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高三勵志故事大全 篇一
高三是在我目前為止平凡的人生中一段特別的經(jīng)歷,非常想和大家分享。
高一高二我特別貪玩,混到高三在班級里大概四五十多名,教材上的化學方程式都背不出。某次化學老師讓我上黑板,非;A的方程,結果幾個人只有我做不出來。老師鄙夷的看了我一眼,然后讓我同桌一個踏實又努力的女孩子上去順利寫了出來。
我雖然非常喜歡我同桌和化學老師,卻怎么也忘不了當時老師的眼神和那種恥辱……然后就突然發(fā)誓說要考清華,一定要上。
以前的我是個有點不待見努力吭哧吭哧做題這樣行徑的愛耍小聰明的孩紙。因為知道自己缺乏長時間集中力這個缺點,所以從開始到后都是以高效率為原則的。
第一件事,把教材吃透。
前提是認真跟著各科老師高三的總復習。總復習是一個重新跟上的的機會,錯過了就很難再有時間追基礎知識了,盡量不要拋下學校的學業(yè)去獨立復習。然后自習時間和課余時間額外給自己開小灶。這里的關鍵點有兩個:
1、讓教材滾瓜爛熟。
我在高三找到的一個看書的學習方法是回想法。對于需要我背誦或者特別熟練的內容,光看是沒用的,記不住。我會在每看完一段之后合上書,自己把這一段寫下來,或者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或者自己把這一段的知識結構整理寫出來。當你能產(chǎn)出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時候,就這樣一點點把所有教材全掃一遍。
當時即使是看教材不那么重要的科目,我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甚至沒強調的細節(jié),非常有收獲。
2、要選擇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參考書。
大家都在用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定要去書店,挨個一本本看。什么樣的參考書是好的呢?講基礎知識多,有所擴展,并且有很多原創(chuàng)的知識整理,能把教材里的整個知識網(wǎng)絡清晰地展示給你看。題目不一定要多(題目可以買專門做題的書),甚至都不一定要做。
同時這本書一定要看起來很容易,有的書會講的很晦澀或者選題很偏。多翻翻,甚至找一個你一直弄不明白的知識點,看看那本書你站在那里讀5分鐘后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就對了。
然后,隨著老師的總復習腳步,同步去把這本書以及教材搞透。
這件事情,要用幾個月去做。高三老師天天發(fā)卷子留作業(yè),自己可以控制的時間其實非常有限,要充分利用,不用著急去一本本做題(這期間跟著老師也能做不少題了),即使是你身邊的大牛已經(jīng)開始查缺補漏了——有一天你會超過他的。
如果能完成,那么這時候你的成績一定已經(jīng)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了。
3、把題型吃透。
就是把吃透的知識轉化為實戰(zhàn)的能力。
高考雖然有靈活的一面,但是跑不出基本的出題思路——因為它總是要以教材為基礎,去考察教材的某個部分的。這時候我們要選擇的參考書,就是能智慧地收集并且總結主要題型的書。
很多書里面一堆題,然后分類很亂。記住,要突飛猛進,我們就要比他人完成更多的事情,因此時間更有限,題海戰(zhàn)術要不得。如果不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死路一條。
一本理想的題目書,會把某個知識點下面可以出的不同類型的題給你看,然后每個類型的題練個兩三次,加上講解。市面上不一定有這種100%理想的書。沒關系,買一本相近的,別忘了老師也會發(fā)材料,你還可以自己總結。總復習到每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都會集中的發(fā)該知識點的題目,這是一個好機會。把常出的題型記住,就像教材那樣熟悉他們。
4、錯題本
關于錯題本,當時其實我也弄了一個。但除了第寫上的時候幫助記憶以外,基本沒翻過……我認為更有用的是總結題型并且記到自己腦袋里。
吃透題型后,每看到一個題目,我們都能在心里大概浮現(xiàn)出這個題目考的是什么知識點,應該從哪里入手作答。實話說,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基本你考試就能所向披靡了!
