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是一個傳說故事。故事中的國王是一個英明的君主,為了挑選未來的接班人,發(fā)給每個孩子一粒煮熟的花籽以此考驗他們是否具有誠實的品質(zhì)。結果,有很多孩子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弄虛作假,帶著一盆盆美麗的鮮花來見國王。只有一個雄日實事求是地手捧空花盆來到王宮。國王看到了在這個空花盆里盛開著一朵絢爛的誠實之花。因為誠實,這個孩子終成為了國王的接班人。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要求認識的字有16個。文章所蘊涵的道德教育不容我們老師忽視。特別是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利益的驅(qū)使下就忘記了誠實的可貴。老師首先就應該要讓孩子們懂得做人要誠實可信。因此,在學生熟讀課文、熟記生字的基礎上,我又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上,引導他們感悟做人要誠實的道理。這個故事在我們成年人看來道理一目了然,誠實的品質(zhì)可貴,但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讀這個故事,就未必能輕易明白故事道理,在教學設計時,我主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閱讀體驗。利用大家熟悉的故事《狼來了》引入,同學們不愿意跟故事中的孩子交朋友,因為他是一個不誠實的孩子。從而導入新課“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位新朋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2、以讀為主,盡量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多形式地讀,如分角色讀,全班讀,小組讀,自由讀,師生接讀,表演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悟得道理。
3、啟發(fā)思維,為了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一點思維的情境,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更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快。我結合課文設計了以下思維點:
a、雄日的花種不開花時他是怎么做的?
b、看見別人都捧著開滿鮮花的花盆,雄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c、當國王詢問雄日時,雄日是怎么回答的?
d、雄日成了國王后怎樣治理國家?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做到人人參與。
4、表演再現(xiàn)情景,通過表演的過程讓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入的閱讀,記住故事的內(nèi)容;通過老師的點評,使學生走進文本,進入角色,體會人物內(nèi)心的變化,后再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5、拓展延伸,以人為本重體驗。在這一課的后,我沒有忘記由課堂向課外拓展延伸,告訴學生誠實是人的美德,希望大家都做一個誠實的人。
在教學中,基本達到了我預定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讀書的層次性體現(xiàn)不夠明顯,提的問題較細,合作學習的時間不夠多。
【篇二】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地球爺爺?shù)氖帧肥切W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xiàn),通過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qū)W生介紹了“地心引力”這一比較深奧的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常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在教學本課時,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幾點如下:
一、導入設疑,激發(fā)學習課文的興趣。
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們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誰也沒去考慮過“為什么”。為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課前我采用了游戲(投紙飛機)導入,我把一架紙飛機向上投出,飛機掉了下來后。我再讓一個學生投,飛機再次掉了下來。我問學生,為什么飛機會往下落呢?學生們一下子對地心引力有了濃厚的興趣,這樣就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搬到”課堂上,調(diào)動了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積累,激發(fā)他們探求新知的欲望,使學生開始興趣盎然地注意這個平時沒去思考過的熟悉的現(xiàn)象。這樣,他們在對課文的探究性閱讀中必然是主動、積極的。
二、抓住重點段落教學,提高課學教學效率。
課文內(nèi)容淺顯,人物對話較多,一問一答比較瑣碎。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讀熟課文后,我直奔主題問:地球爺爺有手嗎?你從課文哪里知道地球爺爺有手的?地球爺爺?shù)氖质鞘裁?學生很快找到了第10段。這是一個重點段落,我讓學生反復朗讀,并體會地球爺爺?shù)恼Z氣。有的說:地球爺爺很老了所以說話聲音要老一些,慢一些。有的說:要讀得響亮,因為地球爺爺很有力氣。我肯定了學生的看法,并讓他們讀出自己的體會。第10段里地球爺爺說:能讓成熟的桃子掉下來,能讓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來,后面有一串“……”,課文結束后還有一個學習小泡泡:“我還能舉出例子說明地球爺爺有手!庇谑俏覄(chuàng)設情境把這兩個地方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大屏幕上展示:地球爺爺?shù)氖诌能()。讓學生來造句子。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說:地球爺爺?shù)氖帜茏寬伒桨肟盏幕@球掉下來。有的說:地球爺爺?shù)氖帜茏岦S的樹葉掉下來。也有的說:地球爺爺?shù)氖帜茏屓苏驹诘厣隙皇秋w到半空中。通過一個簡單的句式,孩子們知道了地心引力的作用,對課文理解了,也做到了有效的拓展!學習完第10段后,我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讀出角色的語氣。
三、拓展想象,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課文講完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地球爺爺?shù)氖譀]有了怎么辦呢?學生的興趣立即被調(diào)動了起來,他們結合自己懂得的在太空中失重的種種現(xiàn)象,七嘴八舌地搶著說起來。有的說:如果地球爺爺沒有手,我們就會在空中飄;有的說:如果地球爺爺沒有手,桃子就不會往下落,而是會往空中飄……后我接著總結:“是呀!就跟生活在太空一樣。我們的生活也會一團糟,我們能這樣正常的生活學習多虧了有地球爺爺?shù)氖帜!地球爺爺還有很多很多神奇的故事呢等著有心的小朋友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希望小朋友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以后還能用科學!
