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四年級語文月考質(zhì)量分析
一、考試成績結果四年級共有27人,本次考試參考27人,及格25人,不及格2人,高分94.5分,低分只有13分。
二、本次試卷的特點:
本次卷命題覆蓋面廣,分為基礎積累運用、閱讀理解、習作三個大板塊,涉及識和能力有:看拼音在田字格里規(guī)范地寫漢字、選擇正確的讀音、辨字組詞、補充詞語、按要求完成詞語訓練、完成句子訓練、按課文內(nèi)容回顧填空、閱讀樂園習作等。試題難度適宜都是小學階段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必須具備的。
三、試卷試題分析及學生做答的整體情況分析
本次月考的試卷共有九個大題,第一大題是小小書法家,大部分學生會寫,但有一些學生不會拼讀拼音,造成八分的題只能得五、六分,通過這個題可以看出課本上的內(nèi)容掌握不好;第二大題是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多數(shù)學生做的比較好,只有幾個別學生出錯,如“召開”中“召”應為四聲;第三大題辨字組詞,“暇”、“泊”組詞錯誤較多;第四大題是補充詞語,幾個別學生神秘莫測“測”出錯;第五大題關聯(lián)詞語填空,這個題做得很不錯,第六大題是按要求寫句子,這個題問題多,多數(shù)學生對縮句很陌生,集中出現(xiàn)錯誤;第七大題是課文內(nèi)容回顧,11分,這個題大多數(shù)學生能得10分,有些同學讀題不認真,失分多;第八個題是閱讀樂園,其中課內(nèi)閱讀11分,集中錯到2分。課外閱讀,共17分,兩極分化,好學生錯1、2分,有幾個學生只得7、8分,甚至有的同學亂做,這個題不是太難,但很多學生通過做題我發(fā)現(xiàn)沒好好的閱讀,養(yǎng)成了不讀書就做題的壞習慣,題沒有審清楚就胡寫,后一題是作文,25分,高我給了23分,低8分,作文主要存在的問題有:①學生詞匯不豐富,組織語言的能力較差,文章結構不合理,文章內(nèi)容不夠充實。②表現(xiàn)出學生平時積累語言的習慣沒養(yǎng)成好,閱讀量偏少等問題。③不理解題意,亂寫。
四、改進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研讀大綱,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平時把一些類型的題目訓練貫穿在課堂中。
2、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從卷面的情況看,學生在寫字方面對漢字的基本筆畫,間架結構的書寫欠規(guī)范,學生在卷面上出現(xiàn)的錯別字較多。教師平時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利用學后班時間練習寫字。
3、培養(yǎng)學生的認真閱讀態(tài)度,平時提高要求,端正態(tài)度,作業(yè)的質(zhì)量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做完題認真檢查的習慣。
4、對個別同學要加強輔導,特別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立足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6、作文教學改進作文方法的指導,注意學生思維的訓練,減少作文的錯別字,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針對四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yōu)美詞句,養(yǎng)成自覺積累的習慣。
7、還有加強優(yōu)等生的培養(yǎng),學困生的指導,提高優(yōu)等生人。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廣大語文教師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鉆研的心去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行。
【篇二】四年級語文月考質(zhì)量分析
四年級第月考已經(jīng)結束了,為了加強以后的語文教學,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zhì)量,下面就本次月考做個簡單的分析:一、學生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月考參加人數(shù)共有23人,語文平均分76.9分,全班考試90分以上的有5個同學,80-90分的有6人,70-80分的有6人,60-70分5人,不及格1人。
二、試題分析:
本次試卷內(nèi)容涉及的知識面廣,知識點多。試題共分為三大題:基礎知識鞏固、閱讀闖關、寫作訓練。
第一大題,屬于基礎知識的考察。分別針對字詞音節(jié)、成語積累、文章背誦、變換句式幾個類型題。80分以上的同學在字詞、文章默寫這一部分失分不多,但80分一下的同學基礎普遍較差,尤其是有許多強調(diào)過幾遍的問題仍然做錯。大部分學生漢語拼音掌握較差,部分同學不能準確把握會認的字的正確讀音,容易受方言的影響,尤其是多音字,前、后鼻音,平、翹舌音等,沒有注意讀準字音。
第二大題是閱讀短文。主要考察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但還是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能力還很薄弱,經(jīng)常讀書,經(jīng)常訓練,相信學生會慢慢掌握要領的。閱讀《廬山的云霧》,學生們作答的差強人意,幾乎所有人都存在錯誤的。尤其是對文章的具體分析中,出錯率非常高,幾乎全班人不理解“過渡句”的意思。四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顯然缺乏有效的訓練,做題中表現(xiàn)的很生澀。
第三大題是作文。要求寫一處美麗的景觀,是考察學生們對大自然的細心觀察,和對自然美的感受。部分學生能抓住所描寫的景物展開描寫,語言優(yōu)美,情感動人,但一部分同學文章缺乏基本的結構框架,較為雜亂,另少數(shù)幾位同學未能理解題意,寫的不是自然景觀。
三、縱觀這次質(zhì)量檢測,可以看出還存在許多問題。
1.綜合能力薄弱,本次考試我班平時認真的學生答題比較好。由于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guī)范,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平時學習不扎實的同學失分多。
2.閱讀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失分較多。由于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對學生的綜合訓練見效慢,收效不明顯,以至于學生審題能力較差。有的不讀題亂寫一氣,有的沒能真正領會句子含義,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由于學生基本功不夠扎實,邏輯思維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沒有很好的邏輯聯(lián)系。缺乏自然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有序的構架能力,優(yōu)秀者瘳瘳無幾。在這方面,我班學生還是較為薄弱。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更應加強對學生文章結構的訓練。
四、今后應采取的措施:
1.繼續(xù)夯實雙基知識,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要提高學生成績,首先要字詞過關,檢測中的字詞類題目只要學生稍加努力就能過關,教師應該重視詞語的聽寫,抄寫,組詞注音訓練,尤其是前后鼻音,易混淆字詞。
2.繼續(xù)“抓兩頭帶中間”,課堂上多關注后進生,幫助全體學生提高語文成績。小組互幫互助,由小組長牽頭,負責組員的每日學習情況檢查。
3.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訓練學生的答題能力,強調(diào)認真審題,細心答題,避免下子測試出現(xiàn)審題不清的情況。
4.提高閱讀能力,引導個性閱讀。只有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用心讀書,才能加深對閱讀的理解應運,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教師在學生閱讀中適時指導,循序漸進教導閱讀方法,答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并多教“設身處地想”“聯(lián)系上下文”“略讀”“精度”等方法,授之以漁。努力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建立有效地閱讀檢測方式。
【篇三】四年級語文月考質(zhì)量分析
月考已經(jīng)結束了,為了加強以后的教學,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zhì)量,下面就本次月考做個簡單的分析:一、學生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月考參加人數(shù)共有58人,總分4719.5分,平均分81.4分,全班考試90分以上的有15個同學,80-90分的有29人,70-80分的有11人,60-70分2人,不及格1人。
二、試題分析:
本次試卷內(nèi)容涉及的知識面廣,知識點多。試題共分為六大題:基礎知識、能力訓練、小小裁判員、根據(jù)課文理解填空、閱讀分析、作文。
第一大題,屬于基礎知識的考察,失分不多,我們要把基礎知識的掌握放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集成堆,要把基礎知識日日清,本次考試我班平時認真的學生答題比較好。
第二大題,這個題主要考察學生們能力靈活運用。其中第一小題給加點字選擇合適的解釋和第三小題修辭手法失分較多,但是從學生們的答題上看部分學生做的還是很好的,平時學習不扎實的同學失分多。
第三大題,判斷題,題不難,但知識點多。全面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四大題,根據(jù)課文理解填空比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要難,考到課文結構、課文體裁、課文主要內(nèi)容和所揭示的道理等,失分嚴重。
第五大題是閱讀短文。課外閱讀《母親的勸導》,學生們作答的很好,幾乎沒有出錯的,這與平時的學習、理解、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主要考察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但還是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能力還很薄弱,經(jīng)常讀書,經(jīng)常訓練,相信學生會慢慢掌握要領的。
第六大題是作文。要求寫一位自己敬佩的人,是考察學生們對生活的細心觀察。部分學生能抓住人物特點來寫,但還有一部分學生胡編亂造,寫不出真情實感。
這份試題做到全、新、活,難度適中,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雙基”的基礎上求提高、求發(fā)展。以適應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總目標。
三、縱觀這次質(zhì)量檢測,可以看出還存在許多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學生才能基礎題上做到不失分。
(2)綜合能力薄弱。
由于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guī)范,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查的內(nèi)容不僅涉及拼音、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查學生對短文內(nèi)容準確理解能力及平時積累詞語的能力。由于平時對新舊知識前后滲透的訓練相對少些,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失分較多。
。3)平時觀察不夠。
本次月考作文素材雖都來源于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但由于學生基本功不夠扎實,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赵、套話、假話太多?梢娫谶@方面,學生還是較為薄弱。在今后的教學中更應加強對學生習作能力的訓練。
(4)書寫不規(guī)范。
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況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體潦草不規(guī)范。
四、改進措施
通過這次月考,看到了一些學生們的進步和退步,也很好地反觀了教師們的教學情況,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遺憾。為進一步加強以后的教學,采取如下教學措施:
1、注重語言積累的靈活性。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但是比較機械,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嚴重,忽視理解記憶。隨著年級的升高,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逐漸加強意義識記,這既是基本的認識規(guī)律,也尊重了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熟背的內(nèi)容還要求學生會寫。書本上的優(yōu)秀片段、包括課外的,讓他們多讀,感悟中華語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語言的熏陶,以致在語言中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寫作水平。
2、重視運用語言的訓練。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練習和小筆頭的練習,指導學生多讀多寫。進入中年級后的習作訓練,不僅要激勵學生“樂于寫”,引導學生“寫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訓練,逐漸讓學生“寫得好”。平時讓學生勤動筆寫日記,不論水平如何,只要能堅持下來,同時教師要做榜樣。從中也要運用激勵措施,讓學生愿意動筆寫,找到寫作的興趣。寫作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不光要從生活中選材,還要對寫法及時指導。
3、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并多教“設身處地想”、“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