2.關于高三勵志故事大全 篇二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掙點錢給父母,或許那樣能彌補我對他們的愧疚。父親說,等把地里農活兒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時候麥子已經(jīng)收完,媽媽卻病倒了,我家還有一塊地沒種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場透地雨,正是種苞米的良機,第二天中午,我和父親出發(fā)了。
種子盛在塑料桶里,父親刨坑我點種子,每個坑兩粒種子。農歷五月毒辣辣的陽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熱得像蒸籠,我汗流浹背,父親也直喘粗氣。太陽落山的時候我已經(jīng)筋疲力盡,口干舌燥。我們還有4壟地沒種完,種子卻用光了。
我如釋重負地對父親說,正好天要黑了,咱們收工,明天再帶種子來吧。父親沒說話,把鋤頭藏在地頭的麥秸垛里,我們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一覺,卻看見父親又在弄苞米種子,我問不是明天才下種嗎?現(xiàn)在準備有什么用?父親笑著說,這塊地今晚必須種完,否則將來會歉收。我覺得不可思議,不就差一宿嗎?父親說我們打個盹兒,一宿就過去了,但是種下去的種子不睡覺啊,同地塊的苞米晚種一宿,產(chǎn)量差別可就大了。
見我半信半疑,父親指指屋檐下掛的苞米說,你看吧,這些和囤里的都是這塊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與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幾個比較,無一例外,檐下的苞米個頭普遍偏小!
原來,去年這片地還沒播種完,突然下了場雨,無法干活,地北頭這5壟比其他地塊晚種了一天。
我被這個事實驚呆了。父親說,大片地玉米同時吐蕊秀穗時,晚種的這幾壟還未吐蕊,錯過了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許多。沒想到,短短一天差別如此明顯。
一個黑夜、一個白天對于我們人類只算一個片刻,但是對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確是一個不短的時間。我們看似漫長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種子般短暫嗎?剛開始就落后別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趕,到后來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樣……那天傍晚,我和父親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種完,回到家時已經(jīng)滿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選擇了復讀。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一晃12年過去了,我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而與我一樣落榜外出打工的幾個同學,如今還輾轉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勞作,經(jīng)常為討要工錢而苦惱。
那些裝滿了理想與希望的種子,短短一夜間,已經(jīng)吸足了水分,早已邁開了“人生”的腳步,一旦錯過,機會永不再來。
3.關于高三勵志故事大全 篇三
如果別人指出你的缺點,你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謙虛地接受并冷靜地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說明你很自信。甚至,面對自己的缺點,你還能機智風趣地開玩笑,那你就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了。敢于拿自己的缺點開玩笑,是一個人自信和心理健康的表現(xiàn)。-很矮,但是,他會說“濃縮的都是精華”。蘇格拉底在遭受了粗暴妻子的“河東獅吼”與“一盆冷水”后,幽默地說“我早知道打雷之后必定要下雨”。
你敢拿自己的缺點開玩笑嗎?如果不敢,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坦然地問問自己:“面對缺點,我怎么會像小偷一樣害怕?”
高考的目的便是上大學,我們每個人在終也必定要選取一所大學為自己的主要目標,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從現(xiàn)在就把我們的目標記在心頭,并且時時刻刻的為了自己的追求而奮斗呢?尼采的話很有道理:“人需要一個目標,人寧可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蹦繕嗣鞔_,才讓我們擁有希望和執(zhí)著,就像是長夜中遠方的一盞明燈,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明確的目標,才能讓我們有了明確的選擇,無論它有多高,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去為了向往而追求。任何時候都要看準這個目標,用它來激勵自己,讓它作為一種不變的動力。高一高二時,我曾經(jīng)為大家確定了三級目標:考大學、考重點大學、考重點大學,F(xiàn)在大家可以把這一目標具體化,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具體為某一所大學。
高三學生的壓力是巨大的,有來自自身的壓力,又有老師、父母施加的壓力,平常的模考又太多,每次還要排名次。適度的壓力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這正如水,如果沒有壓力就不會形成美麗的噴泉。緊急的情況或巨大的壓力會喚起有機體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能夠幫助你應付外來的壓力,時間越緊迫,壓力越大,能量也越驚人。壓力的同時是動力。事情往往是這樣,精神壓力過大,會影響健康,但如果沒有任何壓力,生活也會疲疲塌塌,無所作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惰性,非得事情逼到眼前才會認真去做,而且這時做事的效率往往會數(shù)倍的增長。一位大學生深有感觸地說:“我完全是憑借后一年的時間考上北大的,在后的一年里我弄懂得問題,似乎比我中學六年里弄懂得問題還要多!笨梢,一旦一個人真正的發(fā)憤起來,其力量何其驚人!當然,整天處在壓抑之中,也是不利的。