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首先,我很榮幸今年寒假得到了這樣一個機會能夠鍛煉自己。其次,我很開心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結識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這讓我明白了:作為大學生,不僅要在學校這樣的象牙塔中埋頭學習,更要勇于參與社會實踐,更好地認識社會,回饋社會。
我們這次社會實踐以扶貧為中心展開,經歷過實踐我才明白什么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次寒假社會實踐中,我們小組觀看扶貧的相關影片并且寫下觀后感,進行問卷調查實踐,實地采訪扶貧干部以及撰寫推文。我們以觀看扶貧影片這種不那么枯燥的方式了解中國的扶貧故事,這些影片總能讓我們心底埋藏的愛國種子生根發(fā)芽。在編寫調查問卷時隊員們都積極與大家分享自己所能想到的點子以及學過的知識,然后大家一起開會來進行篩選,各抒己見,討論出來的問卷質量也更高一些。我也從中學到了許多編寫調查問卷的規(guī)范及方法。這次社會實踐,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不能相聚,許多項目也都受限,只能采取線上的方式。但我們排除萬難,將事情解決。比如實地采訪以及發(fā)放問卷這樣的事情,組內的大部分同學都無法做到,有條件的組長就會自告奮勇進行實地采訪。為了宣傳活動,組長組織大家撰寫文稿,組內的同學也踴躍報名參加。這一切都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大家一起絞盡腦汁解決問題的感覺好極了。
這次寒假社會實踐,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他們讓我學會了分工的重要性。在這次社會實踐之前,組內的大部分同學我都不認識,但是大家都以禮待人,互幫互助。我也努力融入這個大家庭,所以整個社會實踐下來,我收獲頗豐。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更清楚地了解了中國現在的扶貧現狀,也更明白了扶貧干部的艱辛。這次社會實踐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也滌蕩了我們的心靈。我相信,有這樣為民著想的國家,它的生命力一定越來越強,有著這樣強悍扶貧干部隊伍的國家,它的明天必將光芒萬丈。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不斷鍛煉自己,為祖國得發(fā)展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2.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大學與中學大的區(qū)別就在大學會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在今天,社會實踐活動被視作高校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社會實踐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它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干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區(qū),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因此這個寒假我報名了參加了校組織的“喜迎建黨百年,踐行青春擔當”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接觸了之前從未接觸的事物。而這對于我來說都是值得珍惜和學習的。
在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組以線上會議的形式討論設計了人物專訪等多個問題,并由我前往貴州省大方縣扶貧開發(fā)辦公室進行了線下人物專訪;組員們也都在寒假期間各自觀看了與脫貧攻堅有關的紀錄片,并寫下了自己的觀后感,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同學們的真情實感。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與組員們的協作鍛煉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進行人物專訪的過程鍛煉了我的溝通表達能力;撰寫心得體會也煉了我的文字表達能力。同時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也讓我對新媒體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們小組的實踐主題讓我對脫貧攻堅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黨的xx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正在奮力奪取全面勝利。我們國家的強大離不開黨中央的領導,更離不開無數共產黨員的付出與辛勞。遙望未來,祖國一定會有更多的突破,更美麗的明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此次活動我收獲頗豐,受益匪淺。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知道學但是不實踐,那么所學的知識就等于零。我們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還要投入真正的實踐,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己,才能在競爭中變成更好的自己。
3.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2021年的寒假,我參加了貴州大學經濟學院脫貧專訪小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小組在活動中進行了下列內容:第一,設計問卷并對脫貧工作人員走訪調查。第二,與脫貧工作人員代表進行訪談。第三,觀看有關電影紀錄片并撰寫心得體會。隨后我們將專訪稿與心得體會集中推出了兩篇推文,并由貴大經院的公眾號發(fā)表。
在設計問卷的過程中,我們多次開展線上討論會議,無數次修訂改正,才將問卷發(fā)放至畢節(jié)市大方縣進行調查。這些工作包括后來的問卷統(tǒng)計,數據的分析與對比等等,都加強了我對問卷調查法的理解,增強了我與他人的溝通的能力。通過這項活動,我的問卷調查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時我有關問卷調查活動的信心也大大增強。
那些脫貧影片讓我深刻地了解到國家脫貧所取得的成就、未脫貧前人民生活的艱苦狀況和脫貧過程中黨中央以及政府工作人員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同時也看到了脫貧后人民過上的幸福生活的美好光景,對此我由衷地感到自豪與喜悅。這扶貧專訪讓我對國家的政策、中國社會主義政體充滿信心,由此我更加期望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本次活動中,我撰寫過一篇推文。這項工作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定要有強硬的筆桿子。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傳達我們所看到的和我們所想的。這撰寫工作讓我對微信公眾號這種自媒體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鍛煉了我的寫作能力。通過不斷地學習,讓我對國家脫貧政策有更細致的了解;通過閱讀同學們的心得體會,我感受到了蘊藏在文字中的情感,并且產生共鳴。而推文撰寫作為我的收尾工作讓這次寒假實踐變得更加豐富和精彩。
