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鳥是人類的朋友,是我們熟悉而喜歡的動物。本課是讓學生用傳統(tǒng)的水墨來表現(xiàn)這個主題。學生在此之前已經(jīng)接觸過畫材料,也從第9、10課中了解了鳥的有關知識。讓學生用傳統(tǒng)的水墨工具畫自己喜歡的鳥,主要是讓學生感知水墨畫的美感,體驗水墨的獨特性、豐富性以及暈化的偶然性。本課教材選取了兩位畫家陳子莊、朱聾的作品各一幅,引導學生欣賞畫家們用不同的水墨風格表現(xiàn)的鳥,學會用水墨的點、線、面表現(xiàn)鳥。在本課教學中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畫的樂趣為主,不要過分強調(diào)用筆、用墨的技巧。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熟悉國畫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畫獨特的美。
2、操作目標:學習用水墨的點、線、面以及墨色的濃淡變化進行鳥的動態(tài)造型,體驗筆墨的趣味。
3、情意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水墨畫的審美情趣以及對祖國傳統(tǒng)國畫藝術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用濃淡不同的點、線、面來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鳥。
2、教學難點: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應用與要表現(xiàn)的形象相結合。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毛筆、墨汁、宣紙、調(diào)色盒、囤畫顏料、水懷,水墨畫馬圖片。
2、學生準備:毛筆、墨汁、宣紙、調(diào)色盒、國畫顏料、水杯。
五、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認識畫工具及其相應作用,為本節(jié)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游戲與導人:
(1)教師拿出一張宣紙,請兩位學生上來隨意點兩點,教師在學生點的基礎上略加修飾,添加上鳥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兩只有趣的小鳥。一只正面,一只側面。
。2)教師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水墨畫鳥。
3、欣賞與感受:
。1)欣賞一些知名畫家的水墨畫鳥作品,找一找他們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處?從而了解水墨畫中點、線、面的合理應用。
。2)欣賞同齡人的水墨畫鳥,體會鳥的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感受水墨的不同韻味。
(3)教師示范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學生同桌之間互相嘗試,在嘗試中教師簡單介紹、示范破墨法:濃破淡,淡破濃。
4、實踐與體驗:
。1)學生根據(jù)自己寫生的鳥或根據(jù)資料、照片,大膽用水墨進行表現(xiàn)。
。2)教師巡視,讓學生注意筆墨的輕重,用墨的干濕、濃淡,后形成自己較為獨特的水墨表現(xiàn)方法。
5、展評與拓展:
學生將作業(yè)貼于教師設計的展板"鳥的世界"中,讓學生自己評析小組評析、集體評析。對于水墨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作品,教師要給予肯定。適時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
6、布置課外作業(yè):
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仔細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家禽或家禽圖片,嘗試用水墨進行表現(xiàn)。
2.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在我國古代璀璨的藝術寶庫中,有一些怪獸,是非自然界中的動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過本課對古代這些怪獸的了解,可是學生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學生在編怪獸故事,設計、制作表演怪獸的過程中,有助于創(chuàng)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的怪獸,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能用多種材料表現(xiàn)出特點突出的怪獸;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學習和綜合學習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yǎng)合作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熱愛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怪獸的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怪獸的設計、表現(xiàn)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
課本、有關資料圖片
【學具】
課本、彩紙、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的準備情況。
穩(wěn)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教師展示幾種自然界中特點突出的動物,如老虎、獅子、鹿、烏龜、牛、鷹、豬等,引導學生分析其特點。
提問:如果這些動物有特點的部分長在一種動物身上,那是會什么樣?
展示麒麟圖片。
問:它有哪些動物的特點?有什么作用?
學生發(fā)言。
教師總結:麒麟成為一種藝術形象,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像這樣的怪獸,自古以來還有許多。引出課題。
三、教授新知:
播放教學課件,并結合教材提問:你從哪兒看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給你什么感受?學生結合教材研討怪獸的設計特點,分析其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可以設計什么樣的怪獸?
學生討論。
誰能自己編一個簡短的怪獸的故事?
怎樣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分小組研究:這些作品如何表現(xiàn)了怪獸的形象?
如何巧用材料?