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緩解壓力,甩下包袱,輕裝前進。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要想成功,單靠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同學之間要建立互幫互助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由于高考是競爭性的,因而同學之間的關系往往是單純的競爭性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緊張。一個關系緊張的人際環(huán)境,對每個人的發(fā)展都是不利的。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同學之間還應有合作關系,大家應在學習上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在生活上相互理解,相互關心,共同進步。在競爭的范圍上,要開闊自己的眼界,不要囿于一個班級,一個學校。要通過同學之間真誠的互助而構建一個強大的學習場,這個學習場是幫助你參與更大競爭的強有力的后盾。當然這個學習場的運行有賴于每一個人參與,積極主動學習他人智慧的同時,熱情的釋放自己的智慧,與他人共享。我們班上有的是“高手”,學習起來比自己輕松的多,要主動的尋求別人的幫助。與同學討論也是學習方法之一。有時,一個問題的不同見解會使好幾個同學互不相讓,引出一大堆證據(j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經(jīng)過討論建立起來的知識,更加晰明了,印象更深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曾聽人講過一個來自大海的故事:在礁石的背面,風平浪靜,藏在其中的珊瑚蟲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而且死亡率極高;在礁石的外面,巨浪翻滾,生存于此的珊瑚蟲卻顯得生機勃勃,光彩奪目,并快速地生長繁殖。巨浪的沖擊是珊瑚蟲生存的必要條件。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與珊瑚蟲是一樣的,也需要沖擊、磨擦、鍛煉,高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第大的考驗,經(jīng)受住了這次考驗,你也將像珊瑚蟲一樣光彩照人。
4.關于高三勵志故事大全 篇四
在高三的路上沒有坦途,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考驗,正是這些挫折和考驗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堅強,什么是忍耐,什么是成長。平靜的湖面練不出勇敢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成功的巨人。艱苦的鍛煉可以讓我們練就一副強健的筋骨,心靈的磨難會讓我們擁有堅強的品質和冷靜的態(tài)度,只有經(jīng)過風雨的歷練,才能真正感受到歲月的磨練之于我們每個人的價值。
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群進行了長期研究。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東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每分鐘的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13米。這些莫名其妙的差別,曾使這位動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些羚羊的種類和生存環(huán)境都是相同的,都屬羚羊類,都生長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帶,而且所吃的食物也是一樣的來源,以一種叫鶯蘿的牧草為生。
有一年,在動物保護協(xié)會的贊助下,動物學家在奧蘭治河的東西兩岸各捉了10只羚羊,分別把它們送往對岸。結果,從東岸運到西岸的的10只羚羊,一年后繁殖到14只,從西岸運到東岸的10只,一年后還剩下3只,另外7只全被獅子吃了。這位動物學家終于明白:東岸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生活著獅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為缺少了天敵。因為有了獅群的的追趕,東岸的羚羊練就了奔跑的本領,所以會頑強的繁衍生息,而西岸的羚羊一旦改變了舒適的環(huán)境,也就會在考驗面前無以應對,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
所以,同學們,我們要接受并感謝歲月的磨練,是它喚醒了隱藏在我們生命深處的種種能力。蛹變成蝶之前,痛苦的蠕動和掙扎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只有這樣,它才能蛻變出美麗的翅膀和輕盈的身體。這個道理,對人也是一樣的,在成功之前,經(jīng)歷歲月的磨練是肯定的,它讓我們的意志變得堅定,讓我們更加優(yōu)秀,成為生命中的強者。勇于接受磨練,經(jīng)得起磨礪,才能取得后的成功。
5.關于高三勵志故事大全 篇五
班里充滿了競爭與壓力,而我的入學考試成績并不讓我樂觀。
三年前,我?guī)еd奮的心情踏入了高中的大門。我像個天真的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新鮮感。在高中,我開始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生活:由于家遠,我不得不住進了學校宿舍,在家里被寵慣的我一下子要做太多只能靠自己做的事;由于是實驗班,班里充滿了競爭與壓力,而我的入學考試成績并不讓我樂觀。那時剛入校門的我依然如初中時那個勤奮刻苦、嚴謹務實的我,一進門就開始苦讀,迎來第一個好消息是期中考試的第5名。
也許那時真的是太小,也許是從未離開過家,又也許是不曾脫離過父母的導航,第5名讓我從自卑中走出來跳上了自信的臺階。自信與自負只差一個字,而且它們的區(qū)別也只在一念之間。我把這次成績定為比別人優(yōu)越的證據(jù),一下子完全信任了自己的頭腦。滿足感、虛榮心、驕傲、飄飄然的感覺一股腦涌進來,發(fā)昏的我在后半學期沉浸在小說、動畫等娛樂消遣中。清楚地記得,在收到期末成績單時腦袋里一片空白。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班主任來找我談心時,我的眼淚不住地淌下,濕了衣襟,濕了我的心……
那年的冬天,雪花紛飛,我望著四處飄揚的雪花,不自主的問道:“白雪啊,你懂什么呢?你那樣自由自在、高興快樂,傻傻地飛,可否懂得人的心事?”