我非常感謝本次活動,本活動充實了我的假期,對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經歷。我還要感謝與我并肩協作的同伴和給我們提供幫助的老師,如果以后還能有機會,希望我們還能再相逢。
4.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我在寒假期間響應學校開展的“感悟一種精神″活動,再次感悟了女排精神,再次感悟女排精神讓我多出來了一些想法,網上說了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zhàn)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讓我頗有感悟,就像中國女排們從無到有,從失敗走向勝利,又從勝利走向勝利一樣,正如當記者問郎平:“中國女排時間精神是什么?”郎平回答道:"女排精神不是贏得世界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女排精神不僅是中國體育精神的高度凝練,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正因如此,中國女排才能勝利走向勝利,一如既往地讓十四億同胞們如此熱愛如此追求。
5.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面對那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看到醫(yī)院和黨組織積極靠前指揮調度,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組織廣大黨員醫(yī)護人員沖鋒在前、戰(zhàn)斗在前,視病房如戰(zhàn)場、視病人如親人,臨危不懼、恪盡職守,爭當“美逆行者”。街道、社區(qū)圍繞疫情防控工作,建立黨員責任區(qū)、設置黨員責任崗、組建黨員防控先鋒隊,組織黨員和干部帶頭登記排查、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無私奉獻的精神。面對疫情,他們沒有被嚇倒,書寫下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廣大醫(y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迎難而上,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他們雖逆風而行,卻向陽而生、綻放光彩。他們舍生忘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6.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我們選擇了“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題調研活動。本著重在參與的心態(tài)參加這次寒假活動,卻收獲頗豐。當我們在六安和無為深入基層進行調研時,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時代發(fā)展的巨變,也在實踐中加深了對“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理解與感悟,培養(yǎng)了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感。如今扶貧花開,振興可期,從脫貧攻堅向鄉(xiāng)村振興的轉型之際,更需要我們總結經驗教訓,多實踐多探索。我們未來也會積極地參與更多的社會調研活動,增加社會經驗,為推動鄉(xiāng)村的振興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貢獻。
7.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非常高興能和小組成員一起參加這次社會實踐!,銘記歷史”紅色家鄉(xiāng)行的實踐項目也給了我們一個重溫家鄉(xiāng)紅色歷史的機會。江西是中國大地上一片紅色熱土,革命老區(qū)贛州更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贛南是原中央蘇區(qū)主要所在地,在中國革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的重要歷史節(jié)點,探訪贛州、學習歷史,對我們青年學子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實踐過程中,我們來到興國、于都、瑞金實地走訪調研,走訪參觀了革命遺址、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我們就“傳承紅色精神現狀”這一問題,以江西籍大學生為例,針對其對紅色精神的態(tài)度、了解程度、獲取途徑、興趣點、宣傳保護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查;并就“青年學子該如何傳承紅色精神”的話題對于都縣委黨史辦曾懿華主任進行訪談。
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對于都縣黨史辦主任的訪談,我們開始了這次難忘的“初心”之旅,并且根據發(fā)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這次旅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了紅色精神的內涵及現實意義,也意識到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精神血脈!
8.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在為期一個半月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對蔣巷村從一開始的久聞大名,到通過大量閱讀文獻逐漸加深認識,再到兩次實地調研,形成了較為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選題與寫稿改稿的過程中,我們對蔣巷村的看法經歷了多次的轉變。開始只是單純地驚嘆于蔣巷村從貧窮到小康的發(fā)展之迅速,其發(fā)展質量之高。而當我們前往當地進行調研時,卻發(fā)現了許多蔣巷村作為景區(qū)所存在的問題。此次調研后,我們對蔣巷村的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狀況開始提出疑問,我們通過聯系村干部采訪,了解了他們的看法。從村干部的口中,我們得知了蔣巷村已經針對問題開始著手解決,更是了解了蔣巷旅游的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有些問題仍然需要解決,但經過這次采訪,我們對蔣巷旅游的發(fā)展又充滿信心了。在社會實踐分享會上,評委組的老師們也給了我們寶貴的指導和建議,為我們指明了后續(xù)改進的方向。
鄉(xiāng)村是什么樣的?鄉(xiāng)村究竟要怎么發(fā)展?來自城市的我們,過去并不能回答這些問題。在這次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慢慢體會到了“鄉(xiāng)村”兩字的份量,體會到了習總書記所說“民族要復興,鄉(xiāng)村必振興”的深刻含義。在旅游業(yè),城市旅游已經通過多年的發(fā)展和吸收國外經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但是許多地區(qū)的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仍處于摸索階段。鄉(xiāng)村旅游究竟如何發(fā)展?如何平衡鄉(xiāng)村特色與專業(yè)化程度?希望通過我們此次調研,能為相關從業(yè)者們提供一些思路,希望中國的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能夠發(fā)展得越來越好!
