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掌握重要知識點,鞏固與提升學習效果,是高三物理復習取得顯著效果的重要前提條件,©無憂考網(wǎng)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一
摩擦力的大小:
(1)靜摩擦力的大。
、倥c相對運動趨勢的強弱有關(guān),趨勢越強,靜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過靜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觸面相互擠壓力FN無直接關(guān)系。具體大小可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結(jié)合動力學規(guī)律求解。
②靜摩擦力略大于滑動摩擦力,在中學階段討論問題時,如無特殊說明,可認為它們數(shù)值相等。
、坌Ч鹤璧K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動摩擦力的大。
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動摩擦力大小,F(xiàn)N表示正壓力的大小,μ叫動摩擦因數(shù))。
說明:
、貴N表示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zhì)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況需結(jié)合運動情況與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讦膛c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情況有關(guān),無單位。
、刍瑒幽Σ亮Υ笮。c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guān)。
2.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二
運動圖像
(1)位移圖像(s-t圖像):
、賵D像上一點切線的斜率表示該時刻所對應速度;
、趫D像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圖像是曲線則表示物體做變速運動;
、蹐D像與橫軸交叉,表示物體從參考點的一邊運動到另一邊.
(2)速度圖像(v-t圖像):
、僭谒俣葓D像中,可以讀出物體在任何時刻的速度;
、谠谒俣葓D像中,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等于物體的速度圖像與這段時間軸所圍面積的值.
、墼谒俣葓D像中,物體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圖像上所對應的點的切線的斜率.
、軋D線與橫軸交叉,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反向.
⑤圖線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或勻速直線運動;圖線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加速運動
3.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三
1.超重現(xiàn)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超重現(xiàn)象。
產(chǎn)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現(xiàn)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失重現(xiàn)象。
產(chǎn)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現(xiàn)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等于零的情況即與支持物或懸掛物雖然接觸但無相互作用。
產(chǎn)生原因: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會再與支持物或懸掛物發(fā)生作用。是否發(fā)生完全失重現(xiàn)象與運動方向無關(guān),只要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4.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四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tài)為止。
1、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4、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決定;
3、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三、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shù)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力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3、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qū)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5.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五
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nèi)部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guān)系:T=t+273{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jù)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chǎn)生持續(xù)、均勻的壓力,標準大氣壓: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注:
(1)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guān),與溫度和物質(zhì)的量有關(guān);
(2)公式3成立條件均為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t為攝氏溫度(℃),而T為熱力學溫度(K)。
6.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六
力的性質(zhì)
(1)物質(zhì)性:由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力概念是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的,任意一個力必然與兩個物體密切相關(guān),一個是其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其受力物體。把握住力的物質(zhì)性特征,就可以通過對形象的物體的研究而達到了解抽象的力的概念之目的。
(2)矢量性:作為量化力的概念的物理量,力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關(guān)的運算中所遵從的是平行四邊形定則,也就是說,力是矢量。把握住力的矢量性特征,就應該在定量研究力時特別注意到力的方向所產(chǎn)生的影響,就能夠自覺地運用相應的處理矢量的"幾何方法"。
(3)瞬時性:力作用于物體必將產(chǎn)生一定的效果,物理學之所以十分注重對力的概念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由于物理學十分關(guān)注力的作用效果。而所謂的力的瞬時性特征,指的是力與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間產(chǎn)生的。把握住力的瞬時性特性,應可以在對力概念的研究中,把力與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聯(lián)系,在通常情況下,了解表現(xiàn)強烈的"力的作用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了解抽象的力更為容易。
(4)獨立性:力的作用效果是表現(xiàn)在受力物體上的,"形狀變化"或"速度變化"。而對于某一個確定的受力物體而言,它除了受到某個力的作用外,可能還會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力的獨立性特征指的是某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它力是否存在毫無關(guān)系,只由該力的三要素來決定。把握住力的獨立性特征,就可以采用分解的手段,把產(chǎn)生不同效果的不同分力分解開分別進行研究。
(5)相互性: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物體A施力于物體B的同時,物體B也必將施力于物體A。而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總是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互,作用線共線,分別作用于兩個物體上,同時產(chǎn)生,同種性質(zhì)等關(guān)系。把握住力的相互性特征,就可以靈活地從施力物出發(fā)去了解受力物的受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