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物理下學期知識點整理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xiàn)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shù)運算。
2.高三物理下學期知識點整理
牛頓第二定律的定義
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
∑F=ma,∑F表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體的質(zhì)量,a表示物體的加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規(guī)定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符號是N)為:使質(zhì)量是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為1N,即1N=1kg·m/s2。
牛頓第二定律的六個性質(zhì)
(1)因果性: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若不存在力,則沒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數(shù)學表達式∑F=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shù)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體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根據(jù)他的矢量性可以用正交分解法講力合成或分解。
(3)瞬時性:當物體(質(zhì)量一定)所受外力發(fā)生突然變化時,作為由力決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時發(fā)生突變;當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同時為零,加速度與合外力保持一一對應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瞬時對應的規(guī)律,表明了力的瞬間效應。
(4)相對性: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坐標系,在這種坐標系中,當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這樣的坐標系叫慣性參照系。地面和相對于地面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是慣性參照系,牛頓定律只在慣性參照系中才成立。
(5)獨立性:物體所受各力產(chǎn)生的加速度,互不干擾,而物體的實際加速度則是每一個力產(chǎn)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分加速度在各個方向上的分量關系,也遵循牛頓第二定律。
(6)同一性:a與F與同一物體某一狀態(tài)相對應。
3.高三物理下學期知識點整理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
2.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通路、斷路、短路。
3.電流有分支的是并聯(lián),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lián)。
4.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并聯(lián)的。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8.安全電壓應低于24V。
9.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12.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14.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15.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4.高三物理下學期知識點整理
1.超重現(xiàn)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超重現(xiàn)象。
產(chǎn)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現(xiàn)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失重現(xiàn)象。
產(chǎn)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現(xiàn)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等于零的情況即與支持物或懸掛物雖然接觸但無相互作用。
產(chǎn)生原因: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會再與支持物或懸掛物發(fā)生作用。是否發(fā)生完全失重現(xiàn)象與運動方向無關,只要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5.高三物理下學期知識點整理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質(zhì)量是1t,1cm3水的質(zhì)量是1g。
3.利用天平測量質(zhì)量時應"左物右碼"。
4.同種物質(zhì)的密度還和狀態(tài)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zhì),狀態(tài)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壓強的方法:
、僭龃髩毫
②減小受力面積
6.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nèi)部壓強越大。
7.連通器兩側液面相平的條件:
、偻灰后w
、谝后w靜止
8.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XX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9.大氣壓現(xiàn)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10.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11.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12.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tài):漂浮、懸浮、沉底。
13.物體在漂浮和懸浮狀態(tài)下:浮力=重力
14.物體在懸浮和沉底狀態(tài)下:V排=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氣gV排也適用于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