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整理
一、要培養(yǎng)(提高)自學能力
在新課程方案的普通高中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中特別強調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自學能力是這一能力的基礎,培養(yǎng)自學習慣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關鍵。在初中大部分同學是在老師的督促檢查下學習的,沒有自學習慣,但進入高中后老師對學生的個別督促檢查明顯減少,而代之的是學法的指導。這就需要同學們自覺加強自學的能力。
1.自學需要堅強的毅力為后盾。學習過程中第一遍看不懂時,就要想想看不懂的原因。若是由于以前學過的知識沒有掌握牢固就要復習回顧一下,再看第二遍,直到看懂為止,學習沒有堅強毅力是不行的;
2.要邊看書邊動筆,該圈的圈,該記的記。這樣既能防止你走神又能強制你積極思維尋找重點難點,從而提高看書的效率;
3.要善于歸納總結,把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方法列出綱來,使記憶條理;
4.要善于做題,通過實踐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和加深理解。
二、要認真(高效)聽課
1.要在自學(或預習)的基礎上帶著問題來聽課,在急于想找到答案的XX驅使下,你的聽課效率一定會很高;
2.即使你感到這節(jié)課的內容已經懂了也要認真聽,你不認為老師那簡潔準確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嚴密的推理不正是你所缺乏的嗎?這樣下來你一定會感到這節(jié)課的確受益匪淺。
3.注意做好課前的準備,以免上課時出現課本、參考書、筆記本等物丟三落四的現象,上課前也不應做過于激烈的體育運動,以免上課后還氣喘噓噓,不能平靜下來。
4.聽課要全神貫注。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注意以下細節(jié):
(1)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fā)。
(2)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生動而深刻的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
(3)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诘剑壕褪窃诶蠋煹闹笇,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
(4)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劃出課文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見解。
三、要巧記(選記)筆記
課堂做筆記要防止兩個極端:一是一點不記呆聽傻看,這樣的后果是要么睡覺要么走神;第二是將老師講的例題一字不漏的抄下來,而同時忽略了老師精辟的分析。筆記是要記的,但記什么?
1.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見解;
2.記典型的例題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3.記當時沒理解的問題。
總之把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復習、消化、思考。
四、及時復習和總結
1.做好及時的復習
聽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復習。復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采取回憶式的復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分析例題的思路、方法等(也可邊想邊在草稿本上寫一寫)盡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把它補起來,就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2.做好單元復習。學習一個單元后應進行階段復習,復習方法也采取回憶式復習,而后應做好單元小節(jié),把小節(jié)寫在卡片上,以便帶在身上隨時隨地的復習。
3.做好單元小結。單元小結內容應包括以下部分。
(1)本單元(章)的知識網絡;
。2)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
(3)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后將其補上。
2.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整理
一、觀察的幾種方法
1、順序觀察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特征觀察法:根據現象的特征進行觀察。
3、對比觀察法:對前后幾次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的觀察進行比較。
4、全面觀察法:對現象進行全面的觀察,了解觀察對象的全貌。
二、過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過程層次:一般說來,復雜的物理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簡單的“子過程”構成的。因此,分析物理過程的基本方法,就是把復雜的問題層次化,把它化解為多個相互關聯(lián)的“子過程”來研究。
2、探明中間狀態(tài):有時階段的劃分并非易事,還必需探明決定物理現象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狀態(tài)(或過程)正確分析物理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3、理順制約關系:有些綜合題所述物理現象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過程,是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綜合效應”。要正確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內在聯(lián)系上把握規(guī)律、理順關系,尋求解決方法。
4、區(qū)分變化條件: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發(fā)展的。條件變化了,物理過程也會隨之而發(fā)生變化。在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區(qū)分由于條件變化而引起的物理過程的變化,避免把形同質異的問題混為一談。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R=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并非都互為比例關系的。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lián)系,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lián)系。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zhí)果索因:在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于發(fā)展多向性思維。
四、原型啟發(fā)法
原型啟發(fā)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fā)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能夠起到啟發(fā)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來源于生活、生產和實驗。如魚的體型是創(chuàng)造船體的原型。原型啟發(fā)能否實現取決于頭腦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與頭腦中的表象儲備有關,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并爭取用學到的知識予以初步解釋;2、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得到;3、要重視實驗。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同類的個別對象中發(fā)現它們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較小范圍的認識擴展到更普遍性的,較大范圍的認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概括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高級形式的、科學的概括,這種概括的結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這種概括稱為概念概括;另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經驗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征的概括。