徘徊在情緒的低谷里,媽媽很擔心我會一蹶不振,因為以前太順利。而班主任卻不覺得我跌的跟頭算什么,他幫我找出知識的空缺與漏洞后,對我說了句:“好好干,你能行的!”大概年輕氣盛的我好勝心很強吧,擦干眼淚后又開始發(fā)奮了。
高一下半學期的時候,真的很辛苦,實驗班的課程進度很快,我落下了不少課程,何況我補空缺的同時還要拼命跟上新課的進度。追趕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心中總銘記著上的失敗,所以不敢松弛。因為沒有熬夜習慣所以白天爭分奪秒。我記得那時不愿去費時間擠飯,于是會等到別人吃完飯后再去食堂買已經(jīng)微涼的飯菜,因此從下課到吃飯前,我常常在教室里一邊看書一邊肚子餓得咕咕叫。我也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所以中午又給了書本,一天24小時,9小時給了宿舍,用于睡覺與生活瑣事,其他15小時除了吃飯外我全放在了教室里。長時間的集中精力是件很辛苦的事情。無數(shù)次,累得趴在桌上休息時不小心睡著,然后猛地驚醒接著頂著發(fā)沉的腦袋接著讀書、做題。那腦袋里只有一個信念,就是不再做掉隊的人。
后來的結果可以用一句大家見多了的話概括——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再次拿到成績單時,揉了揉發(fā)疼的眼睛,疲倦地笑了。
高二的我是真正進入高中生活正軌的時期,由于跟上了進度,融進了那個學習海洋,我不再像高一下半學期那樣瘋狂了。不過,依然不敢忘記教訓的慘痛,只不過我的生活開始模式化的有規(guī)律起來。統(tǒng)籌安排好各種事情后雖然還是用功地學習,不過不再覺得“好累啊,好想瞇一會兒啊”,相比較起來,學習上效率長了不少,時間也沒怎么減少,所以效果很好。學習的方法也是那時慢慢形成成的。數(shù)學老師說:課下要多思考,不要一味追求做題的數(shù)量,但得保證一定數(shù)量。不要碰上難題就問就跳躍,要去想。也許你做不出來,但這段想的過程很重要,它是你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量變積累過程。我一直把數(shù)學老師的話作為準則,而且班里有做題數(shù)量是別人幾倍成績卻不出色的例子。所以每天我很認真地聽課,很認真地做作業(yè),把每個題都做好,不敷衍。我?guī)缀鯖]做過什么課外書上的練習。也許是老師的精心安排或是我的腦袋不夠快,抑或是巧合,老師所布置的東西能夠充滿我所有的`自由課時間,包括作業(yè)與看書,可能有時會充裕一點,我會再拿出比較經(jīng)典的例題做一遍或總結一下思路或再仔細想一想與這些知識相關的知識,看能否讓知識們形成系統(tǒng)形成網(wǎng)絡;如時間再充裕一點,就跟班里同學一塊兒看雜志啊什么的。大家再一塊兒聊聊天,順便交換一下經(jīng)驗與技巧什么的。
那些愛好什么的,重要的就是不要沉迷,就拿電腦游戲說吧,我們班有正例也有反例。
我覺得不要因為學習而放棄自己的業(yè)余愛好或是其他的東西。只要能擺正它們的關系,把它們分別對待就行。永遠要記得在這些之中學習放首位。那些愛好什么的,重要的就是不要沉迷。就拿電腦游戲說吧,我們班有正例也有反例。我有個同學,成績很好,他特別喜歡玩游戲,但是他很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要干什么,他明白學習是學習,游戲是游戲。所以他雖然非常喜歡游戲,但他一到學習時間就會很安靜地在教室里讀書。我問他:“你腦子里不去想嗎?”他說不會去想,因為他在學習不是在玩游戲。我覺得這樣就很好。就像我,狂愛看電視,可是我學習時很專心的。另外一個同學就不那么樂觀了,沉溺于網(wǎng)吧的游戲與聊天中,沒有自制力,以致成績沒有絲毫起色。所以我覺得自制力的培養(yǎng)與保持是很重要的,它不僅對學習很有幫助,對做人也有裨益,一個人不會總有媽媽在身邊督促他吧。
走進一個優(yōu)秀的群體首先要忍受與接受的事實是別人比自己聰明。
還有就是進入高二后跟同學的交流多一些會發(fā)現(xiàn)聰明人真的很多。這時擺正心態(tài)很重要,走進一個優(yōu)秀的群體首先要忍受與接受的事實時別人比自己聰明。我記得曾經(jīng)我有一個心里不平衡時期,總覺得“哎呀,你憑什么做題比我快呀!”