9.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這在客家的文化調研之旅讓我和我們的小組收獲頗豐,在梅州市政府的幫助下,我們來到了廣東梅州,也就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其實一路走來,與其說是調研,不如說我們是在學習。
抱著在大地上沉淀與磨礪自我的愿望,希望在這的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實踐調研、深入思考之能力,以及為社會民生而但有思考的家國情懷,我們深入地進行此次寒假社會實踐,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擁有了許多難忘的回憶:從無到有搜集訊息以及學術資料,對接梅州當地的政府人員,參觀客家博物館與圍屋古跡,探訪客家深處;還記得在寒假次的線上探討,次的論文修訂,人生中第共同完成了14000余字的論文撰寫,開學之后,我們還共同策劃安排了客家文化的終PPT展示……這些都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用我們自己的實際行動與深入思考做出的自我突破,是值得我們紀念的。
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覺得重要的就是社會實踐的過程,而這從討論選題到行程計劃,從實地考察到報告撰寫,是完整的寶貴經歷,我們既熟悉了科研報告的具體流程,又了解了梅州客家的民俗傳統(tǒng),這對于我們小組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這部分收獲和課題本身帶來的收獲,是一等一的。
10.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在2021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和小組成員來到了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自2008年北川發(fā)生大地震以來,至今12年的滄桑巨變正是扶貧建設一大卓越體現。在調研中,我們從政府具體措施和貧困戶具體問題入手,特別關注了產業(yè)扶貧的發(fā)展成效,學習了非常多的知識,同時也就其中難點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這不但是一場脫貧調研的社會實踐,我們還了解了北川的羌族特色,并從扶持文化產業(yè)的角度向扶貧辦的叔叔阿姨提出了作為大學生的建議。
此外,在此次社會實踐調研中我們小組也受益良多,從新中國建立后的貧困處境到一五計劃的實施,再到改革開放的春風飄蕩,到現如今我們的國富民強,實屬一項偉大壯舉。驚嘆之余,我們作為承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青年,也應該從自己所學入手,了解這段偉大故事,學習其中蘊含的知識,發(fā)現其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并且以前赴后繼的接力精神解決問題,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學習奮斗。
11.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2月中旬,寒氣依舊,蜿蜒深山,扶貧一線,忠黨忠民,溫暖遍處。寒假之際,我們小組前往鄖陽區(qū)大柳鄉(xiāng)華家河村對其精準扶貧工作進行實地調研。初進鄉(xiāng)村,群山環(huán)抱、綠草黃枝、藍天暖陽令我們心曠神怡,平整的公路、齊列的蘑菇產業(yè)基地、整潔的安置房讓我們嘖嘖稱贊,儼然成為一個人與自然和睦共處、經濟發(fā)展與自然保護相結合的和諧有機體。
在華家河村扶貧辦劉主任的帶領下,我們先后走訪了三戶精準扶貧家庭、村衛(wèi)生室、蘑菇產業(yè)基地、蒼術產業(yè)基地、村水渠工程和華家河村小學,深入了解了當地扶貧前后發(fā)展情況和產業(yè)扶貧、醫(yī)療衛(wèi)生扶貧、教育扶貧等進展效果以及該村后續(xù)鄉(xiāng)村振興存在的短板問題,從以小見大的角度對國家精準扶貧脫貧戰(zhàn)略實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聽著扶貧工作干部對村子的各方面如數家珍、對一戶戶村民家庭的情況娓娓道來,我們?yōu)榛鶎狱h員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為人民服務的忠誠與無私的堅韌力量感到深深地震撼!懊裆鸁o小事,枝葉總關情!闭屈h的堅強領導、無數干部的無聞扎根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支持才讓脫貧攻堅之戰(zhàn)圓滿成功,中國人民走向幸福小康。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贝舜坞y忘的鄉(xiāng)村之行讓我們明白腳踏實地干實事、堅定不移為人民的重要性。今后,我們會運用好所學經濟學知識,為國家進一步繁榮富強做出應有貢獻,接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