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國留學生可以享受的資源
1、德國醫(yī)療免費
所有在德國大學注冊的留學生,都要上一份國家公立保險(保險公司:AOK,TK,DAK等),每個月的費用50-90歐左右。學生們可以享受免費的醫(yī)療,比如:普通診所就診,?圃\所就診,住院,急診(根據(jù)保險公司的不同,救護車的費用也會有全部報銷和部分報銷之分),甚至包括牙醫(yī)診所就診。
2、德國學生游玩免費和半價政策
所有擁有德國正規(guī)院校學生證的學生們,可以在部分博物館和公園動物園享受門票半價政策,甚至有部分國家博物館可以免費參觀。
3、德國學生公共交通免費
所有德國大學的學生都會有一張學期票(半年的公共交通通票),有部分院校是直接綁定學生證的,也有部分院校是需要學生憑證件到交通服務(wù)中心購買的,但是價格都非常的便宜。
學生學期票根據(jù)所在州不同,免費的范圍也不同,比如:北威州的很多院校是在本州內(nèi)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巴登符騰堡州的很多院校是在城市周圍一定的區(qū)域內(nèi)免費。
4、德國學生打工免稅
德國留學生是可以合法在德國打工的,所有德國留學生在打工前,需要到財政局辦理一張稅卡。當每月工資高于免稅額度時,會扣取一定額度的稅,這筆扣除的稅會根據(jù)學生個人情況退還全部或者一部分。
5、德國大學免費政策
所有德國大學的學生們都可以免費使用學校內(nèi)的計算機房,享受免費的打印(每個學校享受的頁數(shù)和次數(shù)會有不同),免費使用體育場館(游泳館,足球場等),當然重要的圖書館和自習室也都是免費使用的。
6、德國大學大型活動免費參加
德國的所有大學都會不定期的舉行各種大型活動(舞會,招聘會,參觀等),學生們都可以免費參加。
7、德國食品
所有在德國出售的食品,都會有相關(guān)部門進行嚴格的監(jiān)管。雖然德國的食品很難出現(xiàn)安全問題,不過一旦出現(xiàn),各大超市都會全面召回所有食品,食品公司也會收到高額罰單。
德國超市中出售的物品也和中國一樣,根據(jù)不同品牌價格也會不一樣,價格便宜的食品,在安全上和營養(yǎng)上也都沒有問題,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購買。
注:大學院校的免費政策會根據(jù)院校不同,免費政策也會有一定不同,終解釋權(quán)在德國各大院校。
2.為什么選擇去德國呢?
1、留學門檻較低
德國大學錄取程序中對語言的要求相對是比較低的,不像去美國或英國,要先考托福、GRE或雅思之類。德國是先憑你一定的德語學時(一般在400至800學時)證明就可以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德國之后再過大學真正的語言關(guān)。德語主要難在入門和語法上,而后就是中國學生的長項。一般中國學生只要努力,都可以在一年內(nèi)通過德國大學的語言考試。
2、上大學基本免費
德國大學是真正意義上的義務(wù)教育,不但學費全免,就連雜費(德國稱之為注冊費)也很少,通常每學期100歐元左右(約合1000元人民幣)。這對于經(jīng)濟上不富裕、但又渴望出國鍍金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大的誘惑。雖然從2004年起不少德國大學開始征收超學期學費,但主要是針對長期賴在校園里不肯畢業(yè)的學生,而中國學生基本上可以在規(guī)定學制內(nèi)完成學業(yè),因此無需為此擔憂。
3、學生優(yōu)惠多
在德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可以享受各種優(yōu)惠和便利,這也是為什么在德國有那么多的人情愿留在校園內(nèi),也不愿走上社會的主要原因。這些優(yōu)惠首先體現(xiàn)在“行”上。一般來說,學生每學期繳納的注冊費里,包括了大學所在城市的所有公共交通費用(如公交車、地鐵、區(qū)間火車等)。在有些州,甚至包括往返附近城市的火車票。此外,大學生外出旅行還可以購買折扣票。
其次是“住”。德國絕大多數(shù)城市的大學都提供學生宿舍,國家給以補貼,租金比較便宜,通常在每月200-300歐元之間,遠勝過自己找房子。但學生必須事先登記申請,而且由于德國的外國留學生越來越多,通常學生宿舍都是供不應(yīng)求,排隊等上一兩年也屬正常。除此之外,學生找房還可以求助于當?shù)氐慕虝M織。雖然該組織并沒有宿舍,但它會積極地為你張羅,尋找相對廉價的住房,幫助你渡過難關(guān)。
德國的大學都設(shè)有食堂,價廉物美,通常每頓飯在2歐元左右,而在快餐店里一餐需5歐元,飯店里更貴。當然,如能自食其力更好。一般在學生宿舍大樓里均設(shè)有公共廚房,每天花上半小時,每月可以節(jié)約50-100歐元。但是,如果是合租房或是借住在德國人家里,做飯就相對麻煩些,因為德國人不喜歡屋子里有油煙。此外,有的學生公寓還可以給新生提供一個學期的“食宿包干”,每月交納200-250歐元,除住宿外,還提供周一至周五的午餐。
