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原文
1840年,英國首次正式發(fā)行郵票。早的郵票跟現(xiàn)在的不一樣。每枚郵票的四周沒有齒孔,許多枚郵票連在一起,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到倫敦一家小酒館喝酒,在發(fā)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著一大張郵票,右手在身上翻著什么。看樣子,他是在找裁郵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沒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爾求助:“先生,您帶小刀了嗎?”阿切爾搖搖頭,說:“對不起,我也沒帶!
那個人想了想,從西服領帶上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都刺上小孔,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造出來了。用它打過孔的整張郵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英國政府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xiàn)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第一課時一、觀察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2、比較過去的郵票和現(xiàn)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3、別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a、出示小刀,認識“刀”
b、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c、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d、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3、開火車再讀詞語卡。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
剛才大家都展示了我們認字的本領,現(xiàn)在我們在一塊展示一下,我們的讀書本領吧!
1、默讀課文,想一想是誰發(fā)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
2、過去的郵票一枚枚連在一起使用時會怎么樣呢?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感受使用起來不方便。
。2)齊讀。
B、學習2、3、4自然段。
帶齒孔的郵票又是怎樣發(fā)明的?我們一塊讀書來解決。
。1)指3名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
。3)匯報
分角色讀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吸引”那位先生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呢?
C、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你覺得他怎樣?
。2)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神態(tài),動作)
。3)再讀此句,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D、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他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請用~~~畫出來,指導讀。
。2)動手實踐,說感受。
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來感受下阿切爾的發(fā)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在紙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說感受。
。3)指導讀,把這種方便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4)給“立即”換個詞,說明了什么?從“仍然”一詞又說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語氣讀。
。6)你想對阿切爾說什么?
二、明理導行。
1、郵票的齒孔給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示,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2、一個用別針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fā)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事有嗎?
小結: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三、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nèi)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yè)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
《郵票齒孔的故事》講述的是發(fā)明家阿切爾由身邊小事而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邊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本課要求學生會認十二個、會寫十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懂得在生活中應善于動腦,樂于思考。在本學期全校教學示范課中,我結合了本學期教材培訓的點滴體會,借鑒優(yōu)秀教學設計,沒有使用課件,比較成功的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在這堂課上,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關注了課后的“我知道”等知識點的內(nèi)容。
導入新課時,在學生欣賞了教師出示的郵票圖片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郵票的認識,并相機出示課后“我知道”的內(nèi)容,讓學生讀一讀,同時把第一段作為資料展示在學生面前,由此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生字詞的出示、學習方法新穎。
在復述課文梗概的過程中,邊復述邊出示生字詞并認讀生字,學生既在復述課文的過程中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又理解了生字詞的意思,還輕松的識記了生字詞,避免在識記二類字時占用大量的時間這一弊病。
三、重視文中插圖,圖文對照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在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要求學生觀察文中插圖,找找畫面上哪個人是課文中提到的這位先生?并請他說說理由,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圖文對照,輕松理解了這段課文。
當然,每堂課都有一些不足之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大的是弊病不使用課件造成的。如導入時出示的圖片,學生看的不是很清楚。小黑板,紙條的出示很占時間,導致指導寫生字時間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