是mol1,而不是純數(shù)。

  不能誤認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約含有個6.02×10氧分子

  242molC中約含有1.204×10個碳原子

  231molH2SO4中約含有6.02×10硫酸分子

  23+23-1.5molNaOH中約含有9.03×10個Na和9.03×10個OH;

  23nmol某微粒集合體中所含微粒數(shù)約為n×6.02×10。

  由以上舉例可以得知:物質(zhì)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以及微粒數(shù)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式?由以上內(nèi)容可以看出,物質(zhì)的量與微粒數(shù)之間存在正比例關系。如果用n表示物質(zhì)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N表示微粒數(shù),三者之間的關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

  2.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配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體時,應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體濺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質(zhì),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復到室溫。

  (3)容量瓶上只有一個刻度線,讀數(shù)時要使視線、容量瓶刻度線與溶液凹液面的低點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時超過刻度線或轉(zhuǎn)移液體時溶液灑到容量瓶外,均應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蓋上容量瓶塞搖勻后出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不能再加蒸餾水。

  (6)稱量NaOH等易潮解和強腐蝕性的藥品,不能放在紙上稱量,應放在小燒杯里稱量。若稀釋濃H2SO4,需在燒杯中加少量蒸餾水再緩緩加入濃H2SO4,并用玻璃棒攪拌。

4.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四


  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傩纬苫衔锓N類多的元素、單質(zhì)是自然界中硬度大的物質(zhì)的元素或氣態(tài)氫化物中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的元素:C。

  ②空氣中含量多的元素或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呈堿性的元素:N。

  ③地殼中含量多的元素、氣態(tài)氫化物沸點高的元素或氫化物在通常情況下呈液態(tài)的元素:O。

 、茌p的單質(zhì)的元素:H;輕的金屬單質(zhì)的元素:Li。

  ⑤單質(zhì)在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非金屬元素:Br;金屬元素:Hg。

 、薷邇r氧化物及其對應水化物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的元素:Be、Al、Zn。

 、咴氐臍鈶B(tài)氫化物和它的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能起化合反應的元素:N;能起氧化還原反應的元素:S。

 、嘣氐臍鈶B(tài)氫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溫下反應生成該元素單質(zhì)的元素:S。

  ⑨元素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能與水反應放出氣體的短周期元素:Li、Na、F。

  ⑩常見的能形成同素異形體的元素:C、P、O、S。

5.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五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是有電子的轉(zhuǎn)移,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有化合價的升降。

  2、失去電子(偏離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是還原劑;升價后生成氧化產(chǎn)物。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偏向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是氧化劑;降價后生成還原產(chǎn)物,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3、常見氧化劑有:Cl2、O2、濃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見還原劑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還原強弱判斷法

 、僦磻较蚓椭馈耙唤M強弱”

 、诮饘倩蚍墙饘賳钨|(zhì)越活潑對應的離子越不活潑(即金屬離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屬離子還原性越弱)

 、蹪舛取囟、氧化或還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斷(越容易氧化或還原則對應能力越強)。

6.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六


  1、物理性質(zhì):

  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

  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zhì):

 、傺趸磻(產(chǎn)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fā)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谌〈磻(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

  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zhì)(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zhì)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shù)不同時,碳原子數(shù)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shù)相同時,支鏈數(shù)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7.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七


  離子共存問題

  凡是能發(fā)生反應的離子之間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進的離子之間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規(guī)律是:

  1、凡相互結合生成難溶或微溶性鹽的離子(熟記常見的難溶、微溶鹽);

  2、與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離子:

  氧族有:OH-、S2-、HS-、SO32-、HSO3-

  鹵族有:F-、ClO-

  碳族有:CH3COO-、CO32-、HCO32-、SiO32-

  3、與O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有:

  NH42+和HS-、HSO3-、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以及弱堿的簡單陽離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還原性較強的離子有:Fe3+、S2-、I-、SO32-。

  氧化性較強的離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

8.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八


  化學結構

  1、半徑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減小(稀有氣體除外)。

 、陔x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于金屬離子半徑。

 、垭娮訉咏Y構相同的離子,質(zhì)子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①一般金屬元素無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②非金屬元素除O、F外均有正價。且正價與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

 、圩儍r金屬一般是鐵,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苋我晃镔|(zhì)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能根據(jù)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并能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構表示方法

 、偈欠袷8電子穩(wěn)定結構,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shù)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叁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電子穩(wěn)定結構。

 、谡莆找韵路肿拥目臻g結構: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僬莆栈瘜W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谡莆账姆N晶體與化學鍵、范德華力的關系。

  ③掌握分子極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系。

  ④兩個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⑤常見的非極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shù)非金屬單質(zhì)。

9.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九


  一、原子半徑

  同一周期(稀有氣體除外),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原子的半徑遞減;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原子半徑遞增。

  二、主要化合價

  (正化合價和低負化合價)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的正化合價遞增(從+1價到+7價),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低負化合價遞增(從-4價到-1價)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屬元素一般無負化合價,故從ⅣA族開始。

  三、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四、單質(zhì)及簡單離子的氧化性與還原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單質(zhì)的氧化性增強,還原性減弱;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減弱,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增強。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單質(zhì)的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增強,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元素單質(zhì)的還原性越強,金屬性就越強;單質(zhì)氧化性越強,非金屬性就越強。

  五、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酸堿性

  同一周期中,元素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強(堿性減弱);

  同一族中,元素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增強(酸性減弱)。

  六、單質(zhì)與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單質(zhì)與氫氣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單質(zhì)與氫氣化合越難。

10.高一年級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復習 篇十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僖罁(jù)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jù)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jù)內(nèi)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jù)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zhì)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