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注冊建筑師考試復習資料甄選合集 篇一
外墻滲漏的預防與處理:
1、雨落管引起外墻滲漏的預防與處理
1)房屋建筑工程設計時,建議一般房屋工程不要把雨落管設在柱或墻內,若確實需要的,應用鍍鋅鋼管埋設,特別是接頭要嚴密,并需進行灌水試驗。
2)外墻雨落管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雨落管完好和雨落管暢通,損壞應及時修理,以免長時間在外墻面流水而造成滲漏。
2、外墻預留孔密封不良引起滲漏的預防與處理
1)通過改進施工工藝,盡量減少外墻操作洞孔的留置。
2)在清除操作洞孔內的雜物和澆水濕潤后,用水泥砂漿及磚塊對外墻孔進行認真填塞,確保填塞密實。
3)嚴格落實檢查制度,在對工程主體結構進行檢查時,要對外墻填塞不規(guī)范、不密實的洞孔堅決返工。
3、窗臺和鋁合金或塑鋼窗制安不規(guī)范引起滲漏的預防與處理
1)窗臺。工程滲漏是窗臺設置不當造成的,針對窗臺坡度較小、填充硅膠老化、脫落等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將硅膠沿窗臺小圓弧的順直方向抹壓,部分膠透過窗下框與小圓環(huán)處預留的縫隙擠滿,以確保窗與洞口墻體的連接為彈性連接。
2)窗框
a.把好材料關。尤其是要把好鋁型材和氧化膜的厚度關。
b.把好制作關。下料尺寸的誤差要嚴格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之內,使得成型后的窗框達到接縫嚴密、整體方正。做好下框出水口。
c.把好施工關。嚴格控制窗口預留洞口尺寸,內外打膠到位、密實、順直。
d.把好驗收關。在對窗工程進行驗收時,采取淋水試驗的方法以檢查其抗?jié)B性能及窗下框流水暢通和積水情況。
2.2023年注冊建筑師考試復習資料甄選合集 篇二
發(fā)電廠:
發(fā)電廠就是生產電能的工廠。發(fā)電廠按其所利用的能源類別來分,可分為水力發(fā)電廠、火力發(fā)電廠、核能發(fā)電廠及其他類型發(fā)電廠,如風力發(fā)電廠、地熱發(fā)電廠、太陽能發(fā)電廠等等。
能源就是能夠產生能量(如機械能、熱能、電磁能、化學能等等)的物質資源。
一次能源是自然界中以天然的形式存在的、未經加工轉換的能量資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巖、核燃料、植物秸稈、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等。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轉換而得來的其他形式的能源,如電力、煤氣、汽油、蒸汽、甲醇等等,也稱為人工能源。
3.2023年注冊建筑師考試復習資料甄選合集 篇三
居住建筑設計有哪些評價指標?包括建筑功能指標和社會資源消耗指標兩大部分,主要參考指標如下:
(一)平面指標:平面指標用以評價平面布置的緊湊性和合理性。
1.平面系數(shù)K1=居住面積/建筑面積(%);
2.平面系數(shù)K2=居住面積/有效面積(%);
3.平面系數(shù)K3=輔助面積/有效面積(%);
4.平面系數(shù)K4=結構面積/建筑面積(%)。
(二)建筑周長指標這一指標是墻長與建筑面積之比例。
1.單元周長指標=單元周長/建筑面積(m/m2);
2.建筑周長指標=建筑周長/健筑面積(m/m2)。
(三)建筑體積指標:這一指標是房屋體積與建筑面積之比例,是評價層高的指標。
建筑體積指標=建筑體積/建筑面積(m3/m2)
(四)人均、戶均造價指標這一指標是總造價與總人數(shù)及總戶數(shù)之比例。
(1).人均造價指標=建筑總造價/居住總人數(shù)(元/人);
(2).戶均造價指標=建筑總造價/總戶數(shù)(元/戶)。
(五)面積定額指標面積定額指標用于控制設計面積,每戶建筑面積一般應根據國民經濟水平制定控制指標。
(1).人均建筑面積=建筑總面積/居住總人數(shù)(m2/人);
(2).人均居住面積=居住總面積/居住總人數(shù)(m2/人);
(3).人均使用面積=使用總面積/居住總人數(shù)(m2/人);
(4).人均有效面積=有效總面積/居住總人數(shù)(m2/人);
(5).戶均建筑面積=建筑總面積/總戶數(shù)(m2/戶);
(6).戶均居住面積=居住總面積/總戶數(shù)(m2/戶);
(7).戶均使用面積=使用總面積/總戶數(shù)(m2/戶);
(8).戶均有效面積=有效總面積/總戶數(shù)(m2/戶);
(9).戶均面寬指標=建筑物長度/總戶數(shù)(m/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