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級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400字元宵節(jié) 篇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我們?nèi)乙黄鸪鰟印?/p>來到大街上,這里掛滿了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的花燈,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聽爸爸和我說,關于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呢!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落入人間,被人不知情地射死。天帝知道后,要在正月十五這天放火。天帝的女兒不忍心,告訴了人類。人們想出可以放燈火讓天帝以為人間被燒光了。于是天帝沒有放火,人們保住了生命和財產(chǎn)。這就是元宵節(jié)的傳說。
走在這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各種吆喝聲,吵鬧聲。不過最讓人喜愛的還是這五彩繽紛的花燈。其中有兩個又大又美的花燈。一個是一只小烏龜?shù)男螤。瞧!他的全身是如翡翠一般的綠,如寶石般的綠。她背上的殼,是那么樣的美。在燈火的照耀下,是那么的美麗動人,是那么的美妙絕倫,漂亮極了!
還有一個是紅桃的形狀。他是有許多個小的壽桃組成的。那紅紅的底面下,是兩片翠綠的大葉子?蓜e說他簡單,但看起來,不得不說是真的美!
在大街的里邊,有許多人在一起猜燈謎,猜對的話,可是有大獎的呢?!大家爭先恐后,互不相讓!耙环N水果,黃黃的,酸酸的,吃完后會吐出珠子的水果!敝鞒秩苏f。我迅速地舉起了,大喊道:“是橘子。”就這樣,我贏得了一個大獎。
天漸漸黑了,但花燈依然亮著,街道上依然人流如潮,人山人!
2.六年級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400字元宵節(jié) 篇二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元宵節(ji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是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這一天,是春節(jié)過后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它是怎么由來的呢?據(jù)我了解,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jīng)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真正作為民俗節(jié)日是在漢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燈的習俗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并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jié)這天,我們家家團圓,圍坐在餐桌旁,品嘗美味的元宵(湯圓)。元宵(湯圓)是一種傳統(tǒng)而又美味的食物。黏黏的糯米,包裹著餡兒。我們一般吃的都是黑芝麻或者是花生的。除了吃元宵,在這一天,我們還會賞花燈,猜燈謎。大街小巷都掛滿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燈,讓人眼花繚亂。熱鬧的氣氛當然少不了煙花的陪伴。元宵節(jié)這天晚上,大人小孩都會放鞭炮,放煙花……
自古以來,也有很多形容元宵節(jié)的詩詞,比如,《正月十五夜》、《生查子·元夕》……
元宵節(jié),一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是一個團圓,幸福,美滿的日子。
3.六年級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400字元宵節(jié) 篇三
在我的家鄉(xiāng)過元宵節(jié),家家都要吃湯圓,湯圓的餡可多了,有芝麻餡的、有紅豆餡的、有豆沙餡的……爸爸給我講起了元宵節(jié)的由來:傳說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人,人們組織打它們。一只神鳥迷路降落人間,卻被獵人射死,天帝很生氣,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他的女兒心地善良,把消息告訴人們,有個老人想出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燃放煙火。天帝以為是燃燒的火焰,人們就年年照做紀念這次的成功。
今天媽媽也做了湯圓,我看著鍋里的湯圓在快樂的“波濤”里,它們開始了它們的“水上芭蕾”。那一招一式挺規(guī)范的呀!水溫越來越高,湯圓們憋得紛紛探出頭,透口氣兒,這時就可以出鍋了。湯圓剛端上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好燙!我又咬了一口,!芝麻的香,糖的甜,就像一個個小精靈飄來飄去,觸摸著我的味蕾。咽下肚子,甜味一直徘徊在心中,真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我的胃口大開,狼吞虎咽的吃了許多。
吃吃完飯我們?nèi)タ椿簦已鐾炜湛椿,看月亮,好圓好皎潔的月亮啊,月亮很大很驚艷,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我喜愛熱鬧快樂的元宵節(jié),更熱愛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4.六年級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400字元宵節(jié) 篇四
“滋、滋……”伴隨著湯圓下鍋的聲音,我們一家人一齊坐在餐桌旁開始幸福的等待。可是等了一會兒,媽媽還是在廚房中忙碌,火還是在“呼、呼”的燃燒著。我等不及了,跑進廚房中,一進廚房,便好似聞到了一種清香,也可能是我期待度太高了,產(chǎn)生了幻覺。我跑到媽媽的旁邊,問媽媽:“好了沒有?”“馬上!”媽媽回答道。只見媽媽頭上冒著汗,輕輕把鍋蓋打開,忽然,一股熱氣迎面撲來,但媽媽絲毫不意外,也沒有躲避,而是熟練地把飯勺在鍋里來回攪拌了幾下,最后才把湯圓給撈了上來,盛進碗里,由我給大家一碗一碗地端了出去。
望著碗里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先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口煮湯圓的水,“啊!太燙了!”我趕緊把舌頭縮了回來,但總感覺還少了點什么,對!沒有放糖,吃湯圓怎么可以不放糖呢?于是,我去廚房把糖給拿了出來,自己放了三勺的糖,又給一家人的湯圓里都放了一些?粗蠹彝@些玲瓏的、又發(fā)亮的湯圓,都不禁流出了口水。媽媽一聲令下,全家人都開始吃了,一口湯圓,一口湯圓水,太好吃了,一口咬下去,里面的餡都流了出來。吃完之后還不忘將水都喝完,這樣才不浪費,況且又那么好喝,誰不愿意呢?
元宵節(jié)雖然已經(jīng)過去,但我希望我們一家能像湯圓一樣團團圓圓,永不分開!
5.六年級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400字元宵節(jié) 篇五
隨著元宵的上市,春節(jié)的最后一個高 潮到了。在元宵節(jié)的晚上,明月當空,元宵節(jié)那寂靜的夜就熱鬧起來了。北方的元宵與南方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北方的元宵節(jié)吃的是元宵。每當元宵節(jié)這天,我的爺爺就會帶我出門買元宵。元宵和湯圓不同,它是滾出來的。拿一個大竹筐,在里面裝上糯米粉,再把捏成球的餡兒放進去,讓餡兒裹上一層又一層的厚實的糯米粉就滾成了。當然,做元宵時餡兒裹上一層糯米粉就要泡下水,讓元宵結結實實的;而在抖筐時也要有手法,不然抖出來的元宵就坑坑洼洼的,像被打了一頓,十分難看。但看到一堆白花花的元宵誰不是嘴里就立即生出一種甜膩膩的感覺呢?
吃完元宵,向廣場走去,映入眼簾的就是一串又一串穿在鐵絲上的花燈。這又是一個元宵節(jié)的高 潮——鬧花燈。這些別出心裁的花燈連成一片,好似一幅巨大的刺繡,讓黑夜中的城市多一份色彩。而每一個精美的花燈上,都有一個精彩的燈謎,讓人們觀賞時又多一份樂趣。
賞完花燈,元宵節(jié)還沒結束。回到家中,從窗子抬頭看看,還能看到幾十個淡黃色的孔明燈升上夜空,織成一張巨大的天網(wǎng)讓夜空也多一些絢麗的色彩。而在古代,孔明燈被古人當成一種可以向神明送信的工具。他們認為孔明燈可以一直飛到仙界讓神明看到,所以有些人就會在孔明燈上掛上有祝福語的小紙條,祈福新年的平安順遂。
看著遠去的燈和一輪皎潔的圓月,元宵節(jié)就在一陣煙花鳴咽聲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