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組織學生交流,交流中教師演示幾種制作方法。
四、作品創(chuàng)作:
1、布置討論內(nèi)容:小組集體編一個怪獸的故事,并分工合作制作道具,準備表演。
2、學生利用彩紙、廢舊材料制作怪獸面具。
3、教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示: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發(fā)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參與本次學習活動的感受。
2、對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可多給與提問作答的機會,且好安排在小組討論及已有同學發(fā)表意見后,以鼓勵參與、增強自信。
3、教師針對學生作品創(chuàng)作情況做出小結。
。ü膭顚W生為主。)
六、課后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潔課桌及衛(wèi)生。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學得怎樣?還想學些什么?
3.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1、學會唱《蝸牛與黃鸝鳥》,理解歌詞大意,并從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2、編創(chuàng)表演,通過音樂實踐,體會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勝利的道理。
3、利用身邊的物品作為簡易的打擊樂器進行伴奏,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專注力、抗干擾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體驗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會唱《蝸牛與黃鸝》,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歌曲。
教學難點:
集體為歌曲填加打擊樂伴奏。
學前準備:
老師:琴、課件、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幾種打擊樂器、蝸牛和黃鸝鳥的圖片
學生:身邊能打擊伴奏的器物
教學方法:
1、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感悟品質(zhì)。
2、聽音學唱、逐句教唱法學唱歌曲。
3、指揮提示法幫助學生集體伴奏。
4、示范和鼓勵法建議鼓勵學生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師出示蝸牛和黃鸝鳥的圖片,問學生是否認識,教師相機把圖片分別粘貼在黑板上。
師問:你喜歡蝸牛還是黃鸝鳥?為什么?
師:其實,蝸牛雖然爬得慢,但它身上有一種非常可貴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學習。是什么精神呢?先請聽故事《蝸牛與黃鸝鳥》(在“蝸!焙汀包S鸝鳥”之間板書:與)
二、故事激趣感悟精神
播放課件圖片,教師配音講故事
春天來了,春雨滋潤了萬物,喝足了雨水的“門前一棵葡萄樹,青枝嫩葉剛發(fā)芽!秉S鸝鳥驚喜地說:“鹿哥哥、猴弟弟,今年我們可以在這里吃葡萄了!”小鹿說:“葡萄成熟再來嘗,脖子一伸就夠著。”蝸牛聽見了也想吃葡萄,早早就把樹來爬。大家都笑它:“葡萄成熟早得很,現(xiàn)在上去干什么?”可是,“蝸牛不顧他人笑,一步一步往上爬!鼻锾斓搅耍捌咸殉墒於嘞闾,摘給大家來分享!蔽伵=K于爬上樹,吃到紫亮大葡萄。
同學們,你認為蝸牛有怎樣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三、學唱新歌
過渡:為了贊美這種笨鳥先飛、知難而進、堅持到底、勇往直前的精神,人們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歌:《蝸牛與黃鸝鳥》廣為傳唱,想聽聽嗎?
(播放課件歌曲)
1、學生完整聆聽,初次感受。
2、邊聽歌曲邊拍手
3、拍手跟老師按節(jié)奏讀歌詞
4、老師彈琴,學生聽音學唱,逐句進行。
5、練習熟唱,老師彈琴幫助學生唱準確。
6、歌唱技巧輔導:師范唱,讓學生唱得輕松、有彈性。每句的第一拍要唱得重一些。
7、多種形式練唱,記住歌詞。(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獨唱等)
四、表演歌曲
1、師示范表演
2、自編動作表演,師適當指導、建議
3、小組分角色表演
4、自愿上臺展示,戴頭飾表演,教師多激勵評價
五、打擊樂伴奏
1、跟老師學習拍擊節(jié)奏
2、輔導學生分三組用不同的節(jié)拍形式為歌曲作簡單的伴奏,教師可指揮提示學生完成。
六、結課
同學們真聰明,配合得非常好,和同學合作你快樂嗎?那么,請全體起立,用歌聲和表演盡情表達你的快樂吧!
