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一級建造師考試《礦業(yè)工程實務》科目備考要點匯總 篇一
施工控制網(wǎng)建立的原則:
1、如建筑區(qū)域內原有控制網(wǎng)時,可利用原有的控制網(wǎng)。利用原有控制網(wǎng)時應滿足精度要求,如精度不滿足要求,則可選用原控制網(wǎng)的個別點作為新建控制網(wǎng)的起算數(shù)據(jù)。
2、當原區(qū)域內無相應的控制網(wǎng),或控制網(wǎng)不能滿足施工測量的技術要求時,則應另測設施工的控制網(wǎng)。
3、施工平面控制網(wǎng)的坐標系統(tǒng),應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tǒng)相同。
4、控制網(wǎng)的測點,應根據(jù)總平面圖和施工總布置圖設計確定。
5、整個施工控制網(wǎng)的精度并不均勻一致,局部控制網(wǎng)的精度由相應建筑物的建筑限差確定。因此,局部控制網(wǎng)的精度選取就應考慮建筑物的工程性質、結構形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
2.2024年一級建造師考試《礦業(yè)工程實務》科目備考要點匯總 篇二
井下平面導線控制測量的特點和要求主要有:
1、井下平面控制分為基本控制和采區(qū)控制兩類,這兩類控制網(wǎng)都應敷設成閉(附)合導線或復測支導線。
2、基本控制導線分為兩級,測角精度分別為±7"和±15”。
3、基本控制導線一般從井底車場的起始邊開始,沿礦井主要巷道(井底車場、水平大巷、集中上、下山等)敷設,通常每隔1.5-2.0km應加測一條陀螺定向邊,以提供檢核等工作。
4、采區(qū)控制導線的測角精度分為±15"和±30"兩級,沿采區(qū)上、下山,中間巷道或片盤運輸巷道以及其他次要巷道敷設。
3.2024年一級建造師考試《礦業(yè)工程實務》科目備考要點匯總 篇三
礦業(yè)工程測量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
1、測繪礦區(qū)地形圖及礦界;
2、完成地上、地下各種工程的施工、竣工測量;
3、繪制各種采掘工程圖和礦山專用圖;
4、承擔井巷支護工程、采掘工程的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
5、評價礦井采、掘工程對地面環(huán)境影響和提供礦山安全的相關重要信息。
礦業(yè)工程施工測量是一個區(qū)域性的工作,它必須從涉及范圍的整體出發(fā),逐步傳遞進行。程序上應符合“由整體到局部“的要求,步驟上應當是“先控制后細部“,精度上應滿足“由高級到低級”的要求。
4.2024年一級建造師考試《礦業(yè)工程實務》科目備考要點匯總 篇四
井筒和井口相關的測量與標定:
1、井筒中心和井筒十字中線,用井口附近的測量控制點標定。井筒十字中線點的設置應在兩個不受破壞的地點埋設兩組(每組四個)大型的鋼筋混凝土基點,并作為全工業(yè)廣場的基本控制點。井筒十字中線點的設置,應在建井初期完成。
2、對于有提升設備的立井井筒十字中線點的設置,井筒每側均不得少于3個,點間距離一般應不小于20m,離井口邊緣最近的十字中線點距井筒以不小于15m為宜(用沉井法、凍結法施工時應不小于30m)。
5.2024年一級建造師考試《礦業(yè)工程實務》科目備考要點匯總 篇五
原巖應力在礦山工程中的地位:
原巖應力是指礦山井巷工程開挖前,地下未受擾動的應力分布狀態(tài)。原巖應力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自重應力和構造應力組成。
自重應力與地層深度成正比,可以有計算值。構造應力一般可分析其應力大致方向,但目前還不能確定其大小。
原巖應力是引起地下荷載的根本因素。當?shù)叵鹿こ涕_挖后,會引起原巖應力集中形成更大的圍巖應力。
圍巖應力既作用在圍巖中,也會因為支護限制圍巖的變形而承受圍巖壓力,這被稱為圍巖一支護共同作用。通常井巷越深,或受構造影響的圍巖,其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圍巖破碎的情況也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