“哎喲你學習時間比我少,還考得跟我一樣好呀!”什么的,后來慢慢認識到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人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所以現(xiàn)在我覺得碰上很多人比我聰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有很多人,他們學得很好盡管他們并不聰明。我現(xiàn)在不拿腦袋跟人家比,就好像我不拿相貌跟人家比一樣。因為那是天生的,我無法改變。我能改變的只有能通過后天努力改變的東西,就像學習結果等等。所以我不去偷懶,我相信“笨鳥先飛”。
再有的心態(tài)就是不要跟別人比,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老跟別人比會失去自己,而且會在心中造成一股不平,影響平時正常的學習思考,把心中那股不平散去,追求自己進步后的結果放在別人的尺度上,那樣如果發(fā)現(xiàn)好似退步之后會很沮喪沒有動力。要學會為自己的進步鼓鼓掌然后再繼續(xù)雄健地往前走,我覺得這點很重要。
周圍的人瘋狂啃書熬夜的時候,我是那樣不亂方寸地以自己的方式學著。
高三后進入一輪一輪的復習,很枯燥很煩人所以有人說是“黑色高三”。我的高三相對于那些到高三才開始用功的同學來說還是比較輕松的?偟膩碚f,高一、高二的基礎還算扎實,所以我的高三就按部就班地走,高一、高二怎么著還怎么著甚至更為輕松些。周圍的人瘋狂啃書熬夜的時候我還是那樣不亂方寸地以自己的方式學著。熬夜是會傳染的。我記得我們宿舍一開始有一個人熬夜,后來除了有個同學時不時熬一下,就是我不熬夜了。我問她們困不困辛不辛苦,他們說如果躺在床上想著別人在熬夜學習心里很不自在。這又是一種心態(tài)了。我倒覺得沒什么不自在。她們熬夜第二天很困,白天就無法集中精力,而我睡夠八個小時白天很精神其實很賺,何必吝嗇那一、二個小時呢。
我們的班是比較活躍的班,班里大部分是男生,而且大家都很明白自己該做的事情,所以高三的時候,上課、自習時班里很安靜,一下課,班里就沒有一個人了,都在室外活動。而且大家都很個性,不太在乎誰比誰優(yōu)秀的問題,所以氣氛很好,松弛有序,緊張有度。相比之下,我們的鄰班就很“發(fā)奮”。
我一進他們班就感到壓抑,那些同學利用任何時間看書,所以什么時候都很安靜,而且每次我都能看到一片人在學習。再加上那個班的人都很有競爭意識,所以更有壓力感。我有個好朋友在那個班,有一天她面容憔悴地告訴我她真的快被壓扁了。我對她說你不要老隨著他們的節(jié)奏走,要走自己的路。她很贊同但沒有施行,所以她直到高考結束前一直很疲憊。
我的高三在被班里氣氛感染的同時又加入一些“佐料”,比如看一些雜志、小說集,聽一些廣播、音樂等等。因為高三嘛,尤其到后面一階段老做面孔一樣的題感覺很郁悶,所以就找一些事情當作消遣來做。有時會在中午跟好多同學聊天或是看他們玩游戲什么的,不過這些不是業(yè)余愛好,只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習題大戰(zhàn)”中而做。
印象中,我們班學習前幾名的到后都不是拼了命似地學,有時我們幾個會在一塊兒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說實話,高三的放松工作真的很重要,繃得太緊,學習效率會下降,你會有腦袋不轉,半天做不出一道題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高中如果被喻為戰(zhàn)場的話,你不僅要打學習戰(zhàn)還要打心態(tài)戰(zhàn)。如果心態(tài)好的話你會事半功倍,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甚至會超常發(fā)揮;如果你心態(tài)不調整好會很影響你正常工作的運行,解下思想包袱,你會覺得干什么事情都精力充沛。
作為后的總結我想說,有一些很對很正確的傳統(tǒng)學習方法與經(jīng)驗我們聽了一遍又一遍,所以腦袋里總覺得“啊,很對”卻沒有真正去做,我覺得那些方法與經(jīng)驗真的很有用,只要你真正去做。不過我自己也沒有實施過多少,因為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你可以在自己的模式中融入一些傳統(tǒng)的方法技巧與別人的經(jīng)驗總結。但是主心骨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摸索實踐出來的,自己用著才順手。生搬硬套別人的經(jīng)驗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愿所以還沒參加高考的同學尋求出自己的一套來,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