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補上上學期的知識漏洞
我們對孩子考試成績的關注雖然沒錯,它反映了孩子的整體水平,也能看到班里同學的大致水平和高水平。如果孩子某一科的成績只到及格線,那大致說明孩子對這科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大約只有60%。
而暑假就是一個很好地回顧總結的機會,和孩子一起交流,問問他哪一部分不懂,和他一起把這些不懂的問題解決,而不是盲目的學習下學期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把基礎打牢。
【篇二】提煉下學期課程的關鍵詞
讓孩子悶頭預習并不是一個好選擇,這些知識開學之后老師會講,學習反而會讓孩子開學之后掉以輕心,想想自學或輔導班的水平應該不會比老師更好,你就知道這樣做多么得不償失。
正確的預習方法應該是,為孩子提煉關鍵詞。有能力的父母可以自己先翻一翻孩子的課本,從目錄中總結出這學期主要學的是什么?偨Y成一個詞或兩個詞,比如方程、幾何。然后告訴孩子。
對知識已經不熟悉的父母,可以啟發(fā)孩子自己總結。
總之,這樣的關鍵詞特別重要,它是一學期知識的中心,所有的知識都圍繞這一個詞或兩個詞展開,然后看著目錄,和孩子一起理清這本教材的內在邏輯,孩子就會做到心中有數。這回讓孩子聽課的時候更輕松,并且接收到老師傳達的更多信息!
【篇三】掌握一種思維方法
什么是思維方法,結合孩子學習的內容來說,可能就是減法的運算規(guī)律和加法運算規(guī)律的關系。這樣的思維方式是更深層次的,更根本的,也是更有趣的。
有時好孩子缺少的正是這樣關鍵的一句點撥。比如說剛上初一的孩子對歷史不感興趣,你就可以用這個方法。
跟孩子說,歷史就是讓你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人類的生活面貌,然后從中總結規(guī)律,所以你看你現在學的這門課是叫《中國歷史》,而不是《世界歷史》。
這句話可能會打開他理解世界的大門,在你說這句話之前,他可能并沒有注意到,這門課是叫“中國”歷史。所謂思維方法,就是把你認識事物的智慧教給孩子,不要覺得自己做不到,嘗試這把你的理解告訴孩子,你會給他新的啟發(fā)。
【篇四】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如果基礎還不錯,那么寒假可以有針對性的復習?梢猿弥倨谧鰵v年的中考真題,而不是模擬題。做完之后不能就結束了,要認真去對答案,看看那些自己很容易就做對了,那些花費的時間比較久,那些做錯了,這些都要認真總結,以便于下次不在出現問題。
錯誤的原因很重要,不要害怕出錯,難能可貴的就是出錯之后可以改正,平時的考試注重積累,在中考或者高考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問題。如果出錯的問題很多,而且都是自己不擅長的,那么就要去求教別人了,不能因為愛面子而不好意思。
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我們要學會苦中作樂。如果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覺學習是痛苦的了,反而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感覺到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