相似特征概括是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征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舍棄它們不相同的特征,而對它們共同的特征加以概括,這是知覺表象階段的概括,結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級的。要轉化為高級形式的概括,必須要在經驗概括的基礎上,對各種事物和現象作深入的分析、綜合,從中抽象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舍棄非本質的屬性。
3.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整理
1、重視課本基礎定義、基礎概念的理解記憶。
課本是基礎,是XX多年教學經驗的結晶。對基礎知識的把握不能死記硬背,要理解記憶(好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這個過程貫穿整個高中階段,隨著學習的深入你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入。
2、把握題型的本質多總結、多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物理相對于其它科目來說具有知識點少、題型少且相對固定、綜合性很強的特點;但同時也是同學反映比較難的科目。對此要做到:
1)、會讀題、提取題眼;
2)、把題中要考的知識點反饋到對應課本中的知識;
3)、規(guī)范做題步驟;
4)、嚴格按照課本知識做題;
5)、注意總結提煉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學會課本模型題的同時,建立起自己的模型題。
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正確應用的關鍵,理解性的記憶是掌握知識的關鍵。物理學習過程是一個反復的過程、是一個一脈相承的過程,高一打基礎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對于整個高中物理思維的養(yǎng)成、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基礎知識的掌握都具有決定性影響。
4.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整理
(一)高一物理學習方法總結?首先第一,培養(yǎng)良好的物理興趣,這個就不多說了?梢允褂靡恍┍容^有趣的教輔工具,比如說VCM仿真實驗,就是無論用什么辦方,讓自己對物理感興趣.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guī)、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狀態(tài)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tài)分析是活的、連續(xù)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跑神或盡量少跑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于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糾錯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yè)中發(fā)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后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后閱讀,作記號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
5.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整理
一、認真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論聯(lián)系實際。
課本知識是前人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準確精練,不是隨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須反復閱讀和揣摩,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聽講,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一般會比課本更具體更詳細。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此外,重視實驗,理論聯(lián)系實際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因為物理知識都是從生產、生活、科學實驗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聯(lián)系,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二、學習物理,要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學的物理規(guī)律并不多,但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復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三、要即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并與大腦里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即時完成作業(yè),有余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四、閱讀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實踐表明,物理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無不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這是因為,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更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的體會,見識一多,思路當然就活了。
五、走出物理學習的三個誤區(qū)
第一個誤區(qū)、輕視對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記憶
我發(fā)現很多高一新生在學習物理時,把教材的公式、概念等簡單理解后,就開始瘋狂刷題了。然而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是非常多的,如果對這些基本概念都把握不好,那么錯誤也就難以避免了。因此我們在物理學習中,在明確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應該對其內涵、用處、適用范圍等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深化。
第二個誤區(qū)、輕視對課本例題的理解和研究
由于教材例題是比較簡單的,很多同學在看教材內容時,對例題都不太重視,更別提研究這些經典例題了。其實,課本中的每一個例題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重視課本例題的理解和研究,對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強化是很有好處的,有利于幫助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的思考方式。
第三個誤區(qū)、忽視物理學習時的實驗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
物理學科說到底是門實驗學科,它與現實的聯(lián)系是極其緊密的,同時物理還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的學習需要經歷大量的實驗觀察。但是,很多同學由于高中學習計劃安排不太合理,忽視了學習時實驗能力培養(yǎng),然而縱觀這些年的高考物理試題,重點考查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因此這需要我們在平時學習中注意培養(yǎng)自己實驗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