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一年級美術說課稿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美術下冊第四課《分蛋糕》。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設計反思四個方面來說說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分蛋糕》屬于造型·表現(xiàn)類型課。本節(jié)課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欣賞各種蛋糕,使他們感受到蛋糕的造型、色彩、紋飾之美,進而展開想象,設計出新穎漂亮的蛋糕。然后再通過把蛋糕進行分割,重新拼擺組合成新的畫面,使學生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本節(jié)課還通過模擬過生日分蛋糕的情景,以及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對學生進行珍惜同學間友情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使他們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悅。
本節(jié)課,我結(ji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本著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能力目標:合理的用點、線、面裝飾,正確的使用剪刀和粘貼的方法,能夠?qū)ψ约夯蛩俗髌愤M行點評。知識目標:激發(fā)學生想象并描繪出各種造型的蛋糕,引導學生采用各種分割方法,把分割后的蛋糕重新組合成新的畫面。
情感目標: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探究、交流,善于與他人合作、懂得珍惜同學間的友情。教學重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描繪漂亮獨特的蛋糕,并將分割后的蛋糕拼擺成新的畫面。教學難點:蛋糕分割后怎樣擺成新穎美觀的畫面。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歡上美術課,且求知欲望極強。他們對本節(jié)課《分蛋糕》非常感興趣,因為他們都盼望過生日,有分蛋糕吃蛋糕的經(jīng)歷,所以只要老師稍加引導,達到目標并不是很難的事。本節(jié)課的側(cè)重點不僅是要描繪蛋糕,而且要將分割后的蛋糕重新拼擺組成新的畫面,這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而,老師的示范、啟發(fā)與引導,是突破難點的關鍵所在。
三、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激趣揭題。
課伊始,老師設問:“小朋友們,老師有一個秘密,你們想知道嗎?”用充滿迷惑的語言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接著老師說出是某某小朋友的生日,并把小壽星請到前面來,老師拿出課前畫的大蛋糕送給小壽星,然后,師生一起唱生日歌祝福她,模擬過生日的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過生日的快樂,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根據(jù)大家的提議,老師指定小壽星分蛋糕,并導出課題《分蛋糕》。然后老師把由小壽星分割的蛋糕巧妙地擺放在一張彩色的卡紙上,讓漂亮的蛋糕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使學生感到變化的神奇,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欲望。緊接著老師提議所有的學生都象老師一樣給小壽星送一幅由分割的生日蛋糕拼貼組成的畫,以此表達對小壽星美好的祝福,這樣,學生就能帶著光榮使命,興趣盎然地開始下面的學習創(chuàng)作。
2、啟發(fā)誘導,掌握方法。
。1)畫蛋糕
通過老師啟發(fā),讓學生知道要完成一幅蛋糕分解貼畫作品,首先要畫出蛋糕,老師相機板書第一步“畫”。為了讓學生的創(chuàng)作更豐富,老師用課件出示蛋糕設計大師的作品,引導學生從形狀、色彩、紋飾去欣賞,從而開拓他們的視野。之后,組織學生討論怎樣設計蛋糕。當學生以小組匯報想法后,老師重點指導蛋糕的畫法,特別強調(diào)畫面中的遮擋關系、蛋糕厚度的表現(xiàn),以及點、線、面的裝飾方法和色彩的搭配等。
。2)分蛋糕