在德國,學生可以享受非常優(yōu)惠的醫(yī)療保險。不論是在哪家醫(yī)療保險公司投保,保險費每月不超過50歐元,遠低于正常的保險費,并且保險領(lǐng)域涵蓋面廣,除了牙齒美容等極少數(shù)醫(yī)療項目,幾乎所有大病小病全在保險項目內(nèi),而且可直接劃卡,不需自己付錢。甚至連看病乘坐出租車都可以找保險公司報銷。盡管去年下半年德國醫(yī)療改革,要求病人每季度交納10歐元初診費和小部分藥品費,但相對于昂貴的醫(yī)療費用還是微不足道的。
綜合以上各項,留學生在德留學期間的平均月生活費大約在600歐元左右,其中房租200歐元,醫(yī)療保險50歐元,交通50歐元(主要指旅游交通費),書籍文具40歐元,食品150歐元,以及其它開支如電話(上網(wǎng)費)、休閑、社交等。
4、勤工儉學
在德國讀書期間原則上是允許打工的,但不允許一年四季都去打工。每個留學生每年多有120個整天(8小時為一整天)的打工時間。相較其他發(fā)達國家,德國的打工機會要高許多,只要不怕辛苦,都能找到份短工。
5、延簽方便
在德國,一旦通過大學語言考試并順利注冊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一般說來,只要是大學還未畢業(yè)),個人都無需為簽證不能延期而擔心,并且可以在簽證有效期內(nèi)隨時回國探親或是去第三國游玩。
3.德國留學簽證辦理流程
一、確認地點
目前在國內(nèi),一共有五個可以遞簽的地方,除了北上廣之外,還有成都和沈陽,基本上覆蓋了所有的城市,不過不同使館的轄區(qū)是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的,大家一定要按要求確認,準備也要符合要求。
二、預(yù)約時間
各個使館都會有自己的官方網(wǎng)站,大家需要提前登陸預(yù)約自己要提交申請的時間,這樣可以進行有效的申請分流,不會耽誤大家的申請,能夠提高審核的效率,要考慮自己準備材料需要的時間。
這時候還要同步的填寫線上的申請表,將項目進行完善,天清楚自己的基本信息,提交之后還需要線上完成申請費的繳納,需要將申請表下載打印,并且保留繳費的證明。
三、準備材料
申請的時候要提交的材料,也是需要進行認真的準備的,需要大家和使館進行確認,按照要求來進行搜集和整理,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申請院校的時候出示的材料的。
要臨時獲取的是大家的體檢表和資金證明,前者需要去使館指定的意愿接受檢查,還要進行疫苗的接種;保證金則是需要大家提前存到銀行中的,時間足夠之后在去銀行開證明。
要確保所有的材料都翻譯成德文,為了保證準確性,是請專業(yè)的人員進行翻譯;而且所有需要手動填寫的內(nèi)容,都是不允許進行修改的,還要按照要求放好順序便于審核。
四、現(xiàn)場遞簽
大家按時前往使館,然后將自己的材料交給工作人員進行審核,確認自己參加面談的資格,然后接受工作人員的面試,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并且堅定留學的目標,審核需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
五、獲取簽證
大家完成現(xiàn)場審核之后,就可以回家等待結(jié)果了,審核的進度會在上查詢,通過之后會將大家提交的護照和簽證一起發(fā)放下來,郵寄到大家預(yù)留的地址。
4.留學德國行李物品準備指南
一、準備原則
要確認自己是去德國學習而不是旅游,東西的準備要實用并且盡量的精簡;在國內(nèi)才能買得到在德國買不到的東西,日常又需要用到的話,一定要準備好,這樣需要用的時候才不會擔心。
在德國購買價格很貴的東西,在國內(nèi)買比較便宜的話也需要帶上;德國出售的使用起來很麻煩而且難用的東西,也是值得從國內(nèi)帶過去的,這才是大家整理行李的主要原則。
二、行李清單
1.證件
出行的身份證明,包括護照、簽證和身份證,是大家必須帶好的東西,需要隨身帶著;在飛機上還需要填好自己的入境卡,下飛機后提交并且接受相關(guān)的檢查確認入境資格。
入學辦理的時候還要出示學生的身份證明,包括被錄取的通知,申請的時候提交的所有材料,都是學校會進行檢查的東西,這些放進行李箱一起帶過去就可以了。
2.日用
床品和衣服等東西,準備好抵達之后需要的基礎(chǔ)數(shù)量即可,一套床品,三四套衣服,再加上應(yīng)對正式的場合,需要穿著的正裝或者禮服,此外還要帶上貼身的衣物,這部分可以多備一些。
吃相關(guān)的東西,除了特產(chǎn)和小零食等之外,還可以準備一個電飯煲和足夠的調(diào)料,這樣到了德國之后,可以自己開火做飯,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從而更快的適應(yīng)新的生活。
日常還可能會需要眼鏡、護膚品、睡衣拖鞋等東西,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準備;要記得帶上藥品,尤其是很常用的感冒藥和腸胃藥,出入境不會有其他的限制,帶上一些可以備用。
3.學習
主要是電子類的產(chǎn)品,手機和電腦是必備的,還有U盤和錄音筆,大家上課、寫作業(yè)寫論文,都離不開這些東西的輔助,需要充電或者插電的東西,還要用轉(zhuǎn)換的插頭,多帶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