4.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1、通過集體欣賞和分組視唱、聽辨各聲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樂隊》的變換無窮的結構魅力。
2、學生通過配合欣賞《小樂隊》進行舞蹈律動的編創(chuàng),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和參與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隨著《法國號》音樂,邊做律動邊唱。
2、導入新課內(nèi)容。
剛才我們聽到歌曲中唱的是我們的老朋友法國號,今天老師將繼續(xù)我們的音樂之旅,認識和了解更多的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
二、聽賞《小樂隊》
1、完整聆聽歌曲《小樂隊》。
請大家注意聽,我們的新朋友就在這首歌里。
2、簡介小提琴、單簧管、小號、大鼓四件樂器。
。1)觀看四種樂器演奏圖片,可以模仿演奏姿勢。
。2)小游戲:“找朋友”。
3、完整欣賞《小樂隊》的演唱錄音,聽出演唱的順序。
三、課堂小結
師:今天的課給我們帶來了四位新朋友,它們是誰啊?(學生回答)
5.小學三年級體育教案 篇五
一、情景導入教師活動:
1、常規(guī)隊列練習,要求精神飽滿,常規(guī)到位。
2、學習向中和看齊和向兩邊散開的隊列練習。
3、對學生的練習情況給予肯定,表揚比較好的組,以激勵其他組同學。
學生活動:
1、按老師的要求和口令,精神飽滿地進行隊列練習,細心體驗如何才能與其他同伴保持一致。
2、能夠細心聆聽老師的講解,在學習中,認真體驗,積極和其他組進行比試,看看哪組的行動迅速整齊。
3、經(jīng)過老師的評價后,對自己在練習中的表現(xiàn)能夠給自己打一個合理的分數(shù)。
組織:四列橫隊
二、愉悅身心,快樂練習
重點:在踢毽子活動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教師活動:
1、講解示范踢毽子的方法要求,組織學生原地徒手模仿練習(練習認真和動作準確到位的同學可以每人拿一個毽子自由練習,目的`充分調(diào)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端正學生練習的態(tài)度)。
2、給予學生練習的目標,組織學生自行練習。
3、組織學生相互間進行各種比試練習。
4、組織學生進行拔蘿卜和種蘿卜的游戲活動。
5、組織學生進行短繩練習。
學生活動:
1、認真觀察聆聽老師的講解,積極進行模仿練習。
2、積極進行毽子的各種練習活動,充分展現(xiàn)自己,在練習中展現(xiàn)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3、在跳短繩練習中發(fā)揚幫助和吃苦耐勞的良好精神和品質(zhì)。
組織:
三、放松練習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總評該次課練習情況。
學生活動:能夠?qū)ψ约旱谋憩F(xiàn)給予正確地評價。
組織:略
場地器材:
毽子43個短繩43根田徑場一片
6.小學三年級體育教案 篇六
教學內(nèi)容:1、武術:組合動作
2、游戲:通過障礙
教學目標:
1、能記住動作名稱和方法,熟悉動作攻防含義。
2、了解游戲方法,明白跑進線路及通過各障礙的有關動作要求。
3、能克服害怕心理,果斷地進行游戲。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8分鐘
1、整隊、報告人數(shù)、師生問好!
2、布置本課內(nèi)容和要求。
3、隊列、隊形練習。
4、活動性游戲:學生自選游戲內(nèi)容;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自己組織;兩人或四人為一組。
5、專門性練習:各關節(jié)繞環(huán);韌帶練習
二、基本部分29分鐘
。ㄒ唬┪湫g:組合動作
1、重點:進一步熟練動作方法,做到方向、路線清楚,手型變化正確。
2、教法:
。1)講明兩個動作的攻防特點,即對付左右兩處之"敵"。
。2)提問:兩個進攻動作異同點和關系。
。3)采用集中講解、提問、分組練習、集中講評的方法進行教學。
。4)"未曾習武先明德",在進攻防練習時,更應注重武德教育。
3、學法:
。1)專心聽講,理解兩個動作的`攻防特點。
。2)思考教師提問,試著回答問題的要點。
。3)分組復習,注意展現(xiàn)本組特色。推薦本組做得好的代表(小組)參加匯報表演。
。4)認真接受武德教育。明白習武是健身的重要手段。
。ǘ┯螒颍和ㄟ^障礙
1、重點:能合理地、有所創(chuàng)新地通過各種障礙。
2、教法:
。1)邊講解邊示范沿路進路線逐個通過障礙點。
。2)組織學生分組慢走通過障礙,
。3)分組進行游戲。
。4)對學生進行愛勞動教育。
3、學法:
。5)認真仔細地觀察教師的每一示范動作。
。6)在組長帶領下慢步走和慢跑通過障礙。
。7)積極參與游戲。
。8)熱愛勞動,能協(xié)助教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結束部分3分鐘
1、放松
2、學生自評、互評
3、教師總結,要求學生課后洗手
3、布置課后練習:立臥撐10次
4、布置還收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