生日蛋糕畫好了,接下來組織學生分割老師畫的這個蛋糕,并板書第二步“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示范用剪刀剪和用手撕這兩種方法,把蛋糕分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并提醒學生在分割時,為了使后面組合的畫面生動些,要注意分割塊面的大小形狀變化,不要分成大小形狀相同的塊面。
(3)擺蛋糕
教師把蛋糕分成幾塊后,引導學生擺蛋糕,并相機板書第三步“擺”。在擺時教師引導學生盡量擺得漂亮些,而且指名學生到前面去擺,擺后請大家點評,這樣可以讓學生看到在不斷地變換拼擺的過程中產(chǎn)生很多新畫面,使他們感受到拼擺的多樣與奇妙。
。4)貼蛋糕
拼擺一個滿意的造型后,要用膠把美麗的畫面固定下來,此時相機板書第四步“貼”。教師強調(diào)使用雙面膠、膠棒方法,同時,提醒學生要注意衛(wèi)生。
后我又引導學生可以添加與蛋糕或者與新造型有關的背景來豐富畫面。如:可以添加刀、叉、盤、飲料之類,也可以是藍天白云或是其他,課件出示幾幅添有背景的作品。
3、分工合作,共創(chuàng)作品。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小組內(nèi)推選一人先畫出蛋糕的造型,然后大家一起裝飾蛋糕,再按分、擺、貼的步驟在優(yōu)美的輕音樂中共同完成作品。
4、作品展評,總結(jié)提高。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請全體學生評一評哪個小組的禮物漂亮特別。之后,老師也做出自己的評價。然后,讓小壽星選出他喜歡的生日禮物,并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個環(huán)節(jié)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5、課堂小結(jié),體驗快樂。
課尾,老師小結(jié):“是啊,咱們每個人都有很多長輩的關心和愛護,還有朋友的祝福,我們是幸福的。在今天的生日Praty里,我們一起做了蛋糕,分了蛋糕,你們快樂嗎?”“來,我們一起跳個舞,看誰跳得棒!”接著,一分鐘舞蹈《幸福拍手歌》。通過音樂和律動將美術和其他藝術門類結(jié)合起來。
【篇二】小學一年級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學目標:。ㄒ唬┏醪礁惺芗埖*性與伸縮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體會環(huán)境與藝術作品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美化環(huán)境的途徑和方法。
。ǘ┠艽竽懙膭(chuàng)作,把繪畫和手工結(jié)合起來。
(三)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說教學重點:
感受紙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三、說教學難點:
嘗試不同的工具,通過看、想、畫、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來美化環(huán)境。
四、說教學設計一:
。ㄒ唬┨釂栆,激發(fā)興趣:
1、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這有一張正方形的紙,你們誰能告訴我怎樣讓它變長?
2、你真聰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課題:《美麗的拉花》
。ǘ┬蕾p:美麗的拉花
1、教師:同學們,就讓我們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課件:美麗的拉花)
學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環(huán)境與拉花與服裝服飾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覺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
教師總結(jié):大家說的非常好,環(huán)境是我們?nèi)祟惿娴臈l件,是我們的家,讓我們每個同學都來愛護環(huán)境。
2、教師: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課件演示〉
教師小結(jié):拉花的幾種基本做法,關鍵是如何折疊紙張,如何剪開。
(三)練習:大家一起動手做
1、教師:想一想拉花可以裝飾哪些環(huán)境?拉花的制作方法還有哪些?
2、拉花剪短后該怎么辦?為什么會斷?怎樣可以做的更好?