【篇三】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棉花姑娘》一文選自人教版第二冊第八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睹藁ü媚铩芬晃南蛭覀冎v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它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可它們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趕來把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一、扎實字詞教學,促進語言內(nèi)化。
小學語文,字詞的學習是基礎,是重點,也是完成新教材許多教學任務必經(jīng)的路徑。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字詞教學,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詞義,促進學生語言的內(nèi)化。在課題導入時,就板書“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通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懊藁ü媚铩笔潜疚牡闹魅斯p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么一個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后來,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兩個字,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系。另外,我還利用“班”來識記“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二、與文本對話,激發(fā)情感生成。
“閱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著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渠道上!痹谡n堂上我運用多媒體、語言等手段創(chuàng)設一定的文本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chǎn)生情感碰撞。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用上“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請()、()和()幫她治病,后()治好了她的病。”通過填空題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也掌握了本課的大致內(nèi)容。在學習第一自然段中,我先請孩子們找出棉花姑娘生病的原因,通過圖文的結合與解說,幫住孩子了解蚜蟲,理解詞語“可惡”,接著我引導孩子帶著這樣的感受讀句子“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接著我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孩子們假設自己就是棉花姑娘,然后讓他們感受棉花姑娘是多么的盼望有醫(yī)生來給他治病。而課文2—4小節(jié),棉花姑娘請動物醫(yī)生給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角色對話能引起他們個性朗讀和表演的欲望,也能激發(fā)學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話,如“身上長滿蚜蟲的棉花姑娘看到燕子時,它著急地求救了!誰來當一回棉花姑娘,讀一讀她說的話!痹僮寣W生讀好燕子的話,“燕子,燕子,你就幫棉花姑娘治治病吧!”接著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棉花姑娘快求救吧!”“身邊的燕子醫(yī)生幫幫她吧!”讓學生在角色朗讀中體會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動物醫(yī)生幫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
三、創(chuàng)設童話情境,落實說話訓練。
情境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xiàn),我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童話情境貫穿教學始終,并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說話訓練。如學生認識了蚜蟲,在朗讀中表現(xiàn)了對蚜蟲的厭惡之情后,我問學生:“棉花姑娘,這么多可惡的蚜蟲在你身上爬來爬去,你想說些什么嗎?”從而引導學生說出棉花姑娘盼望能有醫(yī)生來治病的急切心情。又如七星瓢蟲來給棉花姑娘治病時,我對孩子們說:“你就是七星瓢蟲,介紹一下自己吧!”讓學生把課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每上完一節(jié)課,我想都不會很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學生練字的環(huán)節(jié)缺乏一定的評價。另外,課堂中的我比較親切,平易近人,但是課堂中的我還不夠放松自如,我認為如果我的表現(xiàn)能更加的富有激情,相信課堂互動會更好。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值得我細細研究、探討。我要從上好平時的每一堂課開始,積累點點滴滴,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