。ㄋ模┬蕾p藝術作品,教師出示學生作品,比一比,說一說作品*異同之處,誰的好。
。1)給5秒鐘的時間,學生欣賞討論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
。ㄎ澹┬蕾p學生及教師優(yōu)秀作品,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
。┳鳂I(yè)要求:
學生分組創(chuàng)做一件拉花作品,并把作品與校園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看那個同學的手法新穎,作品漂亮。
。ㄆ撸⿲W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ò耍┱n后展評
1、各小組選出你喜歡的作品
2、師生互評
教師小結(jié):拉花裝飾的世界真是太美了,讓我們愛護環(huán)境,愛護我們的朋友。本課以拉花為主題,讓學生到自然中去裝飾環(huán)境,提高課堂學習氣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又增加一些課外知識。
【篇三】小學一年級美術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一年級美術上冊第7課《想象中的太陽》這一課,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說課。一、說教材
二、說教法學法
三、說教學思路
四、說教學設想
其中第一部分我又把他分成四部分:教材內(nèi)容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想象是人類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任何科學成就都是由人類的想象開始的,因此培養(yǎng)兒童的想像力不僅有助于兒童繪畫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兒童的全面發(fā)展也大有益處。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太陽只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能夠發(fā)光發(fā)熱的恒星,但是自古以來,太陽一直是人類崇拜的對象,關于太陽流傳的故事、神話、傳說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無不凝聚著世界上各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我們今天的教學提供了豐沃的人文土壤,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地運用好多方面的素材,不斷地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他們大膽地表現(xiàn)出自己心目中的一個或幾個與眾不同的太陽形象。
2、學生分析
對于六——七歲的孩子來說,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愛動、愛說、
愛唱、愛跳,他們對每件事物都感到新奇,這其中會產(chǎn)生很多的疑問,這疑問中就包含他們大膽而豐富的想象,這種想象正是我們教學中的切入點,因此,美術課在這一階段應以美術活動和游戲為載體,給學生廣闊的自由想象空間,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感受美術的學習樂趣。
3、教學目標
通過以上對教材內(nèi)容的分析,學生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以下三點: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抓住基本形狀特征對太陽進行大膽想象,用各自喜愛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過程與方法:運用討論、談話的方法豐富學生關于太陽的知識,了解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美術活動中表現(xiàn)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肯定和表揚兒童獨特的想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獲得成功感。
教學難點
1、怎樣用線和色來豐富太陽的形象;
2、采用夸張手法和擬人化處理,創(chuàng)作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生動有趣的太陽形象。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一年級學生愛動,愛玩的心理特點,本課我將采用①創(chuàng)設情境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畫太陽的情境。②:啟發(fā)引導法,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形和光來表達心中的太陽,除以上兩種方法之外,我還結(jié)合了講話法,討論法,練習法進行教學,通過這些方法運用讓學生看一看有關太陽的圖片,聽一聽關于太陽的故事,說一說對太陽的“顏色”“形”“光”的表現(xiàn)方法,想一想太陽的特征,練一練對太陽的想象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后通過賞識學生作品,用大拇指和掌聲來肯定學生作品的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設計思想:
1、體現(xiàn)“以美術切入的綜合”
根據(jù)新的課程標準設計的教學活動,設計綜合性學習。在教學內(nèi)容上體現(xiàn)了以美術為主的綜合。在美術教學中,圍繞“種太陽”這一主線,自然的融入、自然科學、音樂等學科的內(nèi)容。
2、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改理念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課程內(nèi)容,采取活潑多樣的游戲活動和新型的學習方式,游戲在課堂中反復出現(xiàn),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還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伙伴,是他們遇到困難時的援助者,也是他們的積極的贊賞者、激勵者。
四、教學設想。
1、首先以神秘嘉賓為引子,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導入課題。
2、講新授課
。1)通過回憶、觀察、說出太陽的特點,通過小組回答說出搜集到的有關太陽的資料,后通過課件,了解太陽的科學知識。
。2)播放《后羿射日》的故事,激發(fā)興趣,感受傳統(tǒng)文化,啟發(fā)學生思考。
。3)欣賞同齡人作品,學習繪畫方法。欣賞同齡人的作品能夠在學生心中產(chǎn)生共鳴,達到良好的欣賞效果。
3、學生創(chuàng)作,老師進行巡回指導。
學生創(chuàng)作前我將提出要求,可以讓小朋友通過小組合作或者個別完成的方法運用各種材料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這個過程我將會給學生20分鐘的創(chuàng)作時間。
4、離下課還有5分鐘時。我會將一些優(yōu)秀學生作品進行收集并貼與黑板,這些是我收集來的學生作品(出示圖片)讓學生自評,互評,評價自己作品的獨特之處,評述別人作品的獨特和不足之處,然后老師進行總結(jié)性評述。
5、小結(jié):太陽給我們帶來溫暖與光明,使我們的生活幸福又快樂,使我們每天都有燦爛的笑容,讓我們好好學習,多了解大自然,美化環(huán)境,減輕污染,也讓太陽每天都能露出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